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在我童年的记忆力里,对爸爸没有很深的印象。他常年不在家,不是在地方“支左”,帮助地方政府搞建设,就是到外地野营拉练,或者在军部写军史。对爸爸唯一的记忆就是他很英俊,也显得很年轻。
而我对妈妈的记忆却十分深刻。在大妹出生的时候,妈妈还梳着两个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很漂亮,而有了小妹和弟弟以后,妈妈剪了短发,也变得苍老了许多,原来白皙的小脸变得又黄又瘦,细嫩的小手变得又黑又糙。我还发现,她越来越爱发脾气,还时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
北方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扎人。南方人在北方过冬天,就像北方人在南方过夏天一样遭罪。
我还清晰的记得,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家里的自来水管被冻裂了,大缸子里储备的水也用光了,几天都没水喝了。爸爸又不在家。无奈,妈妈只好带着姐姐提着两只铁桶,拿着一根扁担,到附近村子的井里去打水。我也跟在她们的后面去了。走到那口井的附近,妈妈呆住了,井边上已经结成了厚厚的冰。她忙喊道:“二晶,你别过来!这里太危险了!”
我只好远远地看着妈妈和姐姐站在那厚厚的冰上,将铁桶的提手挂到缠绕在轱辘上的绳子的挂钩上,极其吃力地摇着轱辘的扶手,把桶送进井里,然后又使出吃奶的力气再把盛满水的铁桶从井里摇上来。为了把桶子摇上来,姐姐几次都差点滑到井里去。想想,那时她也就六七岁,有什么力气呀!
水终于打上来了。但怎么抬回家呢?妈妈把打上来的两桶水并排放着,将扁担穿过桶子的提手,然后,跟姐姐抬起扁担。还没走几步,姐姐的身体就往前倾,一下子就摔倒了,水也洒了出来。
刚好,一个农民大叔也来打水。见此情形,他放下自己的扁担,走到妈妈和姐姐跟前,说:“来,我来帮你担回家。你们给我带路!”
这是第一次,在这冰天雪地里,妈妈和姐姐从井里打水,提水回家。后来,还有很多次这样的情形。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是啊,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真苦!
还记得,妈妈带我摔到沟里的当天晚上,她做了晚饭,我们吃了饭,姐姐洗了碗筷。她把我抱到床上,轻轻地抬起我的右腿,问:“二晶,妈妈这样碰你的腿,你的脚踝疼不疼?”
“有一点点疼。”我点点头说。
其实,当时我的脚踝很疼,可我怕告诉妈妈实情,她会更着急,所以就撒了个小谎。
“是妈妈不好!妈妈——太粗心了,没——注意看前面。”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那被厚厚的纱布缠裹得紧紧的右脚,向我道歉道。
此时,只见妈妈两行热泪滚落而下。
看到她难过的样子,我连忙改口:“妈妈,我不疼了!我不疼了!”
妈妈赶快跑了出去,站在门口,“呜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当时,我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哭,以为自己并没有埋怨她,她哭什么呢?
其实,那天,妈妈吓坏了,还以为她和我都没命了。想想看,我们掉进的是一个深达近三米的壕沟。幸亏是冬天,我们穿的是棉裤、棉袄;如果是在夏天,恐怕至少也会摔得个遍体鳞伤。而在那时,爸爸却不知道在哪里,妈妈一肚子苦水没地方倒啊!
不知道哭了多久,姐姐才陪着妈妈进了屋。
进屋之后,妈妈走到大衣柜跟前,打开柜门,从里面的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厚摞硬纸(奖状),放在书桌上。那时我还不识几个字,姐姐已经认字了。她一字一顿地读起一张张硬纸上的句子,“李舒媛同学,被评为校五好学生。一九五六年六月七日,C市一中” ,“李舒媛同学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八日,C市一中”,“李舒媛同学被评为市三好学生。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 李舒媛同学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一九六O年十月二十五日”……她至少读了三十多张这样的硬纸。
姐姐在读,妈妈在流泪。一会儿,姐姐也流泪了,我也跟着姐姐流泪,尽管当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爸爸才从外地回来。等他回来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已经回复了正常。妈妈似乎把我们摔到沟里,差点丧命的事情给忘了。我也只顾高兴了,因为爸爸回来又会给我们带礼物,而我们又可以有好吃的了。
所以,那时,我最盼望爸爸回来跟我们团聚。那时,妈妈的笑容才会格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