- 日本催泪短片:在大地震后狗的感人举动 [2011/03]
- 感恩 [2010/10]
- 《春天里》煤矿之娃版《煤堆里》 笑死了,不看后悔啊! [2011/03]
- 男人一夜 女人一生 [2011/03]
- 原创:相声【千万别失控】 [2010/03]
- “虎妈”名利双收 但让美国的中国妈妈形象扫地 [2011/02]
- 创意菜名 笑喷时候请捂嘴 [2011/04]
- 我们这代中国人 (2) [2011/04]
- 原创:微小品 【“奥达”相会】 [2010/02]
- 我的一句话唤回出轨老公的心 ZT [2011/03]
- 我们这代中国人 (4) [2011/04]
- 野猪群中一点红 那是养猪女老板 [2011/04]
- 海外华人兴起网上祭祖风 [2011/04]
- 我们这代中国人 (1) [2011/04]
- 我们这代中国人 (3) [2011/04]
- 访谈录:独家访问歌舞【花篮的花儿香】导演沙海 [2010/10]
- 海外华侨大游行 高举毛泽东像为了啥? [2012/10]
- 女儿女婿遇难 老人卖馄饨17年养外孙女 [2011/04]
- 德国:“最受欢迎的国家”,美国第七、中国第八 [2011/03]
- 《让子弹飞》 四川话版 [2011/01]
我是一个所谓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大陆中国人,在文革中度过童年,在改革开放中度过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是正宗正统的中国大陆教育:我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历史悠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参加的组织是红小兵、少先队、共青团;誓词是(先)忠于党,(然后)忠于祖国,(最后)忠于人民。在我至青年时代前的自小的心目中,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即是世界,世界围绕中国,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最革命的国家,是世界劳动人民的领袖国家。在此之上,生长在北京的我还有几分伟大首都给我带来的骄傲。
改革开放后,外界的信息逐渐进入我的视野,在媒体上我看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但我所“看”的眼光是批评式的,是区分香花与毒草、区分精华与苍蝇式的“理性”眼光,也就是我所受的教育灌输给我的眼光。这些眼光的基本点是以我为主、中国正宗为主,我强烈的批判和蔑视那些认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崇洋媚外的人,并且不理解那些声称殖民地历史能给中国带来进步的洋奴主义者,.因为在我眼里他们至少也是受过相当教育的,不应浅薄如此。但直至80年代中期,我仍从未真正见过中国之外的任何外界,没读过中国之外发行的任何书籍(英语文学作品除外),没听过中国之外的任何广播或电视(娱乐除外),也从未能真正比较过我的祖国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也从未怀疑过我们的强大、尊严与领导地位以及给我这样信念的制度。我的心目中只有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对其他不革命的人民的不理解,尽管隐约灵魂深处,我不时有不同的一闪念。
在我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来到了深圳一游。即使是在80年代中后期,深圳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眼里仍是一个特殊的、冒险家的地区,凡能有办法的还不会希望分配工作去那里,主动去那里的还被人称为有闯劲儿的人。在深圳的几天,我经历了每个从内地来的人的激动,看着当地快节奏和以金钱为主导的行为方式,让每个人的原始欲望都受到了激发,无论是想赚钱还是想买街上的色情杂志,在深圳都不可思议地理所当然。然而潜意识中最吸引我的却是与深圳一界之隔的另一个世界,香港。
在深港边界的一座四层楼的楼顶上,我看着远处公路上集装箱货车繁忙来往。这些货车都是来自香港的,它们的身上带着异类的颜色和味道。不知为什么,车厢上杂乱的五颜六色并没有使我感到反感,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激动是因为我与另一个世界如此地接近。不远处山丘上长长的铁丝网将两个世界隔将开来,隐隐约约中透着神秘。那边就是香港,我对自己说,那边有不少我们没有的家用电器,但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百姓生活困苦、制度腐朽不公。但很快,更近距离的,我的与外界的第一次接触就发生在中英街上,刻骨铭心。
