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的故事(4)

作者:bjca11  于 2010-12-22 11: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17评论

关键词:

4

        殷老师撤销了我的‘红小兵’称号,停止了我的‘红小兵’组织活动。原来我虽然是个“麻烦制造者”但毕竟还算是“先进组织”中的一员。从前老师找我谈话,总爱说的一句话是“骆明,你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要总是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这回好了,我从“先进组织”中的一员一个跳跃直接变成了“落后分子”。整个年级组,所有教过我的或没教过我的老师,都知道五年级7班有我这一号儿。

         我的“死对头”之一,就是六年级8班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五十岁开外的中年妇女。她教语文,但从来没有给我们班上过课。王老师的办公桌与殷老师的办公桌紧挨着。每当我惹祸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时,有的的老师,会帮我说几句好话。这样,即使殷老师人在火头上,气很快也就消了,我自然很快也就被当个“屁”放了。可是,只要有这“老婆子”在场,我算到了八辈子霉了。她总是免不了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让一个我起初认为很容易过关的小问题,演变成“一场灾难”。“瞧瞧,瞧瞧!啊!骆明怎么又是你!!!”这是“王老婆子”每次见到我,被叫到办公室挨批时的第一句话。随后,她会在旁边,不失时机地,给批我的老师,输送弹药,直到把我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才肯罢手。

         我那时对王老师充满了恶感,总想着能有个机会报复一下,但因为王老师从不给我们上课,我就没有机会,像对付其他老师那样,如:藏板擦,收粉笔或是在课堂上“接下茬”,想办法出老师的洋相,逗全班哈哈大笑,施展报复的机会。反倒是我常常自己给王老师送上门去,被老师“修理”。

         让我暗自得意的一天终于来了。我的同学六年8班的朱都卫因为挖‘防空洞’被砸死,在学校给朱都卫开的‘追悼会’上,班主任王老师在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痛述自己的过失,没有及时发现险情、没有保护好学生。我心里想,“哈哈,这个一贯正确的‘王老婆子’也有倒霉的时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学校这回应该给这‘老婆子’一个处分才对!……”

        说实话,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和我过不去,也有对我好的,我也非常尊敬、喜欢这些老师。教我们常识课的少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少老师对学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少批评、多鼓励。少老师看起来,大概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个子不高,戴一付透明框架的近视眼镜,说起话来,嗓音浑厚,带有一种磁性。他经常上身穿一件蓝色长袖球衣,脚穿白力士鞋(一种白色、胶底的球鞋)。少老师非常喜欢足球,他开始教我们不久,就组织成立了一个业余小足球队,我也被吸收为球员。课余时间,少老师经常带我们练球。那段时间真得很开心。常识课上,我表现最好,“结下茬”的恶作剧改成了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6班的班主任马老师也是一个足球迷,后来马老师在学校体育教研组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学校的业余足球队,马老师同意让我参加,这件事不知为什么,结果‘卡了壳’。

        一天课间休息,一个同学告诉我,是殷老师不让我去,说我表现不好,‘红小兵’还没有恢复。我一听,怒火中烧,“好啊,你个‘殷四胡’,可真够阴的,给我‘使绊儿’,这回什么‘藏板擦’‘收粉笔’之类的雕虫小技太没劲了,我得给你来点新鲜的!”我心里盘算着,回到教室里,拿了一个土簸箕,走出了教室,来到学校后门附近的马路上。

        我知道那里经常有马车过。我们小时候,北京城还能经常见到农民进城送菜、送粮的马车,马车过后,常留下一地的马粪。我拿着簸箕,撮了一些马粪球,迅速回到教室。课间休息时,大部分的同学都在教室外活动,教室里只有两、三个人,大家似乎谁也没有注意我在干什么。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走进教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直到殷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老师讲台上那一些黑不溜秋的黄褐色东西。

        此时,在这有52名学生的、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一双眼睛在密切地观察着老师走进教室后,脸部表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老师一只手臂下夹着语文课本,另一只手拿着两支粉笔,面带微笑地来到了教室门口。“哈哈,殷老师在我们的训练之下,已经养成了自带粉笔的良好习惯”我心里想着。老师迅速地环视了一下教室里的学生,然后走向了讲台。

        殷老师,三十岁出头,中等身材,戴一付黄褐色框架的近视眼镜,连接俩个镜片的中间部位的框架用橡皮膏缠绕着。他经常爱穿一件,浅灰色、咔叽布做的翻领学生装。脚穿一双已经洗得开始发白的、礼服呢面料的‘懒汉鞋’。

        当老师‘四目’触及到讲台上那一堆马粪时,随着脸上笑容的迅疾消失,霎时间黄白色的脸孔,开始充血肿胀,靠近耳朵上方的两条青筋已经依稀可见,脸上的眼镜好像正在被从橡皮膏缠绕处拉伸开来。

        看着老师的眼镜,讲台下的我,开始幻想起来,“此时,那付深度的近视眼镜,如果突然从一张愤怒的脸上,滑落到地上,将会引发什么样的戏剧效果。”

        “这是谁干的?!”正在沉醉于幻想中的我,突然被老师近似于咆哮的怒吼声惊醒。

        “会不会有哪个班委,看到我刚才往老师讲台上到马粪。我曾注意到,在我拿着马粪走进教室的时候,有几个女生正在教师的后门附近,玩儿‘搬羊拐’” 我心里正酌么着,突然一个声音从我背后传了过来,“老师,是骆明干的。”向老师报告的同学名叫王建明,是个平时我自认为,还算是朋友的一个家伙。

