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经济下的贫富分化

作者:mali50  于 2014-11-13 06:5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 抵押贷款, 信用卡, 贫富分化

贷款经济下的贫富分化                                                                                                                                                                                                      马力

前文《贷款消费的市场意义》指出后殖民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靠贷款消费来消除市场剩余,使资本家实现最大利润。在促使贷款消费的阳谋中,刚需下的吸血商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普通人的消费贷款超过储蓄,消费比a长期维持在单位数以上。由于第二剩余价值非盲目生产所致,因此不能靠市场监督甚至计划经济来清除,也不能通过提高工人的报酬来消除。其结果就是贷款消费成了后殖民时代的贷款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又弄出个新名堂叫旅游促销,开放签证迎宾购物。同时极力推行零关税,以期降低出口成本。这些措施因能引进外部购买力,因此胜过贷款消费。但比起富人庞大的购买力储存来说,这些花样不过是杯水车薪今天,房地产抵押贷款和信用卡服务已成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的必要手段,所创造的GDP超出制造业所为。这是一种多么畸形的经济,虽然令许多势利的新兴国家艳羡不已。但走投无路的资本主义经济只能如此逆来顺受,不得不为此承受一次次的金融危机。能做的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自欺欺人而已。

前文中的图例表明为清除第二剩余价值造成的市场剩余所需的贷款量远远超出了许多人之前的想象。那当然是对没有出口或外贸逆差的国家而言的。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来赢利,带回的消费增量是有限的,因为在海外企业就业的主要是外国人。在本国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于是不得不靠增发纸币来进口国内不再生产的日用品。此举虽能输出通胀,不劳而获,但消费者仍需花钱购买纸票换来的进口商品。因消费者大量失业,尤其是不计入失业率的长期失业,除去通胀后的实际购买力不断减少。这就是美国近年来在开源节流的努力下,国家和个人债务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中产阶级分化消亡和两极分化越发严重的重要原因。为了说明消费贷款是如何加重贫富分化的,本文把前文介绍的消费贷款分成工人的消费贷款和资本家的投资贷款两部分来考虑,并比较两者的相对大小。

图一:达到市场上限时的纯消费比

《贷款消费的市场意义》一文提出为了达到市场上限或消除第二剩余价值,消费者的消费比是

a = (1–δ*μ*c)/(1–(1–k)q–δ*c)

在部分人储存购买力的情况下,该消费比大于单位数。因此另一部分消费者需要靠贷款消费来清除因购买力储存造成的第二剩余价值。这个消费比包括消费和投资贷款在内的全部开支。由于投资贷款由企业承担,单纯的消费贷款相当于μ= 1时的贷款量。把企业的投资贷款排除在外可令μ= 1。这就是说由企业承担全部投资,不论投资来自何处,总之不再包括在消费贷款中。这时前面的a变成完全用于消费的消费比:

av = (1–δ*c)/(1–(1–k)q–δ*c)

相应的消费量是av*V。而应由企业担负的投资贷款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称为投资贷款比是ac = a–av, 即

ac = δ*c(1 - μ)/(1–(1–k)q–δ*c)

就是说投资贷款量是ac*V。这样分开后便可以进行两者间的比较。

图二:达到市场上限时的投资贷款比

先来看单纯的消费比。图一是没有超量供应时(δ= 1),达到市场上限所需的消费比。实线和虚线分别为单位成本c = 0.5c = 0.7时的情形。曲线沿相同的单位利润q。实线和虚线都是从最下面的q = 0.1往上至q = 1–c,间隔是0.1。由图可见即便不包括投资在内,只要有购买力储存或k < 1/av,消费比就大于1。消费贷款随两极分化程度的增大(k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因此可以理解消费贷款会因企业利润的增加而上升。如果高利润企业不支付较高的报酬,工人反而需要借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只有当资本家的利润消费比大于工人(k > 1)时,工人才有可能储存部分购买力而不产生第二剩余价值。因为这时的消费比小于1。虽然纯消费与成本投资无关,但比较虚线和实线发现纯消费比仍然随成本的增大而增大。这是与工人的报酬减小有关。计算表明有超量供应时(δ> 1),为消除第二剩余价值所需的消费贷款会更大。这也是与成本的上升有关。

图三:达到市场上限时的纯消费比和投资贷款比

再来看为消除第二剩余价值所需的投资贷款比。图二是不计超量供应(δ = 1)时的投资贷款比。与纯消费比一样,投资贷款比也是报酬V(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系数。因此比值的大小同时表示数量的相对大小。实线和虚线也是成本不同时的比值。图中的线条沿贫富对比参数k(标在实线上)由上而下从01。显然,投资贷款随企业自身的投资比重μ的增加而减少。当企业投资全部成本后便不再需要额外的投资贷款。这时的投资贷款比是零。同样不难理解投资贷款随成本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因贫富分化程度的加大(k减小)而上升。这是因为富人的消费比小于穷人,所以贫富差距越大,市场剩余也就越大。上述公式还表明投资贷款比正比于市场的超量供应δ,因此超量供应也会导致投资贷款的增加。

