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朋友为我画的人体油画(附图) [2011/09]
- 回国流水帐 5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后记) [2013/12]
- 北京胡同故事多 [2016/03]
- 回国流水帐 6 [2012/02]
- 阿拉小厨大酬宾 [2011/04]
- 回国流水帐 3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6) [2013/12]
- 熊妈,熊娃,黑夜里我们相遇 [2015/07]
- 回国流水帐 7 [2012/03]
- 没有侥幸,唯有天意 [2012/07]
- 背影与目送 [2014/01]
- 爱在北京(3) [2014/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5) [2013/12]
- 陪伴父亲的日子(7) [2013/12]
- 接受你极其平庸的孩子 “亲近自然《亲亲宝贝》” [2012/07]
- 怀孕 离婚 中彩票 [2012/04]
- 意外的收获 茴香饺子 [2011/04]
- 北京傻妞儿 [2010/11]
- 平常事 平常心 [2011/11]
- 挑战唐骏同学,比赛火鸡大餐 [2011/11]
- 该莫言的是我们 [2012/12]
- 辛辣的,甘甜的,平淡的,人生百味 [2012/08]
千年沧桑 古镇水乡
站在桥头,眼前是怎样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雾霭中的古镇水乡,柔曼而悠远,朴素亦惊艳一泓湖水如同梦境,远远飘来一叶轻舟,摇橹人弓身弯腿,一下一下的摇橹。依水而立的宅楼,白墙,黑瓦,木雕,挂着红红的灯笼。倒映在水中的古朴石屋,还有朦胧的,似有似无的树干枯枝。有年份的石砖阶梯,吊在门檐上的腌肉,咸鱼以及绿油油的一畦青江菜和菜地边悠然闲逛的大公鸡。好一个温馨与闲舒的世外桃源!
在小桥流水的诗意中,如烟似梦的韵致里,我驻足,轻叹,啊!这真是我向往的古镇水乡。走在朱家角青石板路上,在深深的小巷踱步,满街都是扎肉,粽子,熏毛豆……伴着那声声叫卖,飘来阵阵肉香。也许天气太冷,游人稀疏,我和朋友自由自在地漫步。北大街是朱家角最著名的一条商业老街,狭长,逼仄,最窄处仅两米,两边砖木结构的小楼与房檐几乎相接,构成“一线街”奇观。据说是朱家角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精华。这里仿佛看到青石板上历史的光泽;听到小巷深处悠远的叹息。
走进课植园,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规模恢宏。园中亭台楼阁,廊坊石桥,厅堂房轩,古树名木。最难得的是偌大的园林冷清安详,只有零星几个游人。我钟情于泛着青苔的石板路,久经沧桑的木雕窗,忙不迭地拍照,希冀留住那份深远而厚重的古意。朋友喜爱含苞待放的腊梅,一朵朵,一枝枝,柔柔的淡黄色,与清黑色房檐相互衬托,清雅脱俗。走出课植园,来到临水的码头,船老大吆喝兜售着船票,朋友也跟着起哄:“渡船了,半价了”。其实我真不希望有旁人与我共渡,60元一条船实在不贵。坐在咿呀小舟发亮的木椅上,感受是那样的奇妙。小船的橹声,悠悠荡漾在一川湖水中,水声汨汨,疑似船家低吟着的江南小调。穿过一座又一座桥洞,满眼都是尽枕河畔的农家小楼,艄公吴侬软语的介绍两旁的景致。我心中更想安安静静地体味“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梦境。这时,可以什么都不想,空空的放任思绪;也可以天马行空,白日作梦。艄公是脚蹬假耐克的中年人,他告诉我下岗摇橹,一趟可以赚到十块钱,冬天寒冷,生意很不好做。哎,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半个小时后我们上岸,寻找旅游指南上的大清邮局旧址。门脸不大,挂着两片厚厚蓝色的布帘,上书白色的大清邮局四个字。这个邮局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门口有个黑金属的蟠龙邮筒,伸手摸一摸,结实而有质感。进门是一个代写信件的老先生雕塑,他可曾想到今日的书信流淌于键盘之间。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是一栋简洁优雅的白色建筑,硬朗的线条,精致的格局。门口还有古朴的银杏树和宛转迂回的明式走廊,一个个展厅风格迥异。朱家角是文儒荟萃,人才辈出的文化古镇。小说家,书法家,医药学家层出不穷。大量油画围绕小镇人文风貌主题,再现古镇的历史民风,民俗和轶闻典故。也许因为很久没有看画展了,我沉浸在这几大展厅的艺术氛围之中,满心的喜悦。最让我惊喜的是整个艺术馆只有我和朋友两名观众,眼前难得的文化盛宴无需和任何人分享,雕塑,水墨画,书法展,儿童画展,我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古镇一游当然要体验当地原汁原味的饮食文化。早就过了午饭的时辰,小小餐厅也只有我们一桌,正合我意。看了一路的“扎肉”着实诱人,从不吃红烧肉的我也忍不住要试试。五花猪肉,用箬叶裹扎,浓油赤酱烧成,肥瘦相间,腴而不腻,充满着亲切的乡土风情。臭豆腐早有耳闻,点一客尝试,蘸着一小盘辣椒味道还不错,有点像北京的豆泡,并没有吃出臭味。凉拌马兰头碧绿温馨,有一种山间野菜的清香。红烧茭白是我和朋友异口同声点的菜,没想到我的最爱也是她最中意的。清蒸白丝鱼入口鲜嫩,味浓醇厚。老板娘拿出一桶活鱼让我们挑选,看着活蹦乱跳的白鱼,我很贪吃,选一条最大的。端出一大盘的姜葱蒸鱼不一会被我们吃得精光,把残留的汤汁浇在米饭上,小半碗饭不知不觉中入肚。一盆土鸡汤甘甜美妙,给这一天古镇漫游画上圆满的句号。
小桥流水人家,蜿蜒曲折小巷,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上海边镇朱家角一游意犹未尽。也许有一天我会再来,选一家临水的农家小店,租一间简陋的顶楼小屋。清晨,微微薄雾中,踏着青石板路,眺望宽阔朦胧的湖面,感受古镇的静谧与安祥;正午,晨雾褪去,热闹渐起,选一家茶坊,一杯清茶,从容悠闲;黄昏,站在放生桥上,看太阳慢慢西下,夕阳把古镇点染成美得令人窒息的金黄,路过码头,与将要收工的艄公闲话家常:“今天的生意可好”?夜晚,万籁俱静,远离尘嚣,倾听自己灵魂发出的缠绵回音……
回国流水帐汇报完毕,谢谢各位看官,鞠躬,退下。
农家后院
像极了一幅水乡油画
一叶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