       “真想不到啊,关键时刻竟有人从我背后捅刀子,而且捅刀子并不是那些整天‘假积极’根在老师屁股后面,经常对我的错误谴责、批评,教育帮助的班委或积极分子什么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被人出卖的滋味。也不知道,王建明是什么时候,注意到我的,……”我心里想着。

        “骆明,你给我站起来!”老师的厉声叫喊,再一次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老师的脸上。我慢腾腾地站起来的同时,脑子里也在想老师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

       “你这个小杂种!”几个字,恶狠狠地从老师的牙缝中蹦了出来。

        “你这个老杂种!”我马上、大声地反唇相讥道。我那时不仅毛主席语录背得顺流,电影台词也是手到擒来。我顺手就抓了这句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台词,虽然不是好人说的,但放在这儿用,正合适。

         “这‘殷四胡’一定快被气得发疯了,他非得跑过来抽我不可。”我正在揣摩着,只见殷老师已经怒不可遏地、三步并作两步地朝我走来。我想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转身,朝着教室的后门快跑,一溜烟式地溜出了教室。

         后来,教室那边老师如何收场,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那天一上午,再也没有回到教室上课。……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2 回复 marnifan 2010-12-22 12:12
     孺子不可教叶
3 回复 Matney 2010-12-22 12:31
顽固分子.
2 回复 bjca11 2010-12-22 13:00
Matney: 顽固分子.
现在知道了吧,如果那时你是老师,肯定也不会自讨苦吃,选择教这样的学生。不过也有例外,如果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就像苏联电影《山村女教师》里的女教师娃尔娃娜,哪怕是最调皮的男孩子都会喜欢你,绝不会给你捣乱,这似乎是一条规律。只可惜,我们那个年代,能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寥寥无几。尤其当我想起我儿子的英文老师,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白人妇女,把在课堂里打着呼噜,酣睡的Tommy抱到她办公室的长沙发睡觉时,(老师后来告诉我们,因为她感觉Tommy趴在桌上睡会很不舒服,所以把他放在她办公室睡)我总是禁不住想起我的那些老师们。
2 回复 BL_518 2010-12-22 13:05
“你这个小杂种”——有失教德~~
3 回复 bjca11 2010-12-22 13:13
BL_518: “你这个小杂种”——有失教德~~
所以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从个人方面来说,说实话我并不记恨殷老师。尤其是人成熟以后,学会了思考,那些怪诞的现象,只能归罪于那个年代、那种环境。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回想一下三十多年前的中国,非常有助于我们解读今天的中国。
2 回复 bjca11 2010-12-22 13:17
marnifan:       孺子不可教叶
要看是什么人教
3 回复 Matney 2010-12-22 13:28
哈哈,你这样学生只能送去办公室站着了.
2 回复 门外照斜阳 2010-12-22 13:58
据说,小时候淘气的小孩,长大后更有作为。毛泽东从小就和父亲,老师做对,以后的能力就是与众不同。还有,特种兵招生,一定要调皮捣蛋的那种,温顺的不要。以此度之,您现在一定成就不小。
2 回复 bjca11 2010-12-22 14:52
门外照斜阳: 据说,小时候淘气的小孩,长大后更有作为。毛泽东从小就和父亲,老师做对,以后的能力就是与众不同。还有,特种兵招生,一定要调皮捣蛋的那种,温顺的不要。以此 ...
谢谢,您过奖了。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小时候能折腾的孩子,多少都有点精力过剩。另外,调皮捣蛋也需要动脑筋,苯的孩子就是个傻淘。我是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从学校直接上大学的。我们小学那个班有大约52个学生,后来上大学的只有三个,其中就有我这个,从小就不爱写作业,经常不完成作业的。中国社会,不是一个让个性能够充分发展的地方,无论做官、还是经商,重要的不是你个人的能力,关键是看你跟着谁干。这些我都有深刻体会。
2 回复 bjca11 2010-12-22 14:58
Matney: 哈哈,你这样学生只能送去办公室站着了.
四年级以前,的确经常被老师叫道办公室罚站。最痛苦的就是,老师不让回家,在办公室外等她批改完作业,才找你谈话。
3 回复 Matney 2010-12-23 00:34
哈哈,这个还算是很轻的啦.算你小子走运.
2 回复 穿鞋的蜻蜓 2010-12-23 01:37
政治无处不在.斗来都去.
3 回复 bjca11 2010-12-23 02:10
穿鞋的蜻蜓: 政治无处不在.斗来都去.
说的在理。当时不觉得,多少年后回头一看,就是那么回事。
2 回复 nierdaye 2010-12-23 12:05
bjca11: 谢谢,您过奖了。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小时候能折腾的孩子,多少都有点精力过剩。另外,调皮捣蛋也需要动脑筋,苯的孩子就是个傻淘。我是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从 ...
不是一个让个性能够充分发展的地方,无论做官、还是经商,重要的不是你个人的能力,关键是看你跟着谁干。这些我都有深刻体会。: true!
4 回复 Giada 2011-2-13 14:34
还没写完呢?
3 回复 nancyzhang 2011-4-21 08:53
蹉跎岁月?淘气岁月吧?整一小造反派,记性很好啊,期待继续革命继续造反的续篇。
3 回复 bjca11 2011-4-21 10:50
nancyzhang: 蹉跎岁月?淘气岁月吧?整一小造反派,记性很好啊,期待继续革命继续造反的续篇。
其实我骨子里,是个爱学习、尊敬师长的人。变成那个样,完全是那个环境造成的。所以,我非常痛恨那个年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3 12: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