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南京盐水鸭? [2010/05]
- 如何治疗犬心丝虫病(Heart Worm) [2011/01]
- 自做牛肉干 [2010/08]
- 调包 [2010/10]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七 车祸与法庭(二))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一 你好,休斯敦) [2010/03]
- 妈妈的盐水鸭吃够了 [2010/05]
- 她今年没上成清华 [2010/09]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十一 米洛和他的母亲)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四 小家团聚(一)) [2010/03]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六 车祸与法庭(一))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九 TEEN-AGER)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二十 赤子的心扉) [2010/05]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五 小家团聚(二)) [2010/03]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二 难忘的第一个学期 (一)) [2010/03]
- 他退休了 [2010/08]
- 笑一笑,十年少 - 交通标志的故事 [2010/04]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三 难忘的第一个学期 (二)) [2010/03]
- 吃月饼 [2010/09]
- 你好,休斯敦 - 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 (节选十五 青春无悔) [2010/04]
因为做香港回归晚宴的总协调,我交了许多前辈朋友。
有一位老先生,个子不高。他是常青会会长。他告诉我他们常青会入会的条件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我起先以为他是台湾来的,可是他告诉我他曾经是省人大代表。他说常青会以前只参加台湾人组织的活动,现在他当了会长,他要慢慢做工作。他说庆祝香港回归是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希望祖国领土的完整是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不涉及政治。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消除他们协会中一些人对大陆为主体的社团所组织的活动的顾虑。我能猜到那些人的顾虑是什么。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一位跟我很要好很要好的老美有一次突然冒出一句话。她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共产党派来的间谍,台湾来的学生也都是台湾派来的间谍。”我一直视她为贴心朋友,发现她这么看我,真是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跟她发誓:“我以人格保证,以我所知,大陆来的像我这样的人都是为学术而来的,绝对跟政治不沾边儿。”可是她只是笑,还说她知道我不会承认的,搞得我哭笑不得。专家协会的创会长是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以后第一批派到美国来的访问学者,她说因为当时大陆来的中国人很少,他们总被当成是共产党的侦探。有时候下班回家,她会发现屋子被搜查过。后来才知道,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光顾过了。这帮人跑了几趟白腿,才放弃继续搜索。
有一位花店老板。我们搞活动,需要花篮什么的,都跟他订购。我以前以为大家照顾他的生意,后来才发现是因为他给华人社团很大的优惠。他是五邑同乡会的会长。他们联谊会还有一位老先生,是开印刷厂的,现在退休了,把家业传给了儿子。他在香港和德国都呆过,取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德国太太,不会说中文。每次碰到什么大的活动,他和太太总是一道出席。五邑人的南方话,我很难听懂,所以我们只能用英文交流。这一次组织香港回归晚宴,他们五邑二话没说就订了三桌,而且坚持多付两百美元一桌。我很喜欢他们这些老人,跟他们聊天时的感觉很特别。起初是那种对老人的尊敬,后来觉得他们像孩子一样的可爱。
东北同乡会的王阿姨感到最值得骄傲的是她六十岁在美国获得绘画艺术的硕士。她在中国城开了一个画廊,还很喜欢写文章,在一家很有影响的中文报纸《美南新闻》开有专栏。有一次,她看我们专家协会在华人超市门口冒雨为大陆洪灾募款,马上就写了一篇有感,登在中文报纸上,还给我打了个电话。她为家乡的教育捐了不少钱,为了捐款,她将自己的大房子变卖换成了小房子。每次从中国回来,她会跟我说,“季家凰,我的钱不够用。我回东北老家,就想捐很多很多钱,帮助他们办小学。我真希望我是个大富翁。”她对日本鬼子嫉恶如仇。有一次一个华人组织开联欢会,有一个节目是表演日本武术。主持人很年轻,不知道历史,信口说要发扬“武士道”的精神,老太太气得一定要他当着观众的面下跪认罪。可惜的是,她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没做完却患了癌症。临走前,王阿姨拍卖了自己的名画珍藏,作为给东北儿童教育基金的头款,给她的儿子留下了一个继续捐款的“遗产”账号。
我跟华协的许多理事不是一天的朋友了,最熟悉的还是顾先生,是无话不谈的那一种。不过有一次差点儿捅娄子。“季教授,我最近到大陆去了一趟。”他告诉我。“是吗?感觉怎么样?”我问。“不错呀。到北京、上海、还有广州转了一转。大陆变化很大。”
许多老侨是从大陆到台湾,然后再到美国来的。所以,中国开放以后,很多这样的人回大陆观光,同时寻访亲友。“你老家在哪里?”我问。“山东。”“没回山东去?”“没有。”“家乡没有亲人了吗?”“有一个姑姑,已经去世了。本来还有一个哥哥的,但是我们到台湾不久他就被政府镇压了。”
我压根儿没有想到这等事会发生在他们家。他是“亲大陆”的呀!现在听到他哥哥是被镇压的,我覆水难收,敬意也油然升起。“对不起,对不起!”我赶紧赔不是。“我真的很感谢你对大陆这么友好。”这句话说出口,不管别人信不信,我好像是在代表中国政府说话。
“没有关系,那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我们现在就是希望中国赶快强大起来。中国强大了,我们在美国就有地位了。你看,要不是因为中国现在的样子,英国佬会那么痛快地放弃香港吗?”他说。说完,他问我,“你知道周某人吗?”
“知道,很熟的。”周是一位台湾来的教授,很有才气,除了自己的专业,又是一位书法家。我对他印象很深的原因是:我感到他比我还要恨台湾当局。
“他的弟弟在大陆也是被镇压了的。”顾先生然后又举了两位,都是我认识的,似乎都跟共产党有不共戴天之家仇。他这么一列,我什么都明白了。当时他们从大陆跑到台湾,后来又从台湾来到美国,有这种背景是很正常的。
两年以后,中国驻美国前大使李道豫一行人大代表团访问休斯敦,我主持欢迎晚宴。许多老侨闻讯赶来。我看到那场面,加上平时听到的这些故事,我情不自禁地在会上说:“我发现我们的老侨比我们还要爱国。”
顺便说一句,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六月卅日是星期一。休斯敦华人迎接香港回归的晚宴就在那晚举行。那天我们筹委会的女同胞约好全部穿旗袍。她们还帮我把头发在后面打了个结,说是这样更像中国女子。有趣的是,装扮完毕,我被同伴们左顾右看,说我的一个侧面特像宋庆龄,给我增加了一份不小的惊喜。
===================================================================
谢谢村友们对《你好,休斯敦》的关爱。很愿意与大家 共享书中的所有文字(和照片),可惜因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约,只能选登一小部分。如果朋友喜欢阅读全书,敬请去国内新华书店或者当当、卓越、台湾大商通 等网上书店购买。网上购买时用“你好,休斯敦”搜索。
我捐了一些书给专家协会高中生奖学金,这些书在休斯敦长城书店、明桥书屋以及休斯敦华中大校友会前会长蔡依道博士的网上一品店义务出售:http://www.ynpstore.com/books/nhouston/,欢迎居住在美国的朋友通过这个网点采购。
-- 春苗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