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庞德,并感谢费诺鲁萨夫妇

作者:RidgeWalker  于 2011-7-3 00:2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学杂谈|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65评论

关键词:Ezra Pound, Ernest Fenollosa

感谢庞德,也感谢费诺鲁萨夫妇

听说过庞德 (Ezra Pound)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毕竟是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大诗人。估计没有很多人听说过费诺鲁萨(Ernest Fenollosa)这个名字。费诺鲁萨生于美国,毕生致力于日本艺术,对日本语言也颇有研究,在日本度过了不少时日。只是还不算大学者,属于青史无名之辈。历史记住了费诺鲁萨先生,应该感谢费诺鲁萨夫人。费诺鲁萨夫人和很多那个年代很多女性一样,崇拜自己先生的才华和其从事学术的价值。丈夫去世后,她去了欧洲,拿着自己丈夫的笔记本四处寻求认同和赞扬。尽管她自己甚至她丈夫本人都不懂得这些笔记本的真正价值,老太太的锲而不舍无意中对西方诗歌的发展和变化功不可没。因为她偶遇庞德,为诗人打开天窗,造就了诗人头脑里的一个小小的意象主义(Imagisme)之旋风,一股清风悠然吹垮了高屋建瓴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宫殿,成就了现代主义(Modernism)之诗风,也为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铺平了道路。

看官可能觉得蹊跷,这几个对西方诗歌发展有贡献的人物有什么值得中国人感谢的?且听在下慢慢道来。人们不应该忘记,西方诗歌界在庞德和费诺鲁萨夫人没有见面之前对中国诗歌知之甚少。多有不屑和偏见。由于诗歌翻译的难度较大,中国诗歌和道教,儒教等等笼统被看成东方哲理句子。这还算尊敬的呢。在傲慢和蔑视者的眼里,唐诗宋词就是小家家幽默,打油诗归属。

当时的浪漫主义的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到了高峰。这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无聊的紧。话说费诺鲁萨夫人周游巴黎,进出沙龙,咖啡厅,终于找到了活神仙,这人就是双眼如炬的大诗人庞德 (Ezra Pound)。尽管后来很多人揪住庞德的政治立场不放,毕竟在西方同情纳粹是万万令人不齿的。但是庞德作为时代的杰出诗人之地位不容置疑。诗人以他敏锐的触觉看到了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穷途末路。诗人早就在寻求一个全新的思路,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就要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所以,当一位语言爱好者的遗孀颤巍巍拿来一叠自己丈夫的读书笔记,一个全新的境界豁然开朗,西方迎来了中国大诗人李白,王维,和陶渊明。

庞德的了不起在于他本人根本不识汉字,不懂日文。从费诺鲁萨先生的笔记里看到的李白,竟然以日文读法 Rihaku 出现在欧美诗坛。

好了,洋洋洒洒够了。来看看具体的细节吧。当年,费诺鲁萨先生再做笔记时一定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什么,一种不可全然领会的魅力感染了他,也许令他激动和颤抖。这种感受大概也给夫人渲染了不止一次。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费诺鲁萨先生的笔记大约是这样子的。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acquainted       person        west     wave off  yellow swane pogoda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smoke            flower         third       month    goes to     Yangchow.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lone                 sail            distant    shadow    blue    sky      end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only                 see              Yantze River         sky     horizon   flow

语言学家自然看到了一些对称,意象和空间;只有庞德看到一个天地开阔的世界,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奇才庞德,大笔一挥,就有了: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
The smoke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

这是一首全新的诗,独树一帜的立意和淡定。诗里不再有我我我如何如何高大雄伟,更多的是平白的故事和鲜明的意象,巨大的空间和生活的永恒。1915年,一个薄薄的本子出版了,Cathay (http://paintedricecakes.org/languagearts/poetry/cathay_pound.html)虽然本意上有契丹的痕迹,但是可以理解为古华夏。