那时的中英街是一条在中港间的小街,一边是香港小商铺,一边是深圳小商铺,小街为界。内地人看到的许多新奇的小电子产品等据说都来自于这里,来过深圳的人回家跟亲友们炫耀的故事也常常是关于中英街,这个夏天我来到了中英街。
亲眼所见的中英街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庄重或宏大,我看到大陆这边的商铺里商品并不太多,工作人员也并不积极的样子。而街那边的香港小贩们则在大声招徕着大陆的同胞们。在街中,有几个穿着灰制服的大陆管理人员在不断的驱赶着往来的人群,把他们不断地从香港的铺子中往大陆铺子中赶。很快,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街另一端的香港,我象一个带着很多疑问的人在答案面前一样,用眼睛贪婪地抓取着每一点细节:那边的一个香港老年人的衣服竟然也是花花绿绿的,两个懒洋洋的香港警察竟然别着对讲机,那边的臭水沟与大陆的没甚不同,但边上的一溜房子上竟然每个都装了空调…….。
正当我的注意力完全被香港所吸引时,突然有人在我的背后猛的推搡着我,伴随着驱赶的喊声。在我还没有完全清醒之前,我已经被推搡到了大陆的半街。穿着灰制服的人继续着他们的推搡和喝斥,震惊之后的我突然为这种我从未经历过的粗暴不文明所激怒,我挣脱着同伴的阻拦要去与他们讲理,我的北京人的逻辑无法理解从政策到执行的任何方面他们可以这样践踏规则和礼貌。
当我正在同伴与灰制服之间拉扯之际,我突然看到了小街那边一个香港小贩的目光。多年过去,我无ㄔ确切记得那目光是明亮的还是浑浊的,是锐利的还是平淡的。但在那一刻,我分明在那目光中读出了嘲笑、同情、蔑视、无谓、司空见惯……,种种种种我无法接受的内容,这目光与我自小长大所接受的所有目光都不同,不是伟大、神圣,也不是富饶、优秀,更不是革命、领导,而恰恰是与这些完全相反的。我的所有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仿佛在这夏日一刻陡然颠倒过来。因为维护着这些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仿佛在这一刻坍塌了,仿佛晴空惊雷一般,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也许我们不是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仿佛在恶梦中度过一般。那个声音如恶魔般地不断地诱惑着我,告诉着我我的祖国并不是最强大富裕的,我们也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和领袖。而我 20多年人生建立起来的信念在顽固地抗争,不愿承认其实早已觉察而不愿承认的事实。最终,斗争归于平静,事件冲击下的我终于不得不睁开眼睛面对丑恶的现实。现实并不新奇,只是窗户纸在雷声中被捅破了。
当别人不解今天北朝鲜人民的“顽固”与“愚昧”时,我作为曾经走过同样道路的中国人却完全知道那种睁开眼睛的过程的艰难和面对现实的痛苦。当世界走向更多联合和富裕时,愿世界上所有的人民终都能以真实的眼光面对真实的世界。
来源:西祠胡同社区 作者:一盆红烧肉
改革开放后,外界的信息逐渐进入我的视野,在媒体上我看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但我所“看”的眼光是批评式的,是区分香花与毒草、区分精华与苍蝇式的“理性”眼光,也就是我所受的教育灌输给我的眼光。这些眼光的基本点是以我为主、中国正宗为主,我强烈的批判和蔑视那些认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崇洋媚外的人,并且不理解那些声称殖民地历史能给中国带来进步的洋奴主义者,.因为在我眼里他们至少也是受过相当教育的,不应浅薄如此。但直至80年代中期,我仍从未真正见过中国之外的任何外界,没读过中国之外发行的任何书籍(英语文学作品除外),没听过中国之外的任何广播或电视(娱乐除外),也从未能真正比较过我的祖国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也从未怀疑过我们的强大、尊严与领导地位以及给我这样信念的制度。我的心目中只有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对其他不革命的人民的不理解,尽管隐约灵魂深处,我不时有不同的一闪念。
