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吃过了饭,姚文娟示意让老公和几个儿子上楼,她轻轻地走到客厅。
章家的客厅很大很大,显得特别豪华气派。沙发和茶几也都很大而且是纯欧式的。一盏坐式台灯和一盏落地灯都非常的精致、高雅,并且色彩与沙发和茶几搭配的也十分协调。沙发对面是一个长条的矮柜,上面放了一台40寸的日本进口的大电视。左边是落地窗,窗帘是很厚的米色带浅绿色花纹的段子布做的,显得尤为高级、漂亮,也使整个房间显得更亮堂。右边靠墙是一组半圆形的咖啡色的酒柜,酒柜的顶部是钉在房顶上的。八个水晶制的酒杯整齐地吊在酒柜的上方,显得很高档,也很有情调。
姚文娟慢慢地坐在沙发上,“怎么样,最近学习紧张吗?学校伙食还好吗?”她先关心地问宝贝女儿。“还行,我们学校有小灶,多花点钱就可以吃得好一些,跟着别人吃‘大锅饭’就吃不进了。不过,有时也有好菜,我也吃‘大锅饭’”说这话时,亭亭看了俊杰一眼。“在学校一定要吃好,不要省那两个钱。俊杰,你也在学校吃吗?”姚文娟有意瞥了一下头,问。“不,我家离学校近。再说,我也吃不起。我每天都回家吃饭。”俊杰如实地说。“怎么吃不起,至少中午可以在学校吃嘛。”姚文娟继续试探他。“我父亲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就靠我妈妈做缝纫养活我和妹妹。我们家没钱!”俊杰坦率地说。“没钱没关系,只要奋发图强就行。我们也不是生下来就有钱,也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啊!”姚文娟感觉俊杰心里很自卑,就鼓励他说。“是!是!是!”俊杰点头一连说了三个“是”。“你怎么十七了还在上初中呢?”本来,姚文娟想等俊杰走了以后再问亭亭这个问题,但既然把话聊开了,她也就顺势问了俊杰这个问题。“我爸爸曾经是个军人。我六岁时,爸爸因病去世了,家里欠下一大笔债务,我妈就叫我晚点上学,而且说要供我读私立学校。但是她做缝纫的那点钱也不够我上学呀。所以,她拼命做,我九岁半时,她的钱攒够了,终于让我上学了。”俊杰平静地述说着。“你学习怎么样?”姚文娟直截了当地问。“班里前五名吧。”俊杰说。“还不错嘛!”姚文娟第一次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她就喜欢会读书的孩子。她之所以喜欢大儿子和二儿子,就是因为他们会读书,又温文尔雅。她不喜欢甚至痛恨小儿子文礼,除了神婆子的“指示”,也跟文礼不像老大老二那样会读书,有密切的关系。在她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的话还会有错!
坐在自己面前的小伙子,既英俊又会念书。本来已经定好了家规的姚文娟自然有些想让步了。但女儿才十五岁呀。怎么办好呢?她想了一下,站了起来,“你们先聊吧。阿亭,好好招呼客人,我到房间里休息休息再下来。”
说是上楼休息休息,实际上姚文娟是上楼跟老头子商量,怎么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去了。
姚文娟上楼,文礼正好下楼。他跟母亲打了个照面,没跟她说任何话就径直地往客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