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行: 住宿登记 [2013/10]
- 风流寡妇 [2011/0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我家 [2015/11]
- 咱的罗曼史 [2011/02]
- 感恩节东岸之旅 1: 尼加拉大瀑布 [2011/12]
- 看看 $350,000在旧金山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 [2015/09]
- 李女士,苹果和警察 [2012/12]
- 今天是十一月十一号 [2011/11]
- 谈谈美国人放弃国籍 [2015/08]
- 《图兰朵》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结尾 [2012/05]
- 也说裸体(女人版) [2014/08]
- 舅舅 [2013/01]
- 台湾淡水一游 [2011/09]
- 去中国签证 [2013/06]
- 《药师之歌》 [2014/05]
- 莫斯科餐厅 [2010/08]
- 看看人家怎么对付小三儿的 [2012/01]
- 马车马粪园子 [2012/06]
- 感恩节东岸之旅 6: Chinglish [2011/12]
- Syncronized Skating 同步滑冰 [2011/09]
- 危险的菜市场 [2011/05]
- 糖火烧 [2011/02]
- 44年前的今天 [2012/07]
- 太浩湖 [2011/07]
人就是这样,总是想改点什么。您看那断臂维纳斯(Venus de Milo)是集女性美之大成,是完美和缺陷的绝好组合。可是有好事者曾经想把那断臂复原,怎么也弄不好。
1976年到1988年间,美国作曲家Janet Maguire根据普契尼的手稿又给《图兰朵》写了一个结尾。 可是这个结尾从来没有上演过。
到了2001年,意大利作曲家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给《图兰朵》写了第四个结尾。贝里奥的结尾上演后评论不一。
虽说《图兰朵》是以中国为背景的歌剧,可是《图兰朵》以前在中国并不是很流行。这一是西洋歌剧在中国本来就不流行,曲高和寡嘛,尤其是高音C。这第二可能是戏里对图兰朵公主的描写,和对三大臣的描写并不是很正面的。国人说啦,我们的公主都温柔,知道老公在外有小三儿,还当面谢谢人家照顾老公。连嫁来的番邦女子都知道给老公偷令箭好让他去看看老母。
1998年前后,歌剧界有一股风就是在歌剧故事发生的地点上演歌剧。那几年,《阿伊达》在埃及,《托斯卡》在罗马圣安东尼城堡,《茶花女》在巴黎等等。1998年张艺谋导演的太庙版《图兰朵》一下让全中国“无人入睡。”
到了2008年,几件大事凑到一块儿了。一是2008 北京奥运会,二是2008年是普契尼诞生150年,全球联合全年纪念。一般歌剧传统里首演歌剧是一件大事。世界上有名的歌剧院几乎都有过首演歌剧的历史。中国国家大剧院2007年建成后还没有过首演歌剧。于是国家大剧院委托中国青年作曲家郝维亚改写《图兰朵》的结尾。郝维亚改写《图兰朵》的结尾被普契尼基金会认可。最后的作品通常被称为大剧院版《图兰朵》。
郝维亚的音乐比其他版本的音乐更中国化。据报道,在他的结尾里,郝维亚尽量地解释了公主怎么从一个暴君式的人物变成了深深爱上了追求者的依人小鸟。郝维亚突出了《茉莉花》的旋律。他用《茉莉花》的变调作为作品的最终高潮。郝维亚在报道中说图兰朵是歌剧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他觉得应该以《茉莉花》来作为作品的结尾。
大剧院版《图兰朵》在中国得到好评。国际评论则不一。我觉得用《茉莉花》结尾不太对。阿尔法诺的结尾(也应该是普契尼的)用的是《今夜无人入睡》的最后一句“明天我将胜利” 的变调。《图兰朵》整个歌剧是讲卡拉夫如何用爱情征服冷酷公主。“明天我将胜利”的结尾恰恰表现了这个意思。《茉莉花》在歌剧里是被用来做图兰朵公主的主调。图兰朵公主在剧中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正面人物,冰冷,残酷,恨男人。三个谜语让人家猜破,又耍赖,不要结婚。柳儿比她正面多啦。人家柳儿就因为卡拉夫看了她一眼就死心塌地地为他保守机密,忍受严刑拷打,至死不渝。用《茉莉花》为结尾,就变成了图兰朵公主征服了卡拉夫。柳儿的血就白流啦。这和全剧的主线不合。另外说一点,歌剧里(芭蕾里,交响乐里)的主调(Leitmotif)是用来代表人,物,某种感情,或事件的。主调的旋律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可是主调的旋律要清楚,因为每次主调的旋律出现时它代表的人,物,感情,事件就要出现。普契尼用《茉莉花》来做图兰朵公主的主调只是要表示她是中国公主。《茉莉花》本来是卿卿我我的小调,我想普契尼大概不清楚《茉莉花》在中国文化里的意域。
自从大剧院版《图兰朵》上演之后,我一直在找机会看。每次回国,总是机不逢时。不知为什么,连DVD都没有买的,连大剧院里都没有。多好的赚钱的机会没人利用。最近有能人在油土布上放了在韩国演的大剧院版《图兰朵》,全是由韩国人演的。我觉得图兰朵还不错。柳儿和卡拉夫一般。合唱队还可以。布景应该是大剧院的。郝维亚的结尾从18:50开始。郝维亚的结尾比较明显的比阿尔法诺的结尾柔和,而且中国味儿相当浓(相对的啦。)大剧院版里两新人定终身后晋见中国皇帝。不知导演是怎么想的,让卡拉夫他爸铁木儿在里面瞎搀和,自各儿往王位台阶儿上跑。中国皇帝是天子,是要独自受拜地,那有和逃亡在外的蛮夷国王共同受拜之理?
我又在油土布找到阿尔法诺 1 和贝里奥(Berio)结尾的视频。如果有兴趣可以比较比较。
我们这村里Giada对《图兰朵》有研究,想听听Giada 怎么讲。
大剧院版《图兰朵》
大都会歌剧院1988年版。(Alfano 2阿尔法诺 2)
Turandot (1of 2) - Original Alfano Ending Version ("Alfano I")
Turandot (2 of 2) - Original Alfano Ending Version ("Alfano I")
Turandot Berio Ending (1 of 3)
Turandot Berio ending part 2/3
Turandot Berio ending part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