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文迪同志是只好猫 [2011/07]
- 美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废品的教育(上) [2010/04]
- 世界会掀起一个讨中国女人做老婆的新高潮 [2011/07]
- 女人太自强,男人偷着乐 [2010/05]
- 美中教育随想(2) ---- 走近美国天才(Case Study) [2010/05]
- 想起了那些红歌(1) [2011/05]
- 李玉和,你在哪里? 中国高铁需要你。 [2011/07]
- 美国这个发克系统 [2011/08]
- 日本男人,你是抗议还是不抗议(儿童不宜) [2010/06]
- 星条旗下,我们都是华人 [2010/04]
- 故乡的油条 [2010/07]
- 63光屁股,责任在领导 [2010/06]
- 郎里个郎,郎什么郎,都别郎了 [2011/01]
- 有谁见过一个雷把美国交通信号灯劈成绿色的? [2011/07]
- 那年在北京,差点和人打架 [2010/12]
- 续侃北京--最热情和最辛苦的北京人 [2010/12]
- 从美女晕倒说开去(1) [2010/11]
谈起红歌,就想起当年。中学时代是在文化革命中度过的。撇开政治因素,那时真是做学生的梦幻时代。上课没人考勤。从没听说过作业为何物。没有物理,代之以《工业基础知识》,主要是学开,学修拖拉机。没有生物化学,代之以《农业基础知识》,主要是学习如何种水稻,种棉花。没有历史地理,代之以《革命形势》,畅谈国际国内大好形势。语文还是有的,主要以毛太祖的诗文为主。太祖有一首《沁园春。长沙》记得头几句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语文老师是一个精瘦的老先生。念起诗来总是拖着声调吟咏,像唱歌一样。可惜老先生浙南口音很重。“湘江北去”被老先生声情并茂一读就成了上海话的“香港不去”。所以每当老先生朗诵到这一句“湘江北去(香港不去)”,全班男生就学着老先生的口音,拖得长长跟一句:“要去----宁波!”
还有一首经典的红歌歪唱。头一句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原歌乐器伴奏在第一句后有一个小过门,听着是有节奏的“答哩答”。不知谁想出来用上海话跟着“答哩答”后念两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答哩答。。赤脚.穿皮鞋。。赤膊.带领带。这种无厘头联接很押韵,听着很滑稽。很有笑果。虽然有被上纲风险。但那是充满荷尔蒙的年纪,只要能博女生咯咯一笑,男生是什么洋相都敢出的。
对红歌最俗的歪曲出自班里一个叫铁根的。你们唱《社会主义好》,他偏唱《阿拉阿爸好》。还记得他的第一段歌词是:
阿拉阿爸好,阿拉阿爸好,
阿拉阿爸会得赚钞票,
起得早,困得少,
为来为去为了两只小赤佬。
铁根的阿爸是江南造船厂的老工人。一支焊枪撑起了全家五六口人的生活。是很辛苦。铁根虽然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顺。好好歌应该对着谁唱还是满拎得清的。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些朋友,还记得这些红歌的另类唱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