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行: 住宿登记 [2013/10]
- 风流寡妇 [2011/0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我家 [2015/11]
- 咱的罗曼史 [2011/02]
- 感恩节东岸之旅 1: 尼加拉大瀑布 [2011/12]
- 看看 $350,000在旧金山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 [2015/09]
- 李女士,苹果和警察 [2012/12]
- 今天是十一月十一号 [2011/11]
- 谈谈美国人放弃国籍 [2015/08]
- 《图兰朵》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结尾 [2012/05]
- 也说裸体(女人版) [2014/08]
- 舅舅 [2013/01]
- 台湾淡水一游 [2011/09]
- 去中国签证 [2013/06]
- 《药师之歌》 [2014/05]
- 莫斯科餐厅 [2010/08]
- 看看人家怎么对付小三儿的 [2012/01]
- 马车马粪园子 [2012/06]
- 感恩节东岸之旅 6: Chinglish [2011/12]
- Syncronized Skating 同步滑冰 [2011/09]
- 危险的菜市场 [2011/05]
- 糖火烧 [2011/02]
- 44年前的今天 [2012/07]
- 太浩湖 [2011/07]
小公主很喜欢自然博物馆。我们是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的会员。每次旅游,自然博物馆总是要去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美国最有名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当然要去朝圣啦。早上起来我们就去了81街。我们其实没有什么时间。匆匆转了一圈就去48街看《Chinglish》。
这次来NY,主要目的之一是给我们演《Chinglish》的朋友捧场。
《Chinglish》是美国华裔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的新作。此剧是用中英文表演的。故事是一个美国企业家到贵阳市联系生意中遇到的一些笑话,所以是喜剧。我们朋友在里面演Minister Cai。原来我以为那是蔡部长,其实他只是贵阳市文化局长。英文里职称词太少了。蔡局长的台词全是中文。他们的英文字幕很有意思。字幕不是打在固定的幕上,而是在道具的平面上。
总的来说,《Chinglish》还是成功的。里面有很多中国人讲英文的笑话。很多中国人都听过,比如把残废人翻成Deformed People。有笑话中国人可能会不喜欢。不过这是美国人写给美国人看的话剧。剧里同时还指出了一些现在中国人际关系的问题。笑后,让寻味。我们看的是下午场。一般看晚场的观众水平比较高。蔡局长说我们那场观众反映不是很强烈。有些场次,观众很给力。《时代》把《Chinglish》列为2011年十大话剧亮点第三。
这是他们的官方网站。
http://chinglishbroadway.com/
说点题外话。如果经济允许,大家一定要去看现场演出。为什么呢?
1)现场演出和录像不一样,现场演出会出错。出错后就要看演员和导演的功底了。
2) 现场经常没有扩音器等辅助设备。这就要看演员的功力了。
3)给演员们捧个人场。演员也喜欢和观众互通。观众越起劲,演员就越起劲。
4)现场音乐好听,不失真。象交响乐啦或歌剧啦,CD/DVD根本不能复制那宽厚美丽的音乐。
5) 在剧场里的几个小时可以让你完全忘记你那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而沉浸在历史,文学的再现;卿卿我我,君君臣臣的故事;或者是让你肚子痛的笑话里。
6)你那漂亮的旗袍,庄重的礼服什么时候穿啊?
7)给你个机会和你那心上人欣赏一顿美食共度良宵。(还不用洗碗。)
8)给演员们捧个钱场。
9)回来在写博文吹牛。
演出完了以后,我们到后台见到蔡局长。他给我们介绍了剧组的其他成员。我们在台上照了几张像。剧场的后台很小。台上有小轨道。布景底下的小轮子就在轨道里滑到位。另外,其他的道具全都有特定的位置,放得井井有条。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穿帮的笑话。后台的门卫手上有很多空时间。他就把铁丝弯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放在书架上。
演完下午场后,蔡局长有几个小时没事。我们就到48街夹第八大道的一个巴西馆子吃了一顿。蔡局长是个很用心的人。他给我们讲了很多排戏的过程。导演们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们也听演员的意见。采不用采用就另说啦。
吃完饭后大家聊了一个时辰。蔡局长要回去准备下一场演出。我们在剧院前道别后沿48街走下去。48街 夹百老汇有一家M&M 世界,里面全是各式各样的M&M糖。小公主在里面买了17块钱的糖。就回旅馆了。第二天一早就乘飞机回到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