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真没想到,在这座小城,我会认识一个台湾女人!
以前,我对台湾人是有一些成见。这跟我所受到的教育有关。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看的书,读的报纸,听的广播,看的电影……给我的印象:台湾是国民党的天下,是坏人待的地方。
后来,粉碎了“四人帮”,父亲陆陆续续地跟台湾、香港以及美国的亲戚联系上了。我们得知,一些亲人,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菊姑姑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还有几个长辈尽管已耄耋之年,却依然健在。
也就是从那是起,我知道了,在台湾生活的人不都是坏蛋,至少姑姑们不应该是坏蛋吧。
出了国,我才真正了解到,其实台湾人跟我们一样说国语,通晓中国文化。他们其实很传统,甚至比我们更传统。
前一段时间,周末闲暇,想起很久没到市中心逛逛了,于是我开车来到了一年都未光顾的市中心的街边小店。在街边停下车后,我便漫不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一个很特别的凉棚吸引了我,走近一看,凉棚上写着WASTES,再仔细一瞧,凉亭里有一扇门,门里是一家小型的服装店。心里想,反正今天没事,进去看看吧。一进门,我吃了一惊,一位东方小女人忙起身,用标准的中文向我打招呼:“你好!需要些什么吗?” “不需要。周末在家没什么意思,出来走走。”平时很少能听到周围有人说国语,一听到眼前的这位女士(我猜她是从大陆来的)跟我说自己的语言,心里跟她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是啊,这个小地方也没处逛。整个一条主街,十分钟不到就逛完了。不过,出来走走还是比在家闷着好。对了,我的名字叫章毓亭,亭亭玉立的‘亭’,你就叫我亭亭好了。”这位女士似乎并没有急着让我买她的衣服的意思,而是温文尔雅地向我介绍着自己。“对,就是没意思出来走走。我叫晶晶,从中国大陆来的。”我自我介绍说。“我是从台湾来的。我们都说国语,都是一家人。”亭亭很真诚地对我说。
但,我心里可没这么想。我知道,台湾和大陆可不是一回事。当年,国民党逃到台湾时,几乎把所有的宝贝都带到了那里。后来,在美国的扶持下,台湾的经济发展得很快。八十年代中期,人们常说的“亚洲四小龙”,也就是亚洲的经济强国,就有台湾一个。当时大陆才刚刚改革开放呢!即使是现在,台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还是要比大陆高。这只是在物质层面上的感觉,至于精神层面的差异是我在了解并熟悉亭亭后才领悟到的。
但当时,我并没有跟她聊太多,只是寒暄了几句。为了支持国货,也支持中国人的生意,我从她店里买了一个深红色的小皮包。她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折扣,50%OFF。原价125加币,打折后是62.5。我很喜欢这个包包,也很喜欢这个折扣。
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小店,也记住了亭亭那清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