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朋友为我画的人体油画(附图) [2011/09]
- 回国流水帐 5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后记) [2013/12]
- 北京胡同故事多 [2016/03]
- 回国流水帐 6 [2012/02]
- 阿拉小厨大酬宾 [2011/04]
- 回国流水帐 3 [2012/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6) [2013/12]
- 熊妈,熊娃,黑夜里我们相遇 [2015/07]
- 回国流水帐 7 [2012/03]
- 没有侥幸,唯有天意 [2012/07]
- 背影与目送 [2014/01]
- 爱在北京(3) [2014/02]
- 陪伴父亲的日子(5) [2013/12]
- 陪伴父亲的日子(7) [2013/12]
- 接受你极其平庸的孩子 “亲近自然《亲亲宝贝》” [2012/07]
- 怀孕 离婚 中彩票 [2012/04]
- 意外的收获 茴香饺子 [2011/04]
- 北京傻妞儿 [2010/11]
- 平常事 平常心 [2011/11]
- 挑战唐骏同学,比赛火鸡大餐 [2011/11]
- 该莫言的是我们 [2012/12]
- 辛辣的,甘甜的,平淡的,人生百味 [2012/08]
生老病死
大年初一的早晨,老爸连早饭都没吃,穿戴整齐出门了。干休所的团拜8点正式开始。人们越来越少走家串户的拜年,而是团拜,电话拜年了。不到9点,老爸就回来。我把他的早餐摆好,坐在桌前看他吃饭,陪他聊天。"今年又走了近十个老人,团拜里我算年轻的。"老爸告诉我。"记得以前我们楼下的王叔叔吗?去年底胃癌去世了,还有护士贾阿姨,乳腺癌,也快不行了。"老爸边吃边说。
跟同学朋友打电话聊天,谈论最多的是孩子,其次就是年迈的父母。死党的妈妈患有膀胱癌,马上要去做手术。一位原来同事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大年三十晚上非要回老家,说是老母在村口等她,可是老母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朋友们的父母都是七老八十,有各种病的老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事业的打拼,构成我们这批中年客的无助与无奈。
老爸曾说:人最好是慢慢的变老,快快的死亡,不拖拉,不受罪。陪伴父母的日子,我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人生无常。生老病死,必经之路,每个人都要面对。三年前,老妈还在职场上发挥余热,七十多岁的人身体很好。她喜欢化着淡妆,穿着套裙去开会,喜欢周末的清晨到公园走路,喜欢跟我在电话上神聊乱侃。忽然的脑中风把她彻底打败,语言神经严重受损,不再能说完整的句子;腿脚也迅速退化,不得不借助拐杖。跟在老妈身后看她一步步地移,缓缓地挪,我才知道能够大步流星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听妈妈一个字,一个字费力的说话,还常常表达不了心中的意愿,我开始明白海阔天空地聊天是多么的幸福。到现在我还是不习惯眼前这个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老妈,要知道三年前的老妈是那样的精神抖擞,乐观开朗。我慢慢的懂得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除了面对,接受,放下,学会适应,调整心态,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
一天,午后的斜阳暖暖洒在客厅,北京冬日少有的明媚。我和老妈对坐在窗前,也许是我快走了,她低着头有些不安。 我探身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却还柔软。"妈,你看,天气多好,春天就要到了。日子过得多快,记得三年前医生说过,您可能会卧床不起,现在您还不是可以下地走路,下楼散步。想想看,您还请得起保姆,买得起进口药。还有老爸悉心照顾,还有小姨每天到访,还有一对儿女每年探望。您还有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多全乎的老太太,您说,您是不是很有福气?"我试探着。"对,我知道。"老妈回答,眼睛望着墙上一张和孙子,孙女的合影,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打开电视,北京台正播放一组80年代流行金曲,李谷一,苏小明,郑绪岚纷纷上台,那些老歌都是妈和我熟悉的,我拉起老妈,坐在电视机前,和她一起哼唱这些老歌。让我惊奇的是老妈的歌唱得十分好,不但调子很准而且吐字清晰。我和老妈就在“难忘今宵”, “军港的夜”中渡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快乐时光。那天下午老妈和我都很开心。
生活充满着遗憾和不确定,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是心中永远的痛,所以更加珍惜与他们共渡的这些琐碎日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庆幸父母都还健在,还可以为他们做一顿简单的家常饭,还可以陪他们看春晚,听他们唠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婆婆妈妈,让自己思念他们时,翻出来看看,就算是一点点安慰吧。
写于2月18日,北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