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和芍药同宗? [2012/04]
- 从旧金山湾区到大峡谷四日游 [2012/04]
-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2012/06]
- 走近美洲土狼,coyote ugly [2012/02]
- 【现场报道】旧金山华人抗议日本强占我钓鱼岛(二) [2012/09]
- 后海夜色 -- Night Life in Beijing [2011/09]
- 【太平盛世】步行街 (Shopping Plaza) [2011/09]
- 体验城际高速 [2011/09]
- 安享晚年 [2012/07]
- 英译《我的祖国》 [2011/01]
- 【现场报道】旧金山华人抗议日本强占我钓鱼岛(一) [2012/09]
- 惊涛拍岸 (Spindrifts of Big Sur) [2011/05]
- 【酒足饭饱,信口评说】天津狗不理包子 [2012/05]
-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 [2012/05]
- 内部特供酒 [2012/01]
- 天津俗文化 [2011/09]
- 苹果梨 Asian Pear [2011/10]
- 【太平盛世】父老乡亲 [2011/09]
- 精品二锅头 [2011/10]
- 香椿菜 [2011/10]
- 厦大校园,美尽东南 [2010/11]
- 春的四月,院内花开 [2012/04]
- 苍鹭多高,鹈鹕多大 [2011/07]
- 家乡西凤酒 [2011/11]
- 登峰六部曲 [2012/01]
- 春天多美好 [2012/05]
- 黄了银杏红了枫叶 [2011/12]
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倘或在华夏五千年内陆农耕文化的历史上都算是一朵奇葩,姣妍也好,恶俗也罢,君不见那浩浩长江入海口的一处渔村像挣了命一样,几乎在一夜间疯长成了一座扬名环球的大都会。一时间,三教九流,文明与龌龊,灿烂与垃圾,激情与强盗,美女与流氓,浩浩荡荡,夜袭明抢,全都汇入这股急流。这块原本与世无争的大河入海的地域立时变成了文化文明冲突的焦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几乎将一个闭关自守的农业王国带入欧美强势军事经济的肆虐横流。到终了上海没有,也不可能入流,因为上海是中国的渔村,即使面目全非也遮不住本来面目,没有任何怜悯心的列强们绝不会因为一个乡巴佬扎了个蝴蝶结,穿上燕尾服(或者性感的旗袍)就让其进入名流社会的舞厅,即使进了前厅,暗室里分红是绝对没有门的。人们应该理解为什么上海人讨厌乡巴佬,那是沉疴已久的一块心病,熬煎不息。
这是怎样的激变或者畸变呀!英文里shanghaiing是令壮汉心惊肉跳的词眼呢,美国西北沿海由于爆发了淘金热潮,一时轮船水手短缺,急需有手艺的劳工,白人男性为主,这样从旧金山到西雅图一代的海港城市就出现了如此阵势:时不时,一精壮汉子行走在街上,有人拦住搭讪,请他喝几杯,进了酒吧间,几杯烈酒入肚,或自醉不省人事,或被钝物击中懵懂迷离,就有布袋蒙头盖面,拉上船去,成了劳工,其中有些人乘船去了上海,也有人去了世界上别的冒险乐园。这一去几个月,有或几年杳无音信,能活着回归故乡都算是幸运者。这种赤裸裸的绑架行为在英文里笼统叫做“被上海了”(shanghaied)。与Shanghai小小的区别在于当头的s不大写,属泛指,而非特指。
大上海在甚嚣尘上之时,名气欲与地球比高下之际,遭遇世道突变,暴发户一般的“东方明珠”连同她的广袤“乡下”一起竟然与海外隔绝了好几十年。时间硬是要将这个渔村变回原来的朴实模样,那城市着实在落后,在蒙尘,在乡村化,明珠在黯淡。。。对一个城市来说,几十年实在是天地之壤的际遇,香港大发了,眼瞅着连南边的小渔村深圳夜有后来居上,要取上海而代之。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才几十年哪,上海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大发了,日新月异,就在人眨眼之际,那高楼大厦离天只差三尺三了。
谁不希望上海走好?谁不希望中国稳健呢?只是没有人能够预测这茬庄稼到底是丰收还是歉收,这方果园结出的是甜果还是苦果。这就是世事,眼前有灯红酒绿的辉煌;这就是见识,今日的辉煌直插天穹。我们能做的只有祝福上海!祝福中国!祝福华夏子孙,稳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