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对圆圆和柯南来说,恋爱是甜蜜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的,也是特别忙碌的。
柯南毕业留校,当了一名讲师。过了一年,圆圆通过试讲,也从一家公司调到了一所中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
他们两个都没有任何“关系”,也叫作所谓的“后台”。正因如此,他们才格外珍惜自己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深知也只有加倍努力的工作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柯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春节的“三十”和“初一”,基本上都呆在实验室里。特别是没孩子的那几年,他干工作几乎达到了很“疯狂”的地步。而圆圆在教学上也非常有起色,因为没有孩子,学校要她连续三年带高三毕业班。圆圆从没怨言,总是欣然接受任务,很快她就被破格晋升为一级教师。
三年半后,在柯南三十岁那年,儿子出生了。圆圆还清晰的记得,那是她一生中最最痛苦的挣扎。她很瘦弱,个子比较矮小,孩子生的十分艰难。她的“生产”过程是二十三个小时。整个过程只有柯南一个人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生完孩子圆圆好像快断气了,是柯南从外面给她买了红糖,冲了一大杯红糖水,才让她活过来。生完孩子一星期后,圆圆仍然不能动。但圆圆必须得出院了。因为丈夫给自己订的是单间带电视的病房,一百块钱一晚上。一星期就要六七百。呆的时间再长一点,他们俩真的就无法承受了。
离开医院的那天,姐姐芳芳也来了,还给孩子带来了奶瓶和一些日用品。因为当时圆圆不能走路,需要好好调养,芳芳建议她到妈妈家坐月子。她对圆圆说:“不能再在医院呆了,太贵了!到妈妈家呆一段时间,好好养养!”柯南觉得也是个好主意。但圆圆心里并不想到妈妈家去,她觉得,首先,自己有家,在自己的家里很自由。其次,弟弟当时刚上大学,他经常回家,也不很方便。但芳芳坚决要她去妈妈家。
犹豫再三,圆圆听从了姐姐的劝告,去了妈妈家。妈妈家住在五栋一单元六楼。当时,圆圆已经“瘫痪”了,一步也不能走。是柯南把她艰难的从一楼背到六楼,然后轻轻的把她放在床上,给她盖好被子。不知怎么,躺在床上,看到丈夫满头大汗,圆圆实在忍不住想哭。本来不想让大家看到这一幕,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在妈妈家,柯南把半个月的工资给了圆圆妈。芳芳也常来妈妈这,妈妈经常跟她唠叨钱不够,芳芳无奈又给了她一百。圆圆知道这事儿以后,跟柯南商量了一下,又给了妈妈一些钱。圆圆妈这才满意的说,“够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圆圆在妈妈家过得并不十分开心,于是决定回自己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