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剩余价值

作者:mali50  于 2014-10-31 13: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银行贷款, 剩余价值, 购买力, 资本家, 文章

在《内禀市场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和《贷款投资时消费市场的上边界》两篇文章中介绍了有和没有贷款投资时市场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内禀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上边界正比工资和利润中用于消费的比重。消费越多上边界就越高。市场的上边界与利润大小的关系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人的消费系数比。当资本家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小于工人时,利润越大消费市场的上边界就越低。反之亦然。而市场的上边界与商品成本的关系取决于企业贷款投资所占成本的比重。当贷款小于一定份额时,增加成本却能抬高市场的上边界。这是因为资本家需要破费更多的钱财用于购买市场上的投资设备。而当成本投资主要靠银行贷款时,商品的成本越高市场的上边界随成本的上升而下降。

市场的上边界不一定是消费市场的最大购买力,因此不是由最大购买力定义的市场上限。这是因为市场上边界依赖于消费所占收入的比重。在一个孤立的市场上,只有当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和投资时,消费量才能达到市场上限。否则当市场供应不变甚至增加时,会有市场剩余发生,也就是说有部分商品不能及时销售而须在市场上滞留较长的时间,或者降价求售。如果按售出价计算的全部市场产值是Es,市场剩余可以用

E = Es - Eh

来估计。当市场最初的剩余流通量M0耗完后,前文讨论的市场上边界是Eh = E[a*(1–(1- k)q–c*δ) + μ*c*δ]。因Es =δ*E,市场剩余有

E = E[(1 + c(a–μ))δ- a*(1–q(1- k))]

市场剩余正比与各消费系数和投资系数。

显然,市场剩余因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增加而减少,同时因商品的供过于求(δ> 1)而增大当工人和资本家花完所有收入时,有a =1k = 1。没有商品的供过于求时,市场剩余减至△E = c(1–μ)E。如果不用贷款来投资,投资系数μ = 1,于是有△E = 0。这时的市场就是前面所说的内禀市场。当消费者花完所有收入时,内禀市场没有剩余。如果全部成本投资靠贷款完成,便有μ = 0和△E = c*δ*E = C。这时的市场是前文所说的消费市场。当消费者花完所有收入时,消费市场的剩余是贷款投资。只是贷款投资变成被租借的市场剩余,留给以后分期购买。这部分剩余不会因贷款而真正消失。一旦偿贷出现困难,企业照样有可能倒闭。这种危机表面上是一种金融危机,实质上依然由市场剩余的延迟作用造成。

图一:内禀市场的市场剩余比和第二剩余价值比

市场剩余与利润或成本的关系取决于资本家的消费和贷款量的大小。资本家的消费比低于工人时,k < 1,增大利润会使增加市场剩余。由于资本家通常不会花完所有利润,市场剩余随利润的增大而增大。这恐怕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图一显示的是内禀市场(μ= 1)的市场剩余比△Er = △E/E,即

Er = (1 + c(a–μ))δ- a*(1–q(1- k))

在不同利润下随资本家的消费系数比k的变化。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有和没有增加供应的情况。a = 1说明工人已经花完所有收入。图中每条线代表不同的利润,间隔都是0.1。上述市场剩余比随利润增大得很快,尤其当资本家消费不多时。只有在供应没有增加或δ = 1的情况下,无论利润和成本有多大,市场剩余在工人和资本家花完所有收入后消失。但在供应增加后,市场剩余在a = k = 1处仍然存在。那点上10%的市场剩余恰好等于市场供应的增加量(δ = 1.1 = 1 + 10%)

成本增加会减少利润,因此也会减少市场剩余。但这里没有考虑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虽然在推导市场边界公式时用利润公式消去可变资本V,忽略了可变资本的牵制作用后,成本与利润都可以独立变化。因此这里市场剩余随成本的变化与利润没有明确的联系,而与成本投资的比例系数μ有关。非贷款的投资越多,投资系数μ越大。当资本家自身的投资占成本的比重超过工人消费占工资的比重时,μ> a。这时成本增大却能减少市场剩余。反之则反之。通常工人会花完所有收入,因此有a = 1。而资本家多少需要一些贷款用于投资,即μ< 1。所以市场剩余基本上随成本的上升而上升。可见成本对市场剩余的作用与利润一样。

当供过系数δ = 1时,市场供应Es与之前的销售量E相等,市场剩余只是与消费系数和贷款量有关。这时的市场剩余

E2 = E[1 + c(a–μ) - a*(1–q(1- k))]

便称为第二剩余价值。当市场供应增加供过系数δ > 1时,这个公式表示市场剩余中由购买力储存造成的剩余部分。这时全部的市场剩余比第二剩余价值高出

E - △E2 = E(δ- 1)(1 + c(a–μ))

这多出的部分与资本家的利润储存无关,但仍然与贷款投资有关。因为成本和投资都会随增加供应而上升。图一中虚线在k = 1处的市场剩余便是由市场供应增加造成的。与之相对的第二剩余价值为零。