那么达到市场上限时的纯消费比和投资贷款比两者孰大孰小呢?图三给出这个问题在低成本(c < 0.5)时的答案。图中的红线表示达到市场上限时的纯消费比,黑线表示此时的投资贷款比。(红黑)实线和(红黑)虚线分别为单位利润是0.30.5而作。黑线沿着企业自身的投资比μ自上而下从00.8。而μ= 1的线与ac = 0的横坐标轴重合,因为这时不再需要贷款来投资,消除第二剩余价值所需的贷款只是纯消费贷款av。顺便提醒一下红线avμ总是为1。图三表明在相同情况下,投资贷款少于消费,尤其当利润较大或企业自身的投资较小时。从acav的数学表达式可知,如果不计市场的超量供应(δ = 1),企业自己不投资而完全用银行贷款来投资(μ= 0),这时若c = 0.5,则有ac = av,即投资贷款比与消费相等。如c小于一半,全部投资的贷款比ac也小于消费比av。但这时的投资贷款量ac*V不一定小于消费贷款量,因为消费贷款量是(av–1)V。所不同的是消费贷款是在花完收入之后的额外贷款,而投资贷款是为了替代储存的购买力。在有消费贷款时,投资贷款少于购买力储存。下面就来说明这一点。


图四:达到市场上限时的纯消费和投资贷款与各自的收入之比

由于资本家的利润和产值所得在量上不等于工人的报酬所得,需要另外比较资本家的贷款和工人的消费分别在各自的购买力中所占的比重。当投资贷款用于替代企业自身的投资时,所谓的投资贷款实际上是投资用的开支,而不是在支付了全部成本后所需的额外贷款。因此应该用资本家的贷款和工人的纯消费而不是消费贷款作比较。消除第二剩余价值的纯消费比是av。而资本家在投资了成本的μ部分后应该还有Q + (1–μ)C的购买力(用于成本的购买力C是包括在产值E中的)。为了用投资贷款来代替购买力并消除第二剩余价值,资本家所需的贷款是ac*V。这个投资贷款占资本家现有购买力的比重是Lc = ac*V/[Q + (1–μ)C]。把前面用到的V = E - Q – CQ = q*EC = δ*c*E代入得

Lc = δ*c(1 - q - δ*c)(1–μ)/[(1 – (1–k)q–δ*c)(q +δ*c(1–μ))]

它与纯消费比的对比显示在图四中。

图四与图三相似,只是把达到市场上限时的投资贷款比换成投资贷款与资本家储存的购买力之比,而不再是与工人的收入之比。这时的投资贷款比都小于1。也就是说用于投资的贷款少于储存的购买力。之所以这样,因为部分被资本家储存的购买力被工人的消费贷款所取代。一方面是富人的购买力储存,另一方面是穷人的贷款消费,这就是后殖民时代贷款经济的特征。如果把图四中的两个比值再做成一个新的比值Lr = Lc/av就可以知道所有情况下两者的对比。这个比值是

Lr = δ*c(1 - q - δ*c)(1–μ)/[(1–δ*c)(q +δ*c(1–μ))]

可以证明其与单位利润q反相关并在q = 0时达到1。因此只要有利润存在,这个比值是小于单位数的。可见有赢利时,资本家的投资贷款在购买力中的比重总是小于1,并小于工人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这些道理很直观。富人储存购买力就会有第二剩余价值,就需要穷人贷款消费来清除市场剩余。穷人贷款后,富人储存购买力后便只需要贷款部分成本投资,因此贷款量小于购买力的储存量。这里只是用数学语言将这些简单的道理复述一遍罢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比值与反映贫富分化程度的参数k无关。这就是说不管富人花不花或花多少,穷人总是比富人花费更大倍数的收入。而贷款经济的这一特征不受贫富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馈作用的影响。这是说贷款经济本身不存在任何机制可以反制社会分化的不断加深。阻止社会两极分化的机制只能来自外部的作用,或者被由此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中断。这就难怪西方国家最近二十年来尽管经济并不景气,但社会分化十分迅速。而一些新兴国家也在短短一、二十年里,由差不多贫富均匀的状态发展到逼近甚至突破贫富分化的警戒线。反应快的还可立刻看出如果富人再把储存的购买力贷给穷人,不是又可以再收一遍利润吗?这正是后殖民时代贷款经济下促使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将在下文继续讨论。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1 08: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