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朋友为我画的人体油画(附图) [2011/09]
- 回国流水帐 5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后记) [2013/12]
- 北京胡同故事多 [2016/03]
- 回国流水帐 6 [2012/02]
- 阿拉小厨大酬宾 [2011/04]
- 回国流水帐 3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6) [2013/12]
- 熊妈,熊娃,黑夜里我们相遇 [2015/07]
- 回国流水帐 7 [2012/03]
- 没有侥幸,唯有天意 [2012/07]
- 背影与目送 [2014/01]
- 爱在北京(3) [2014/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5) [2013/12]
- 陪伴父亲的日子(7) [2013/12]
- 接受你极其平庸的孩子 “亲近自然《亲亲宝贝》” [2012/07]
- 怀孕 离婚 中彩票 [2012/04]
- 意外的收获 茴香饺子 [2011/04]
- 北京傻妞儿 [2010/11]
- 平常事 平常心 [2011/11]
- 挑战唐骏同学,比赛火鸡大餐 [2011/11]
- 该莫言的是我们 [2012/12]
- 辛辣的,甘甜的,平淡的,人生百味 [2012/08]
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讲故事的人》。一时间,网上口水大战如火如荼,好不热闹。有人称之微言大义,朴实无华;有人贬之像中学生写的作文。莫言被消费,被娱乐,被神化,被妖化。煮饭婆如我对政治毫无兴趣,对文学一窍不通,偏偏有个爱凑热闹的毛病,非得劳神写几句。
从20年前看莫言《红高粱》到后来的《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一系列小说,我被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纯朴乡情所吸引,被他荒诞离奇却充满灵性的文字所打动,但真正触动我神经的是他对人性逼真入神的刻画,对命运无尽的感慨,对万事难料的无言叹息。我最喜欢的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言小说而是他在90年代的一篇散文《吃事三篇》。其中一篇是《吃的耻辱》,讲述了他因那副农村人饿死鬼的吃相而被人取笑,羞辱,讽刺。他春节回老家,把这些年在北京受到的委屈,一桩桩一件件地说给母亲听:“娘啊,简直是没有活路了啊……”娘说:“儿啊,认命吧。命中该有什么,就得承受什么。” “我这才悲哀地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早就安排好了。该着受侮辱的命,给你戴上顶皇冠也逃脱不了。”这是莫言1992年写下的文字,20年后的今天,再读,吓了我一跳:该是受争议的命,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更躲不掉!
莫言是体制内的作家,他曾经说过,自己性格“懦弱怕事”。他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懦弱的、无用的人,愈是在文学作品里面表现得特有本事。文学作品就是把生活当中不敢做的,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都做到了。”在《吃的耻辱》的结尾,他写道:“我仔细地思考着母亲的话,渐渐地心平气和了。是啊,所谓的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对于一个饿得将死的人来说,一碗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当然也有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但人家是伟人,如我这种猪狗一样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用自尊、名誉这些狗屁玩意儿来为难自己。”有人会说现在不是能否吃饱的问题,而是莫言他获得诺贝尔奖,有了常人所没有的话语权,他理应有一种使命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但是生命之沉重也不是每个人可以担当得起。世上有朱自清,刘晓波这样的汉子,纯爷们儿,但更多是你,我,莫言这些平凡,普通人。莫言不想为难自己,我们不比他高明的众人也没必要难为他。我敢断言,今天换作你我站在瑞典学院演讲厅中,也不会比莫言好到哪里去,更多的可能是还不如他,至少他很会讲故事。莫言以符合自己性格的方式,用他对人性深刻了解的触角在他的文字中写出人世间的残暴,丑恶,悲惨,无奈;抒发他对社会的不满,鄙弃和厌恶。让读者掩卷之余,多一种思考,添一份自省。作为一名作家,这不正是他的使命吗?
儒家提出“人之初,性本善”,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罪人。善与恶存在于每个人的DNA ,只是比例多寡而已。 人性的成长在于勇敢直面自己,挑战自我;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唤醒良知,回归慈悲。在中国当今这个大环境中,真正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能有几个? 与世俗同流合污,对名利追逐膜拜,在利益得失中随波逐流该是整个社会的常态吧?无私无畏,不屈不淫不过是人们的一相情愿。世界的多变,人性的复杂使每个人都有几张面孔,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正如圣经所说:没有义人,一个都没有。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不临财,全是廉士;不遇色,全是正人;不见危难,全是英雄;不见骨头,全是好狗。”人性如狗,没有好坏之分,唯有面前有无骨头之别。
本是煮饭婆,就用吃饭来打个比喻:厨师做出一桌精美大餐,山珍海味,鸡鸭鱼肉。食客大快朵颐,打着饱嗝,剔着牙缝,揉着肚子,叫来厨师说三道四:“你们这餐桌不给力,餐具餐巾不搭配;这菜单没特色;服务员不像样;整个餐厅布局不对......” 厨师一脸无辜,嘴上不敢冒犯心理早就开骂:“草你妈,老子辛辛苦苦给你们丫的做了一桌好菜。俺就是一厨子,给老板打工,领公司薪水。你们这群孙子非让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上头。你们他妈的不是难为我吗?我被炒鱿鱼,你养我一家老小啊?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王八蛋!”
利益是一桩很可怕却又很真实,很无情的东西,你我谁也逃不掉。真的,该“莫言”的是我们。让莫言和从前一样,回到高密东北乡,坐在自己狭小,简陋的书桌前,继续用笔在稿纸上写出更多,更棒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