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金融石油的又一牺牲品

作者:mali50  于 2011-3-26 06: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Normal 0 7.8 磅 0 2


以法、英、美为首的多国联军为什么要抛弃昔日的座上宾,在利比亚上演以现实的屠杀阻止一场虚构的屠杀这场闹剧,并借禁飞之名行斩首之实呢?

自从美国深陷越战国库亏空,不得不撕毁布雷顿森林条约后,美元一泻千里,给拥有大量美元的欧洲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对付强大的美元霸权对货币和贸易市场的垄断,德法(最初还有英国)等十几个欧洲国家不得不抛弃世仇联合起来,辛苦经营二十年,终于磨出一把利剑—欧元—力图与美元分庭抗礼。目前已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欧元区。

欧元自1992年诞生以来就力图冲破欧元区,成为一种可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国际货币。今天,欧元已经在大部分重要国家可以与美元自由兑换。但是,即便从纯贸易的角度来说,同样是国际货币,地位却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国际货币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主要货币,另一种是次要货币。两者的区别在于购买能力和范围的大小不同。目前作为主要货币的美元可以在世界上买到从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包括各种资源和能源,到各类武器军火等商品。而其它国际货币则不行。在各种次要货币不能直接购买的物品中,最重要的就是石油。而石油又是欧元区和多数工业国家耗资最多的进口商品。其它国际货币必须首先兑换美元才能购买石油。这样,不仅美元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异会带来损失,而且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可以通过操纵汇率 (包括以指责别国操纵汇率为名来迫使其它国家按照它的意愿调整汇率,如美国曾对日本和中国所作的那样) 来进行表面上等价而实际上不平等的货币交换。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前提下,所有需要进口石油的工业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影响外贸,不得不保持足够的美元储存以备出口不利时仍然可以进口必要的石化能源。这就为美国随时转嫁经济危机或进行金融剥削创造了有利条件。

半个世纪以前作为一种国际主要货币还只需要国内资源的支持。这在从前主要是贵金属如黄金白眼的储备量。事实上,所有国家的外汇都用来兑现黄金的机会很小,因此作为国际货币支柱的还可以是该国的出口产品。这就是说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必须是出口大国,能生产许多其它国家所需要的工农业产品。在市场竞争剧烈的今天,有能力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还必须是高科技的国家,能生产有竞争力的各种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发行欧元必须联合欧洲主要工业国家,以便能够生产和出口足够品种和数量的产品,使其它国家愿意储存欧元,方便地进口所有或绝大多数物品,从红酒、香水到尖端武器。因此欧元诞生后,其国际地位毫不费力就超过了日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佔世界石油蘊藏78%並提供40%以上石油消費量的中东产油国,即便在没有美欧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时,也难以联合起来发行欧佩克元用作国际货币。因为欧佩克元除了购买石油外,买不到许多其它有用的东西。

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国际货币已不再是单纯地用以外贸和交换的工具,而早已成为金融资本家用以货币战争不劳而获的资本。强大的国内资源可以支持一种有效的国际货币,就像以前的英镑和现在的欧元或日元那样,但不能使这种货币成为强大的战争工具。当发行国想通过滥发纸币转嫁危机或套取实物时,就会因出口资源不足(无论是黄金还是产品)而面临迅速贬值和破产的危险。因此,安全地超额发行国际货币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外部资源的额外支持。毫无疑问,今天国际上最主要的资源就是石油。当石油只能以美元标价后,美元就变成了美元和欧佩克元的合成物,只不过欧佩克没有发行的权力也因此得不到超额发行的投资利润。

