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朋友为我画的人体油画(附图) [2011/09]
- 回国流水帐 5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后记) [2013/12]
- 北京胡同故事多 [2016/03]
- 回国流水帐 6 [2012/02]
- 阿拉小厨大酬宾 [2011/04]
- 回国流水帐 3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6) [2013/12]
- 熊妈,熊娃,黑夜里我们相遇 [2015/07]
- 回国流水帐 7 [2012/03]
- 没有侥幸,唯有天意 [2012/07]
- 背影与目送 [2014/01]
- 爱在北京(3) [2014/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5) [2013/12]
- 陪伴父亲的日子(7) [2013/12]
- 接受你极其平庸的孩子 “亲近自然《亲亲宝贝》” [2012/07]
- 怀孕 离婚 中彩票 [2012/04]
- 意外的收获 茴香饺子 [2011/04]
- 北京傻妞儿 [2010/11]
- 平常事 平常心 [2011/11]
- 挑战唐骏同学,比赛火鸡大餐 [2011/11]
- 该莫言的是我们 [2012/12]
- 辛辣的,甘甜的,平淡的,人生百味 [2012/08]
周末给北京的死党打电话,通知她计划春节回去。她很是兴奋,告诉我有好多家新餐厅非常值得去。朋友是老饕,曾是北京一家大报吃喝玩乐版的主编。每次回去都是被她带着到处访珍探奇,体验饕餮之幸福。“有什么需要我帮你带?”我问。“当然有,Juicy Couture的休闲装,在北京的专卖店卖到8千多。要两套。还有Chanel的钱包,Lancome 的香水。”她还在继续。“寄邮件吧,我老人家哪里记得住。”我打断她。
想起几天前和另一个朋友的对话:“你喜欢名牌,对不对?真是虚荣。”他毫无掩饰地批评我。我有一点小小的失望,因为一直认为他是了解我的。于是连解释都没有,因为我相信对于懂得我的人,无需解释;对于不懂的人,解释也是无用,随他去吧。
第一次拥有LV包包是我刚来美国不久,长辈送我的圣诞礼物。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牌子。挎着它去买菜,去上学,去海边游泳。不就是一个装钱包,钥匙;装化妆品,卫生巾的袋子吗?有一天发现这个袋子要八百多美元,真是吓了一跳,于是小心翼翼的收好。后来因为身边有几个很有钱的阔太太,也在不经意间了解了不少奢侈品的牌子,学会了许多穿衣戴帽,流行时尚的知识。一直认为对于名牌不需要羡慕嫉妒恨的心态。因为名牌自有它的道理,完全的否定是不是因为偏见和自以为是?会不会由于不了解和假装清高?做工精致,设计典雅的东西为什么不喜欢呢?相反,刻意追求高档与名牌,过多的炫耀财富。遇到人盯着人家的包包,打听对方衣服的牌子,三句话不离所谓流行和品味。这种人更为不齿,品味哪里是炫富打造出来的?精品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死党的要求我完全理解。她在时尚界混饭吃,周围有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俗人。国内那种互相攀比的风气我虽然深恶痛绝,但她深陷其中,不得不考虑,不得不低头。我深知她不是物质女,也明白她完全负担的起。所以每次回去都替她带东西,毕竟在美国买便宜太多。平常事一桩,平常心对待。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人活着是一种心情,是对得失,悲喜,成败的态度。许多的烦恼都来源于自我的执着,既然一切皆由心作,何不试试回归真我,寻求内心的淡泊。远离功利,浮躁;让精神有所依靠,思想有所寄托。身背Chanel的经典款名包,不会让我多一份自信;手提十美元的环保袋也一样悠然自得。一个人的价值,身分要靠品牌来支撑不免太可悲;一个女人的人生目标是拥有Hermes手袋就不仅是可悲还有无比的可怜了。不为物役的心境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却是我向往和憧憬的理想。守住宁静,放下执着;平常事,平常心。
最近重读史铁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喜爱。他的平实,从容,宽厚,豁达再一次感动我。强烈推荐《我与地坛》,《病隙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