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头衔的翻译与国人的虚荣 [2010/10]
- ZT:《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 [2010/12]
- 今日最高气温:摄氏零下26度 [2011/01]
- 林海雪原 [2011/02]
- 少年时代读过的书,同代人可有感触否? [2010/05]
- 伊斯坦布尔印象 [2010/10]
- 临摹“风”的故事 [2011/03]
- 家务事千千万,不止做饭这一件 [2011/01]
- 少儿时代看过的电影 [2010/05]
- 记我的第一辆车 [2010/06]
- 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2010/12]
- 老兔打油诗(2) [2010/06]
- 学90后火星文造句, 大家补充啊! [2010/10]
- 25年又相聚 [2010/09]
- 老兔打油诗 [2010/05]
- 猜猜:五个汉字 [2010/10]
- 介绍 [2010/05]
--从“首席科学家”谈起
近日“首席科学家刘维宁”又被方舟子打假了。议论牵扯到国内国外的信息不对称和翻译不准确上。这些议论如果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还可以接受。但放到现在,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
国人出国者大都抱有远大志向,未出国者也对出国者寄予厚望,海外归来时没有衣锦还乡是非常不体面的。
我在国内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形, 负责接待的人是国内一个大学的教授,一人递上名片,某大学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了,干的不错!”,另一人也递上名片,某公司Principal Engineer,“哎呀,你这么年轻,就是总工程师了!”接待殷勤备至,受者也不解释,欣然接受超规格接待,副教授也不好解释和争辩,只能委屈享受次等待遇!
如果说在短期交流上,遵照基辛格的“流畅先于真实”的外交礼节,也没有什么。但这种小的“流畅”往往会产生大的不可逆转的结果。
唐骏的情况估计也是有这种小的“流畅”开始,最后,演变成“不可复制的”方舟子的靶子了。刘鲁新的博士头衔也是这样带上的。而刘维宁的头衔却是自己有意带上的。
究其原因,虚荣是主要的。接待的人希望接待大人物,被接待的人也希望是个大人物。特别是在对方把你放到一个高位上时,很难做到实事求是、自降一等。因为,这既驳对方的面子,也使自己下不了台。就这样, 虚荣使得简单的事变成大事,甚至是诚信的问题。
以下列一些容易被拔高的头衔和建议翻译(大家可以补充):
PhD Student or Candidate:博士生 拔高为博士
Research Assistant: 研究助理 拔高为助研(国内相当于讲师)
Teaching Assistant:教学助理 拔高为助教(国内是次于讲师的大学教师职位)
Associate Editor:副编辑 拔高为副主编
Principal Engineer:主任工程师 拔高为总工程师(注:总工程师是公司全面管理职位,主任工程师是管一个方面的职位)
Assistant to President: 校长秘书 拔高为校长助理(国内仅次于副校长)
另外,国外资本家雇人好像很愿意给你一个好听的头衔,只要工资和其他待遇不变,这样乐见你高兴地给他干活。大家自己琢磨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之父,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Alan Kay 的title 是: Programmer。国内也有这样的值得尊敬的教授,在被记者采访后,一定要认真检查记者的通讯稿,她说,“必须得看,要不然,他们又要胡吹海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