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

作者:mali50  于 2014-11-17 07: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亚洲国家,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三世界, 贫富分化

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
马力

贷款经济下的贫富分化》说到后殖民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靠贷款生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大量贷款第三世界国家。那时的贷款利息很高,可以达到两位数。与之相对应的是里根政府推行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新就新在是债务国而不再是债权国为投资失败买单。为了避免与债务国的主权力量发生冲突,新自由主义的贷款增加了附加条件就是借贷国必须私有化和民主化。其结果就是在西方国家大发高利贷财的同时,许多借贷国家的资源被廉价拍卖以至经济崩溃。那时西方国家财大气粗,“人权”也水涨船高,成了许多国家人民的向往之地。前社会主义阵营在资本主义乌托邦光怪陆离的光环下纷纷解体。

可是好景不长。在有限的星球上,任何掠夺性经济都不能长久。如今的非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地方几乎成了西方国家的禁地。于是贷款经济只能把矛头指向国内和亚洲国家。除了在一些亚洲国家的成功外,国内的贷款经济带来的只是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与上世纪的债务国一样,这些危机的受害人成了债务人。美国在房贷危机爆发后同样修改了国内的个人破产法,收紧了以前破产可以豁免债务的条件。所有这些经济政策的变化都是与后殖民时代的贷款经济相对应的。于是创造力惊人的西方国家把清理剩余产品的殖民地开辟到国内,社会的分化从国与国之间转向西方国家的内部。下面就来分析西方国家的贷款经济,即内部殖民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前面说过现有经济学的利润公式Q = E–V–C是在无限市场的隐形假定下给出的经济学的基本公式,说的是利润与投资的关系。这在资本主义早期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还算差强人意。后来的过剩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否定了这个假定和在此假定下获得的利润公式。而用于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已在《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一文中介绍过,即Qa = Q - △E。它说明有限市场的利润是无限市场的利润与市场剩余之差。这个公式比无限市场的利润公式前进了一大步,也是企业用于计算实际利润的依据。它解释了资本主义周期性过剩危机的发生与购买力储存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是殖民时代经济学的基本公式。虽然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愿提及它,它的主要内容暗中指导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开拓殖民地来清除市场剩余提高企业利润。但在后殖民时代,用简单的殖民方式来清除市场剩余已是力不从心,而需要更复杂的贷款经济模式来清除市场剩余。与之相适应的利润公式也有所不同。

在引进贷款经济的利润公式之前,先简单复习一下《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循环》中提到的几种利润公式的不同形式。现有经济学是以投资为中心的资本家的经济学,因此是建立在投资方程E–Q (+ Loan - Repay) = V + C上的。这个方程因为只强调投资,所以没有考虑市场大小的问题。当贷款和偿贷相抵后便是无限市场的利润公式。而在生产方程C + V + FSV = Products中,市场大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为这里的第一剩余价值FSV还没有兑换成货币。能不能兑换或能兑换多少取决于另外的市场交易,而不是生产本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的是这一方面,也因此同样忽视了市场的影响。在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忽视了市场的作用不无道理。

市场大小对产值兑现和最终利润的影响表现在涉及市场交换的消费方程

V + C + Q–SSV (- SV) + Loan = E

中。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贷款经济的产值方程。当SSV + SV = 0时,市场没有剩余,于是该方程就是无限市场的利润公式或产值方程。由于购买力储存产生了第二剩余价值SSV(包括SV),在产值E中就要除去这部分储存。为了在市场上得到所希望的产值,需要用贷款Loan来消除购买力储存造成的第二剩余价值。如果没有贷款用于消费和投资,把SSV = (1–a*k)Q + (1–μ)CSV = (1–a)V代入后,便得到以前讲过的有限市场的产值公式Ea = a*k*Q + a*V + μ*C。要想在有限市场上重新赢得无限市场中的利润就必须利用外来购买力来清除市场剩余。这便是殖民经济的模式。当殖民经济式微后,消费方程提供了清除市场剩余的另一种替代方法,就是贷款。这便是后殖民时代贷款经济一说的来源。

