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朋友为我画的人体油画(附图) [2011/09]
- 回国流水帐 5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后记) [2013/12]
- 北京胡同故事多 [2016/03]
- 回国流水帐 6 [2012/02]
- 阿拉小厨大酬宾 [2011/04]
- 回国流水帐 3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6) [2013/12]
- 熊妈,熊娃,黑夜里我们相遇 [2015/07]
- 回国流水帐 7 [2012/03]
- 没有侥幸,唯有天意 [2012/07]
- 背影与目送 [2014/01]
- 爱在北京(3) [2014/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5) [2013/12]
- 陪伴父亲的日子(7) [2013/12]
- 接受你极其平庸的孩子 “亲近自然《亲亲宝贝》” [2012/07]
- 怀孕 离婚 中彩票 [2012/04]
- 意外的收获 茴香饺子 [2011/04]
- 北京傻妞儿 [2010/11]
- 平常事 平常心 [2011/11]
- 挑战唐骏同学,比赛火鸡大餐 [2011/11]
- 该莫言的是我们 [2012/12]
- 辛辣的,甘甜的,平淡的,人生百味 [2012/08]
“Eat my shit… you just did!” 这是电影《Help》中很经典的一句台词。近日看了几部电影,包括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平心而论,张艺谋算是很有才气的人,早期的作品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只是近几年的电影乏善可陈。黄金甲让人大倒胃口,乱伦恋,波霸奶,他还真把观众都当脑残呢!看完《十三钗》,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感受,罢了,罢了,写影评的大有人在。有捧上天的,有打入地狱的,俺就不淌这池浑水了。其实没那么邪乎,OK的一部电影,还成,能看,有些精彩的镜头和场面。不过难掩刀痕斧迹,有一点不对劲儿,不自然的刻意。用咱煮饭婆的眼光来看,没有法国大餐的丰盛与精致,也缺乏寻常百姓家清粥小菜的可口和温馨。就是三五朋友在云南餐馆吃的一顿便饭:过桥米线的故事还挺忽悠;大理酸辣鱼够给力,喜欢的情有独钟,吃得不亦乐乎;不待见的嗤之以鼻,碰都不碰;三七汽锅鸡还算精心烹制,不负众望;酸辣凉粉儿很过瘾,很特别。得,好好的一部大片儿,又让我这妇道人家跟食物牵强地扯到一块儿了,没辙,就这么没文化,不靠谱,您多担待。
对于美国电影《Help》,我真不敢调侃,玩笑。深沉的故事,丰满的人性与出色的表演让我不能不肃然起敬。这是一部由纽约时报畅销书改变的电影。背景是60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州。种族歧视,黑人的境遇让人心碎。Aibileen,一个在白人家庭当保姆的普通黑佣,照料过17个白人小孩儿。她不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着雇主的宝贝孩子,还在精神上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她用不合语法的英文对小女孩May一次次强调“you is smart, you is kind, you is important”。刚从大学毕业的白人女孩Skeeter真诚,善良,执着,她终于感动了Aibileen,两人携手,冒天下之大不韪,完成了一部震撼美国的畅销书--《Help》。影片中Skeete对Aibileen第一次采访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照顾一个白人小孩是什么滋味?当你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被别人看管?”那一刻 ,正在做饭的Aibileen一愣,停下手中的活,镜头转向了墙上的Aibileen儿子的照片,这个成年的儿子死于白人种族主义者之手。Aibileen一句话也没说,就在低首,抬眼的瞬间,痛苦,无奈,愤怒的情绪已经溢满银幕,那个眼神,那个神态是我看过最无助,最悲伤的,我的心为之震颤,眼泪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由于书的出版,畅销,Aibileen还是被雇主借口解雇。影片的结尾是那样的凄美,伤怀,小女孩儿May重重地拍打着玻璃窗户,一次次呼喊“Don’t go, Aibileen, don’t go!”。Aibileen满脸泪水,迈着坚定,沉稳的脚步义无反顾的离开了白人的家。
相对于$94 million大制作的《金陵十三钗》,《Help》只是$25 million的小成本电影。 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转折,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就在家常里短,平淡叙述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铺陈了历史的环境和社会。在看似平凡,不起眼的日常生活里,展现了巨大的戏剧张力,揭露了潜藏的矛盾隐患。一切都是自然流露, 水到渠成,从头到尾,观众的情绪一直被主人翁牵引,感受着她们的孤独,忍耐,和无奈;也体会着她们的温暖,坚韧和喜悦。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提名奥斯卡,而Viola Davis(Aibileen)的精湛演技将挑战最佳女主角。至少在我心目中,她是不二之选。
前些日子还看了一部Woody Allen 的《Midnight in Paris》,一直是Woody的忠实粉丝。《Hannah and Her Sisters》,《Annie Hall》都是很经典的片子。好莱坞每年都有大量烂片,但也不乏精美,高质量的好电影。很多出色的导演,绝不哗众取宠,忽悠观众,而是在电影中实现自己的理念, 寄托自己的理想,释放自己的热情。这样拍出的故事纯粹的多,艺术的多,也成就了电影的个性和魅力。归根到底,真正打动观众的不是大制作,高科技, 而是人性中的感动与共鸣。盼望中国的导演放弃表面功夫,拍出真正深刻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