从那时起,李白的一首《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转身成了英文诗里不朽的丰碑。

THE JEWEL STAIR'S GRIEVANCE

The jewe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
It is so late 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
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nd watch the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庞德无疑开了创造性翻译的先河,译者对原文不求甚解,但是译文清新淡雅,灿烂辉煌,日月青天,永垂青史。人们当然知道庞德有借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的意图。之后的许多年里,不时有人针砭庞德翻译的准确性,喋喋不休。纵观历史,也许只有庞德这样绝世的才华才会让李白,王维,陶渊明以人类伟大诗人的名义走入西方诗歌的宫殿,整个西方才看到了什么是不朽的诗句,什么句子包含了举世无双,却又十分淡定的豪情。这股清淡而又纯净的诗风把腐朽的浪漫主义一扫而空。从此意象主义(Imagisme)占据了中心广场,成就了现代主义(modernism)。英美诗歌从此走向了全新的道路,has never looked back.

可笑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帮年轻人偏离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诗行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稍稍有了自我,就被冠上朦胧诗,被看成大逆不道,背离了延安传统。说是继承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渣滓文化。可是,这个现代主义不就是李白,王维,陶渊明到西方颁奖归来吗?人不是牛,不能只面朝黄土,背负青天。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5 个评论)

3 回复 练精化气AAA 2011-7-3 00:40
庞德 是三国里的大将哈 武力值很高

玩笑 , 你是汉学专家吗 专业都很高
3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0:42
练精化气AAA: 庞德 是三国里的大将哈 武力值很高

玩笑 , 你是汉学专家吗 专业都很高
哈哈,是这样。这个庞德诗歌功力也不低。
学习英语和汉语,这水越来越深。哈哈
3 回复 练精化气AAA 2011-7-3 00:46
RidgeWalker: 哈哈,是这样。这个庞德诗歌功力也不低。
学习英语和汉语,这水越来越深。哈哈
非常专业 , 一班人转不到里面去
3 回复 yuki-1217 2011-7-3 00:55
   咱只能献花,再学习。谢谢你!
1 回复 若水无痕 2011-7-3 01:00
好文!收藏了~
2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02
yuki-1217:    咱只能献花,再学习。谢谢你!
认真做笔记,周一考试,哈哈
2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03
若水无痕: 好文!收藏了~
谢谢。周末愉快。
2 回复 yuki-1217 2011-7-3 01:04
RidgeWalker: 认真做笔记,周一考试,哈哈
   哦 知道了。
2 回复 铜山 2011-7-3 01:21
精彩~~ ! 文学史要定期开课。

先拍拍先生的MP~~  考试给个及格哈~
2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24
铜山: 精彩~~ ! 文学史要定期开课。

先拍拍先生的MP~~
记忆力衰退,想起来就乱说几句。
2 回复 铜山 2011-7-3 01:29
我们这些学生可是认真的,先生不能"乱说几句"呀!
3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32
铜山: 我们这些学生可是认真的,先生不能"乱说几句"呀!
好吧,我就尽量严肃一点,装得像一些。
2 回复 hu18 2011-7-3 01:33
取法于上,得法其中
3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36
hu18: 取法于上,得法其中
纯属机遇,这一切纯粹是机遇
好像也属必然。
3 回复 铜山 2011-7-3 01:36
RidgeWalker: 好吧,我就尽量严肃一点,装得像一些。
之乎者也。。。
3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37
铜山: 之乎者也。。。
-ism.  
2 回复 hu18 2011-7-3 01:38
RidgeWalker: 纯属机遇,这一切纯粹是机遇
好像也属必然。
冥冥中自有定数
3 回复 铜山 2011-7-3 01:40
RidgeWalker: -ism.   
相当于中文的虚词呀~~
2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46
hu18: 冥冥中自有定数
对,都死了。哈哈
3 回复 RidgeWalker 2011-7-3 01:47
铜山: 相当于中文的虚词呀~~
这样那样主义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7 16: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