图二:内禀市场的第二剩余价值比

用第二剩余价值除以之前兑现的市场产值E得到第二剩余价值比△Er = △E2/E,或

Er = 1 + c(a–μ) - a*(1–q(1- k))

图一中的实线表示的就是内禀市场(μ = 1)的第二剩余价值比。它明显小于同样条件下市场供应增加10%时的市场剩余,并在a = 1k = 1处达到零点。图二是另一个内禀市场第二剩余价值比的图例。所示的最大q0.4,因为单位利润与单位成本之和不能大于1。图中a = 0.9,说明工人只消费了收入的90%。图二的实线对应的也是单位成本c = 0.4。与图一中的实线对比发现工人储存10%的收入导致第二剩余价值的增加,并使剩余价值在k = 1处不再能达到零点。图二中的虚线说明成本的上升能减小第二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内禀市场上成本的投资由资本家用自己的购买力支付的。

图三:消费市场的第二剩余价值比

当成本投资完全来自银行贷款时,投资系数μ = 0。这时的市场叫消费市场。图三给出a = 1时消费市场的第二剩余价值比在不同利润下随资本家与工人的消费比k的变化。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单位成本c0.30.4时的情形。所有的线都交于单位k处。当资本家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小于工人时,k < 1且第二剩余价值随利润的增大而增大。当资本家的消费比超过工人时,消费市场的第二剩余价值随利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成本投资来自贷款,图中虚线表示消费市场的成本上升会增加第二剩余价值。这恰与前面的内禀市场相反。将图三的虚线与图一的实线对比可以看到在成本和利润相同时,消费市场的第二剩余价值比内禀市场大很多。即便工人和资本家花完所有工资和利润,消费市场上的第二剩余价值仍然不会消失。只有当资本家消费更多时,第二剩余价值才会在k > 1的某处消失。该处就是资本家花完与贷款投资等量的购买力。

一般市场介于内禀市场和消费市场之间,也就是说投资系数μ01之间。这时的第二剩余价值也介于两者的市场剩余之间。从结果来看,第二剩余价值的存在最终也会导致市场的供过于求,但不同于供应商的供应增加造成的供过于求,因为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的原因不同。第二剩余价值本身与购买力的储存有关。因此由第二剩余价值产生的供过于求归根到底源自富人的购买力储存。由于富人的收入远大于穷人,富人的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也通常小于穷人。在低存款的国家,工人的消费,包括房贷抵偿,基本上花完所有收入。这时的第二剩余价值主要是富人的购买力储存和贷款投资造成的。

第二剩余价值是单纯的有价市场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和不治之症。以后将会看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病症皆与之有关。所以西方经济学对此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在西方教材中,购买力的定义把收入和消费贷款搅在一起,而不去分开研究,虽然贷款与非贷款消费有着本质的不同。(本系列将另行讨论贷款消费的市场意义。) 因此西方经济学不能揭示第二剩余价值的存在,甚至还会以贷款消费为基础极力否认它的存在。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时,会不可思议把消费的心理因素而不是购买力的分布差异放在第一位,从而把市场剩余归因于个人的消费习惯。凯恩斯的“自发性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甚至包括了法律要求的保险等,以此回避吸血商品对消费者和国民经济的危害问题。这与西方国家把选民被迫在少数人指定的,同一阶级的候选人中二者择一吹嘘成自由选举一样。

这里的收入指一般收入。西方经济学中有个类似的概念叫“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只是后者是税后所得。因此类似文中消费比的“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也是税后所得用于消费的比例。这些定义从表面上看似乎更有道理。这里采用更原始的收入是为了能够与利润公式这样的基本关系联系起来。收入税毕竟不是“古来已有”。美国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并不要求劳动报酬上缴所得税。使用这些非本质的定义可以假借“精确”的名义,用细枝末节把逻辑严谨的体系切成一块块互不相连的豆腐块。离开了至高无上的基本原理,就可以借助资本权威掩盖一部分存在,歪曲另一部分存在。更不用说以故作深奥的名词把平庸的赘语打扮成高明的学问。这正是经院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和生存法宝。

可见西方经济学不是以基本原理为出发点,而是以现实经济中的存在为出发点加以研究。这充分暴露了西方经济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就像编写物理学教材,不是从抽象的基本定理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出发,而是一章章选择性地讨论各种与物理和利益有关的现象。如果是在已知原理上的应有尚且可以。但西方经济学并没有阐明足够的基本原理,最多只是选择性地研究现有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某些操作或利益上的相关性。这就是西方所谓现实主义精神的本质——一种为既定目的和利益,而不是为探索真相和原理,服务的工具理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有殖民地市场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急功近利的工具理论也许游刃有余。但在全球化后的国际竞争中已是捉襟见肘黔驴技穷。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新兴国家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国家后面邯郸学步,也必然难逃重蹈覆辙的命运。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5 20: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