先来推导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把消费方程改写成利润方程

QL = E - V - C + SSV (+ SV) - Loan

这里用QL表示贷款经济的利润区别于无限市场中的利润Q。把前面给出的SSVSV代入利润方程后便有

QL = E +(1–a*k)Q –a*V –μ*C–Loan

其中a*k 表示b。根据《第二剩余价值》一文,由购买力储存造成的第二剩余价值是△E = E - a*k*Q–a*V–μ*C。于是上述利润方程给出

QL = Q + E–Loan

当等式右边的产值E代表无限市场的产值时,第二剩余价值 应该为零。于是上述方程变成两个独立

QL = Q – Loan

E = 0

这两个方程一起构成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当没有超量供应或δ= 1时,这个利润方程与有限市场的利润公式Qa = Q - △E很相似,只是市场剩余被用以清除市场剩余的贷款所取代。

在殖民经济中,所有的市场剩余,包括因购买力储存和超量供应造成的市场过剩,都可以远销海外,于是有△E = 0δ= 1。即便没有贷款或Loan = 0,也可以有QL = Q。这时的利润就是无限市场的利润。当外销减少后,市场剩余便需要靠贷款来清除。然而怎样贷款却是很有学问的。因为不同的贷款方式会影响企业利润。用贷款来清除市场剩余不等于就能增加企业赢利。这里有一个如何贷款的问题。这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先将V = E – Q - CQ = q*EC = δ*c*E代入这两个方程,然后从市场剩余△E中解出工人的消费比

a = (1–δ*μ*c)/(1–(1–k)q–δ*c)

前面的讨论已经证明有购买力储存时, 消费比a是大于1的。

现在需要考虑企业该贷多少款的问题。上述利润方程说明企业贷款(Loan)越大,付清贷款后的利润就越小。当然最后的利润所得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延长企业经营时间也很重要。这里只是考虑利润问题,所以认为企业贷款刚好能够清除市场剩余是最好的。如用解得的消费比来表示贷款,有Loan = (a - 1)V。这里的a - 1是说工人花完所有报酬V,因此企业不需为工人的购买力储存增加额外的贷款。将此代入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得

QL = E[1 - c*δa(1 - q – c*δ)]

做成比值qL = QL/E

qL = 1 - c*δa(1 - q – c*δ)

其中的消费比a可以用从方程△E = 0中获得的结果来代替。

图一:企业承担全部贷款时的利润比

为了与无限市场的单位利润q比较,图一画出没有超量供应(δ=1)时贷款经济的利润比

qr1 = qL/q

贷款经济的利润方程和利润是对企业而言的,因此其中的贷款也是企业承担的,虽然表达成消费比的形式(当然也可以把V换成EQC)。图中的实线是利润较高、成本较低时的例子,而虚线是利润较低、成本较高时的例子。线条沿相同的贫富分化的参数k(也就是资本家与工人的消费比的对比),相隔0.2从下到上自01。虽然企业用贷款清除了第二剩余价值,最后的利润,在扣除贷款后,总是小于无限市场的利润或者说达不到利润上限。只有当k = 1μ = 1时,也就是资本家不贷款而是全部用自己的购买力来投资并花完所有利润后,企业利润才能达到利润上限。如果企业只是支付了所有投资(μ= 1),资本家没有用完所有利润,企业下个周期的利润仍然会下降。如果企业没能支付了所有投资(μ< 1),企业还有可能亏本。可见这样的经营模式是不允许购买力储存的。企业经营所获的利润不过是填补企业主用掉的相同数量的利润而已。资本家只能储存购买后的财富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却不能储存购买力和资本。贷款的好处只是通过分期偿还来获得喘息的机会。

这是经济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指出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可以不是一回事。企业赢利可以使资本增殖却不一定能使资本家积累资本。而许多资本家赢利的主要目的积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真正威胁首先是不能任意地积累资本,然后影响到资本增殖能力的扩张和保持。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都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因此当资本主义否定了第一剩余价值或劳动价值论,或者干脆承认丛林法则的合理性甚至优越性,并用一只“看不见的手”遮住人们的眼睛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精英便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干脆放弃社会主义经济,倒向表面光鲜实际上却是危机重重的资本主义经营模式。

那么后殖民时代的贷款经济是怎样解决资本积累问题的呢?是通过自我殖民来解决的,即把原来的出口商品兜售给贷款消费者。其代价就是加速社会的两极分化。具体的方法将在下篇中继续讨论。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00: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