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转到女中以后,亭亭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学校,她有了新老师,结交了诗惠、艾玲、娜娜、丽娟等许多新朋友。也许是女中的关系,这里的老师们似乎比文华中学的更和蔼可亲,书教得更细心。只是文华中学是老牌国中,尖子生多,所以每次基考(相当于大陆的“中考”)的成绩在当地的所有的国中中都名列前茅。
为了5 月27日的基考,亭亭开始努力学习了。尽管7月6号还有一次重考的机会,但她决定只考一回,也就是只许自己一次成功。
另外,尽管女儿就近读书了,姚文娟还是不放心,每天下午放学都派刘哥开车接亭亭回家。一方面,可以避免亭亭再与俊杰一家见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一些时间用来读书。一日三餐的伙食更是讲究,既要保证营养,又不至于太腻人,使女孩子能始终保持苗条。姚文娟已经四十九岁了,还能保持如此好的身材,跟她的科学的饮食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决心把这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自己的女儿。
而章兆文呢,自打从梁家回来后,不仅没“收拾”亭亭,反而暗自庆幸亭亭成功地做了一回“外交大使”。他笑着对爱妻说:“亭亭在社交方面比我们三个儿子都强!可惜是个女儿呵,终归是要嫁人的!要是个儿子,我一定会重点栽培‘他’!”。说到这时,章兆文万分感慨。看来,在他的心里“女大不中留 ”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了。
还有,在梁家,章兆文就看出来,梁邵邦很喜欢亭亭,希望通过亭亭跟他亲上加亲。但章兆文却不这么想。他梁邵邦两个儿子中,哪个又能够配得上他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呢?大儿子超齐不学无术,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亭亭肯定看不上他。二儿子超晖是中规中矩,但他不光个子矮小,还是个长短腿。一想到女儿将来嫁给这么个残废,章兆文便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绝不可能!
很快,四个月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过去了。亭亭一次就通过了“基考”,如愿以偿地升入了女中的高中部。在这四个月里,亭亭除了学习,偶尔还是把俊杰送她的手链从那个精美的小盒子里拿出来,带上一会儿,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她也时常穿上俊杰妈送给她的那件红毛衣,在镜子前走来走去。她更是天天可以欣赏俊杰的妹妹,曼妮送给她的那张满是山花、流水的山水画……
然而,考过了“基考”,亭亭并不十分开心。自从在加油站匆匆一见后,俊杰便杳无音讯了。他从未给她打过电话,更没到女中找过她。曼妮则在梁家对她微笑了一下便消逝了。之后,也无影无踪了。
中午,手里拿着通知书,在回家的路上,亭亭一直在想着俊杰和他的家人。她想知道俊杰是否考上了“文华”的高中部,胃病好了没有;俊杰妈是否还在夜里给人送去做好的衣服;曼妮还是去梁家教超怡画画吗?想到他们,一张张图画在亭亭的脑海里,象过电影一样清晰地闪过……
“亭亭!亭亭!亭亭!”只听见,后面有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大声地呼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