有了外部资源作为后盾,美国就可以在本国的黄金储备+出口总量+可售资产外增发相对于欧佩克石油出口量的美元货币。这些增发的美元在经济兴旺时可用作输出资本赚取利润,而在经济危机时可用来转嫁危机。就是投资失败,从整体上来说损失的也就是纸张费和印刷费,虽然终端投资人可能倾家荡产。实际上的增发量还可能超过这些,因为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是用美元结算的,同时这些国家通常储存多于实际需要的美元。因此,当美国听到有主要贸易国家在外贸中用非美元结算时常常会暴跳如雷。美国也因此需要对其它国际货币实行打击,保护和扩大美元的使用范围和频率。

欧元国家当然知道其中的奥秘。要想使欧元站稳脚跟,而不致成为日元那样的交换型二等货币,就必须经得住有石油为后盾的美元的进攻。因此欧元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欧元区的经济状态,还取决于外部资源的支持。在没有找到新的外部资源之前,金融石油(一种国际货币的支撑资源)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第一次海湾战争对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为欧元带来了机会。欧元于海湾战争后匆匆出台,并在其后的几年里成功说服了欧佩克的成员国伊拉克于2000年开始使用欧元出售原油。2002年,伊拉克又进一步将美元储备转换为欧元。仅过了几个月,美国就以摧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同现在联军空袭利比亚一样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实行斩首,其目的就是扶持一个承认石油美元的替代政权。不难想象,这场战争必然遭到法国和德国等其它欧元国家的反对。如果不是力量过于悬殊,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在2003年爆发了。

美国成功地保住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同时也大大地教训了法国。法国看到了军事力量在争取外部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回到北约。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有外部资源的支持,美国可以通过印钞机来转嫁危机。不到一年,美国的大银行就靠印发的贷款摆脱了危机。而原来只是遭到连累的欧洲却反而深陷在次生危机中痛苦挣扎。美国资本家又趁火打劫,不失时机地用手中的评级机构拉低欧洲国家的信用等级以便搞垮欧元。如果当初的萨达姆政权没有被推翻,欧洲也可以利用伊拉克的金融石油来缓解自身的危机。在捍卫石油欧元阻止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努力失败后,法国便积极争取另一个与美国有仇的石油国家利比亚。2007年12月,法国邀请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访问法国。另一个欧元发起国意大利也于2009年6月邀请卡扎菲访问。出乎意料的是,老谋深算的卡扎菲对法国的意图心领神会。但他汲取了萨达姆的教训,不敢得罪美国终究没能答应石油欧元的地位。因此,法国利用这次利比亚内战的机会迫不急待地想报复卡扎菲就不难理解了。

西方国家空袭利比亚的行动归根到底是一场瓜分金融石油的战争。利比亚的石油出口只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二,但它的象征意义却更大。法国想使卡扎菲成为这场战争中继萨达姆之后第二个牺牲品,并以此杀鸡儆猴,告诉其它产油国不听从欧洲国家的下场并不比违抗美国好多少。律师出身的现任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也许对利比亚的石油看不上眼。他们插手利比亚事件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干涉其它国家内政的新模式,即以人权为借口由外来武力进行政府更换,同时可以冻结该国的一切资产。后者对于债台高筑的美国尤其重要。这也是美国一心想搞乱中国的原因。从小布什到奥巴马,人们再次看到了西方国家政策的连续性。这也许是对所谓西方“民主”制度政治稳定的一个最好解释。由于攻打利比亚的行动与石油美元的利益相冲突,在美国正遭到许多利益代表们的反对,迫使美国交出指挥权。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描绘西湖景色时写道:“重湖叠猷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北方金主完颜亮听到后,遂起投鞭渡江之意大举南侵。宋人谢驿叹道:“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卉木本是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美洲的土地,非洲的黄金和澳洲的草原也都曾为本地人民引来杀身之祸。中东的石油难道不也是中东国家不幸的原因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初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核武器后,西方国家的政要和媒体同声赞扬,并要朝鲜和伊朗学习利比亚的榜样。今天,在联军炸弹下淌血的利比亚又为世人树立了一个怎样的榜样呢?

或许这只是西方国家为摆脱本次经济危机的第一场战争。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0: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