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南京盐水鸭? [2010/05]
- 如何治疗犬心丝虫病(Heart Worm) [2011/01]
- 自做牛肉干 [2010/08]
- 调包 [2010/10]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七 车祸与法庭(二))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一 你好,休斯敦) [2010/03]
- 妈妈的盐水鸭吃够了 [2010/05]
- 她今年没上成清华 [2010/09]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十一 米洛和他的母亲)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四 小家团聚(一)) [2010/03]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六 车祸与法庭(一))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九 TEEN-AGER)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二十 赤子的心扉) [2010/05]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二 难忘的第一个学期 (一)) [2010/03]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五 小家团聚(二)) [2010/03]
- 他退休了 [2010/08]
- 笑一笑,十年少 - 交通标志的故事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三 难忘的第一个学期 (二)) [2010/03]
- 吃月饼 [2010/09]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十五 青春无悔) [2010/04]
我曾经到休斯敦的太空中心参观过两次,都是陪我奥斯汀的朋友去的。那会儿,因为没有想到我的先生和孩子会到美国来,所以我给他们寄去了我在火箭身边的留影。还记得我在给孩子的信中说,要是照片上妈妈的身边站着爸爸和俊俊那该多好呀!
所以,现在我第一个想带他们去游览的地方就是这个太空中心。
美国的许多国家游览区是免费的,比如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中有一层楼不对外开放)、国家公园和博物馆,纽约的世贸大厦(就是后来在2001年911事件中被炸毁的那两栋高楼),费城的独立宫,还有这个太空中心(太空中心多年以后重建增加了旅游成分,收费了,为此还引起了休斯敦市民们的不满和议论)。
1958年,也就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的第二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成立了国家航天研究机构,期望探索宇宙、发展科技以及开发对航空学的研究。肯尼迪上台以后提出首先争取在60年代末登上月球。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这个目标在1969年实现了。与此同时,该机构的另一个分支则进军开发航空技术对人类的应用。我们现在享受到天气预测和通讯卫星的资源,不能不感谢致力于太空研究的国家、科学家和那些活着以及为此献去宝贵生命的航天员们。
美国有两个太空中心,一个在休斯敦,另一个在佛罗里达。位于休斯敦的太空中心建于1961年,它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制作、调试和火箭发射的指挥。位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太空中心建于1962年,是发射基地。为了纪念60年代为宇宙开发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位总统,休斯敦的这个中心被命名为约翰逊太空中心(德克萨斯州又是约翰逊总统的家乡),佛罗里达那儿被命名为肯尼迪太空中心。
约翰逊太空中心占地1000英亩,有一百多栋大楼。这些大楼绝大多数与航天研究与太空探测的实施直接相关,也有一些其它的设施,比如食堂、教堂和图书馆等等。对外开放的有三栋楼,分别有展览厅、航天员训练厅和火箭发射指挥控制室。
太空中心的入口处是一方草坪,草坪上安置了三支大火箭,两支耸立、一支横卧。因为草坪非常开阔,所以我们开车过去的时候在很远的地方就领略到了火箭的壮观。
这些火箭都是所谓的“备份”。火箭的研发者们在制造火箭的时候以同样的设计做两支。一支上天,一支留着为防万一发射失败的时候从中分析原因。
我的先生感兴趣的是那些火箭旁边提供的详细说明,但是俊俊就不一样了。我们留了影以后,他就围着火箭跑,跑了一大圈。我发现他特别注意周围人的动静,看到有一拨人在向展览厅的大楼走去,就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妈妈,别人往那边去了。快!来不及了。”
展览大厅里陈列着历届上了天的宇航员们的照片,有活着回来的,也有因为火箭坠毁殉职的。宇航员们拍摄下来的照片、他们在天上用过的装备、以及月球上取下来的各种样品被放在一只只透明而又精致的陈列盒里。大厅的中央有一支火箭头,是火箭的控制腔,游客可以登进去观赏指示灯闪亮的控制板和密密麻麻的开关。火箭头的旁边是一个驾驶舱模型,配有宇航员专用的帽子和其它装备,供大家尝试当宇航员的滋味。展览厅的一侧有两间放映室,放映室门口贴着时刻表,轮流播放跟航天相关的纪录或教育片。
俊俊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来飞去找寻他觉得新奇的地方。“妈妈!这一边。”他发现远处有人排队。我一看,是一个宇航员的模型外壳,配有太空背景。这是供大家留影用的。待到轮上俊俊,他高兴地叫道“我当宇航员喽!”然后就一本正经地将脑袋靠了上去。
宇航员们的训练厅和火箭发射指挥控制室有专门的讲解员。但因为是周末,我们只能听其讲解,没有看到在那儿训练或上班的人。
回家的路上,问杨俊高兴不高兴。“高兴!”
