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薄”事件幕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2012/04]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012/05]
- “香蕉人”的困惑 [2011/12]
- 一声叹息 [2011/06]
- 从“朝鲜兵变”想到的…… [2012/01]
- 就算我求您了!!! [2012/05]
- “海归”呀“海归” [2011/06]
- “将熊熊一窝”——“南京风波”给我们的启示 [2012/02]
- 意外的收获(二)——写于2011年圣诞节前夕 [2011/12]
-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
-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镜头 [2011/12]
-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011/1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0/09]
- 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你!(一) [2011/03]
- 本是同根生......(一) [2010/05]
- 真正的朋友 [2011/05]
- 《海芋花开》——答谢读者 [2011/03]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人(三) [2010/12]
计程车在回家的路上驰骋着,姚文娟用手轻轻地、温柔地捋着亭亭细软的头发,小声地对她说:“阿亭,今天我把给你买洋装的钱给了俊杰和曼妮。你——不会有意见吧?”
“我没想到您真的这么做了。妈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谢谢您!”亭亭伸出纤细的手紧握着妈妈那略大的细嫩而温暖的手,说。
“我这不是爱屋及乌嘛!你喜欢的人,妈能不喜欢吗?!”姚文娟用手刮了一下亭亭的鼻子,调侃地说道。
“您说的是真的吗?!妈妈,您不要去想我。撇开我,您觉得他们一家怎么样?!喜不喜欢他们家人?!”亭亭很想把姚文娟真实的想法问出来。
“嗯,喜欢。我也被你苏阿姨这个女人感动了。她太不容易、太不幸,也可怜了!我也是当妈的,看到俊杰兄妹俩目前的生活状况。哎!怎么说呢,心里不是滋味呀!”姚文娟十分同情地说。
“妈妈,您知道,今天我最高兴的是什么吗?!”亭亭歪着头,调皮地问姚文娟。
“是什么?!”姚文娟反问她。
“就是您允许我以后还跟俊杰来往,并且让我做您和他家的‘联络员’!”在说到‘联络员’时,亭亭有意把声音提高了半度,加以强调。
“我是这么说的吗?好象没有吧!”姚文娟马上不认帐了。
“就是您说的!哎?!您可别出尔反尔啊!”亭亭马上急了。
“就算我说了这话,也是情急之下说的,不代表什么。你今后还是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要知道,高中的学习可比初中难多了。你不上文华中学了,如果还上那所学校,竞争会更加激烈的!但不管怎样,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呐,阿亭!”姚文娟似乎又要改口了。
“妈妈,当‘联络员’的事,可是您说的呦!可不能不认账啦!”亭亭反复强调姚文娟曾经说过的话。
“好!好!好!回家再讨论,回家再讨论——”姚文娟推脱道。
亭亭没有答话,但很明显,她心里不满意妈妈的答复。而姚文娟呢,她正在为在俊杰家的话后悔呢,在心里责备自己道:“嗨,当时怎么就多了这么一句嘴呢?!回家之后怎么把这件事情抹糊过去呢?”
“妈妈,我知道您是不放心我跟俊杰——。这样行么,我一个月去他家一次,一般在周末去。”亭亭问姚文娟。
“俊杰周末不打工吗?你会干什么?你去了不是更给他添乱吗?!我看,还是我抽空去比较好。毕竟我有办法,能帮到他们。你看呢,阿亭?”姚文娟不放心地问。
姚文娟的话合情合理,既表示了对这对可怜的兄妹俩的关心,又巧妙地避免了女儿与俊杰常常见面。
“您的意思是——就永远不让我和俊杰见面了?!”亭亭着急了。
这时,计程车司机提醒她们娘俩,“女士,你们家快到了!”
姚文娟和亭亭这才意识到,她们就要到家了,于是,不自觉地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的。”
几秒钟的功夫,计程车便在离姚文娟家的那栋豪宅五百米远的地方停下了。交了钱,亭亭跟在姚文娟的后面,手里拿着苏美玲写给她的信,走了一小段路,便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