在我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来到了深圳一游。即使是在80年代中后期,深圳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眼里仍是一个特殊的、冒险家的地区,凡能有办法的还不会希望分配工作去那里,主动去那里的还被人称为有闯劲儿的人。在深圳的几天,我经历了每个从内地来的人的激动,看着当地快节奏和以金钱为主导的行为方式,让每个人的原始欲望都受到了激发,无论是想赚钱还是想买街上的色情杂志,在深圳都不可思议地理所当然。然而潜意识中最吸引我的却是与深圳一界之隔的另一个世界,香港。
在深港边界的一座四层楼的楼顶上,我看着远处公路上集装箱货车繁忙来往。这些货车都是来自香港的,它们的身上带着异类的颜色和味道。不知为什么,车厢上杂乱的五颜六色并没有使我感到反感,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激动是因为我与另一个世界如此地接近。不远处山丘上长长的铁丝网将两个世界隔将开来,隐隐约约中透着神秘。那边就是香港,我对自己说,那边有不少我们没有的家用电器,但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百姓生活困苦、制度腐朽不公。但很快,更近距离的,我的与外界的第一次接触就发生在中英街上,刻骨铭心。
那时的中英街是一条在中港间的小街,一边是香港小商铺,一边是深圳小商铺,小街为界。内地人看到的许多新奇的小电子产品等据说都来自于这里,来过深圳的人回家跟亲友们炫耀的故事也常常是关于中英街,这个夏天我来到了中英街。
亲眼所见的中英街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庄重或宏大,我看到大陆这边的商铺里商品并不太多,工作人员也并不积极的样子。而街那边的香港小贩们则在大声招徕着大陆的同胞们。在街中,有几个穿着灰制服的大陆管理人员在不断的驱赶着往来的人群,把他们不断地从香港的铺子中往大陆铺子中赶。很快,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街另一端的香港,我象一个带着很多疑问的人在答案面前一样,用眼睛贪婪地抓取着每一点细节:那边的一个香港老年人的衣服竟然也是花花绿绿的,两个懒洋洋的香港警察竟然别着对讲机,那边的臭水沟与大陆的没甚不同,但边上的一溜房子上竟然每个都装了空调…….。
正当我的注意力完全被香港所吸引时,突然有人在我的背后猛的推搡着我,伴随着驱赶的喊声。在我还没有完全清醒之前,我已经被推搡到了大陆的半街。穿着灰制服的人继续着他们的推搡和喝斥,震惊之后的我突然为这种我从未经历过的粗暴不文明所激怒,我挣脱着同伴的阻拦要去与他们讲理,我的北京人的逻辑无法理解从政策到执行的任何方面他们可以这样践踏规则和礼貌。
当我正在同伴与灰制服之间拉扯之际,我突然看到了小街那边一个香港小贩的目光。多年过去,我无ㄔ确切记得那目光是明亮的还是浑浊的,是锐利的还是平淡的。但在那一刻,我分明在那目光中读出了嘲笑、同情、蔑视、无谓、司空见惯……,种种种种我无法接受的内容,这目光与我自小长大所接受的所有目光都不同,不是伟大、神圣,也不是富饶、优秀,更不是革命、领导,而恰恰是与这些完全相反的。我的所有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仿佛在这夏日一刻陡然颠倒过来。因为维护着这些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仿佛在这一刻坍塌了,仿佛晴空惊雷一般,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也许我们不是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仿佛在恶梦中度过一般。那个声音如恶魔般地不断地诱惑着我,告诉着我我的祖国并不是最强大富裕的,我们也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和领袖。而我 20多年人生建立起来的信念在顽固地抗争,不愿承认其实早已觉察而不愿承认的事实。最终,斗争归于平静,事件冲击下的我终于不得不睁开眼睛面对丑恶的现实。现实并不新奇,只是窗户纸在雷声中被捅破了。
当别人不解今天北朝鲜人民的“顽固”与“愚昧”时,我作为曾经走过同样道路的中国人却完全知道那种睁开眼睛的过程的艰难和面对现实的痛苦。当世界走向更多联合和富裕时,愿世界上所有的人民终都能以真实的眼光面对真实的世界。
来源:西祠胡同社区 作者:一盆红烧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