高兴就好!
皮萨
美国绝大多数上班族都是早出晚归,所以不可能像中国人那样享受中午那一餐。也因为如此,美国的快餐服务诸如卖汉堡包、三明治、炸鸡或皮萨的店比比皆是。这些店的食品价格不贵,准备起来也很快,有一点儿像中国人卖早餐的小吃店。
在这些快餐中,皮萨是从意大利传过来的。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意大利商人到中国旅游,发现中国的包子特别好吃。于是,商人回到意大利以后就琢磨着开一家包子店。他将包子的形状和里面的内容形容给伙计们听,可是伙计们怎么摆弄也没有办法将馅塞进面胚里。最后,这些伙计只好将包子馅放到面胚的上面烤了吃,发现味道也不错。这就成了比萨。
意大利人喜欢吃西红柿酱和乳酪,所以他们在做皮萨的时候,会先在面胚上涂一层西红柿酱,然后根据不同的口味放上青椒蘑菇等蔬菜、肉丁、香肠片等,放进烤箱前撒一层乳酪。喜欢吃乳酪的人还可以点一种乳酪皮萨,上面除了西红柿酱什么也不放,就是一层厚厚的乳酪。
我到美国以后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美国食品中的乳酪,但是却可以吃皮萨。这一天,我提议大家尝一尝意大利的皮萨。先生和俊俊都举双手赞成,但是他们希望不要放乳酪。
我们到了一家皮萨店,点了一个荤素结合的SUPREME(最佳匹配型)。皮萨店里的订单都是现做的,我跟服务员说:“NO CHEESE,PLEASE(请不要放乳酪)。”
“NO CHEESE?”服务员不相信她的耳朵。
“NO CHEESE。”我先生和俊俊齐声说。
服务员站在那儿发了愣。做皮萨不放乳酪,就像做包子馅不要放油盐一样,她做不出来。
无意的回报
我真希望每天都能这么陪着丈夫孩子。可是期末考试在即,每个小时对我来说都十分宝贵,所以我只好把孩子交给先生了。
这些天,我们一道去学校,他们父子俩在图书馆三楼大厅里打发时间。三楼是供学生讨论用的,我们说话不用担心影响其他人。
一天中午,我看见杨俊趴在桌子上。布置给他的作业不但都做完了,我的先生还给他打了个一百分。孩子的面前放着一本《水浒传》和一个打开着的绿皮日记本。我往本子上面一瞄,发现俊俊写了一首打油诗,“美国厅睡觉解闷。”
美国厅睡觉解闷
红日当空满处晶,厅内谈笑遍是音。
腾空来到通明殿,电闪雷鸣飞机停。
俊俊给的这个题目告诉我他感到很无聊,下面两行把他对电梯和三楼吵杂声的厌倦都抖落了出来。读着他的文字,我有一种忽略孩子感受的内疚。我这个妈妈太不称职。
可是,我的心里虽然这么想,嘴里却对俊俊说:“杨俊,你真行!以前古人就常常是因为一些特定环境才写出好诗来的。”
第二天中午,我突然想着要帮俊俊将这首诗给保留起来。因为许多事情,在它发生的时候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时间能酿出美。我想等他长大了将这首诗再还给他。我问俊俊可不可以?他点了点头。
打开俊俊的日记本,我正准备小心地扯下那一页,发现本子上又增加了一副对联:
在美国厅虽有玩而单似不在美国厅
到吃饭屋依烧鸡因冷如没到吃饭屋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于美国休大图书馆
真想不到,孩子对烧鸡如此的讨厌。又是我!美国的鸡大腿最便宜,我不知不觉地就烧了太多顿的鸡。我呆呆地看着这副对联,默默地将两页纸都扯了下来,小心地夹到我的日记本里。孩子真可怜,在中国没有母亲在身边,可怜;现在到了我的身边,陪着受罪,还是可怜。我决定下周不买鸡!一个星期不吃鸡!……
我不知道我对俊俊作品的表扬起了多大的催化作用。他每天这么写着,我每天这么收着。过了一些日子,俊俊找到了消磨时间的另一条途径:读书!休斯敦大学的图书馆里有许多中文书,其中有许多是中国教育部赠送的书。
俊俊桌子上的书,从《水浒传》换成了《西游记》,又从《西游记》换成了《三国演义》,最后从《三国演义》换成了《红楼梦》。短短的一个多月,他把四大名著差不多通读了一遍。
这真是一段无意的机缘,就像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主人公,身陷困境,却练得了一身绝世武功。俊俊在美国长大以后,喜好二十四史。他读大学时选修了中国古典文学,偶尔还会挥笔赋诗。这是我在美国的许多中国朋友的孩子望尘莫及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要跟我们取经,问俊俊的中文怎么会那么棒,我便只好以实相告。
顺便说一句,俊俊的枯燥生活后来又有了新的转机,首先是国际学生办公室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美国之家”,然后是认识了“美中友好协会”的一对老人。
圣诞派对
美国学校的寒假是跟圣诞节相连的,就像中国的寒假与春节相连一样。我本来以为圣诞节只是家庭的聚会,其实不然。圣诞派对已经成了每个公司和部门一年一度的家庭盛会,大到上千人、小到十来位。我们国际学生办公室员工的圣诞派对在主任波克博士家举行。办公室秘书事先列了一个菜单,我报名做烤咸肉还外加一个美国人爱吃的中国炒面。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我的女同事和男同胞的夫人们穿得这么靓丽,她们每个人的胸前还戴了一朵鲜花。“圣诞快乐!”“你今天真漂亮!”人们互相祝福着。
杨俊穿了一套小西装,戴了一条儿童领带,很神气。
说好让每人为自己的家人准备一份“惊喜”。我为先生和俊俊准备的东西,是在办公室里包装的,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
还有,事先讲好的,今天“神秘的圣诞”要揭晓,还要玩一个“白象”游戏。
“神秘的圣诞”是办公室的同事们两个星期前开始玩的游戏。游戏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人抽一个签,都是办公室里的人名。我抽到的是艾琳,所以我是她神秘的圣诞。两周以来,我趁她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悄悄送给她小礼品。我自认做得滴水不漏,她一定没有发现我。而我,却已经发现了我那神秘的圣诞,我等着看他被我猜出来的时候大吃一惊的样子。
他是波克博士,我们这个办公室唯一一位不用计算机而用打字机的人。我有一次劝他学习电脑,他说如果他用电脑的话,那么他的秘书不就失去工作了吗?这一回他该后悔了。他每次给我送礼品的时候,都会附上祝福的话。我发现不仅字条上的字是打字机里出来的,而且有一次还有涂改的痕迹。
“白象”游戏是这样。每人带一样礼品,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新的、旧的、家里用不着但可能对别人有用的都可以,搁在一起。玩这游戏,开始时,先抽签。每人抽一个数字。然后从一号开始,在那一堆礼品中挑一个打开,放在自己的面前。抽到后面号头的人则可以在尚未拆开的或其他人面前的礼品中挑一件。谁面前的东西被挑走了,谁就又有了一次机会。游戏玩到最后,每人还是带一样东西回家。细想这个游戏有一点儿道理,似乎是在互通有无。
礼品太多了,所以圣诞树下分了几摊,全是大大小小精心包装了的盒子。
我刚把“白象”签打开,旁边的黛比就叫起来了,“哇!季抽到了幸运七。”原来,中国人忌讳的“七”在美国竟然是最幸运的数字。
我先生收到两件礼物。一件是波克太太送他的一本带锁的日记本,波克太太解释说这是要“给他一些个人的空间。”他收到的另一份礼物是我的杰作:一套休斯敦公共汽车时刻表及路线图。这是我独自跑了好几个图书馆才收齐的。他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闷在家里是很难受的。我看着他将漂亮的包装纸打开的那个兴奋,“是谁知道我要这些?”他竟然没有想到我!直到大家的眼神都对准我的时候他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那天以后我先生乘公车逛了许多他想去的地方。有一天,他打电话回来说晚上不回家吃饭,说是找到了一份餐馆的工作。他说他要挣学费读书。
杨俊得了一条塑料大鲨鱼和一只儿童电子表。看得出来他都非常喜欢。
“俊俊,开心吧。”回来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问。
“谢谢妈妈!”俊俊说。“爸爸也很开心!”
“开心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是。妈妈要带我们到科罗拉多滑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