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马力
眼下对新自由主义的讨论很多。这个问题对中国尤其重要,因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概念是在经济陷于最后的危机——利润危机——时提出的。这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状态十分相似。中国经济学界因此也有借新自由主义的某些手段来脱危的想法。但那些不得要领的讨论连新自由主义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
一、古典自由主义
旧自由主义,即古典自由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时无意提出的。那时的世界市场很大,对当时几个国家有限的工业生产能力来说差不多是无限的。因此有“有多少产品就有多大市场”的说法。这是古典经济学对无限市场原理最简明的表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供应侧”理论。过剩性危机的出现使这种说法受到挑战,并因此产生需要规范生产的想法。相对而言,无限市场的说法以及以此为(隐形)假设的经济学就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思想)。
自由主义经济学就其产生来说带有纯理论或纯学术的性质。但在资本扩张的逻辑下,自由主义很快借着“自由”的口号成为殖民主义者世界扩张的武器。他们想证明自由主义是正确的;周期性的过剩危机只是没有充分打开国际市场的表现。于是有欧洲工业国强迫“门户开放”的炮舰政策和强制性零关税的贸易政策等等。这时的自由主义已走出象牙塔,不再是天真烂漫的纯情少女,而变成张牙舞爪的盗贼。其结果就是欧洲列强间百年的“春秋战国”,以及从英国的“七年战争”之后的一系列世界战争。
二、新自由主义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的殖民地纷纷独立。除了社会主义阵营外的商品市场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这时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古典自由主义自然只有寿终正寝。而从德国国家资本主义和美国战时计划经济中获得灵感和思路的凯恩斯主义,在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中也遇到了难题。全球资本主义经济逼近最后的危机,即利润危机,并因此出现了利润危机常有的特征——滞涨。西方经济学中一切旧的理论和手段对解决这一新的危机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的美国只得试图打开原社会主义市场。这才有了季辛格穿梭访华的戏剧性外交。
然而这时的美国还在越战中烧钱,经济危机很快变成金融危机。美国的经常账开始透支,使美元无法继续与黄金联姻,只得靠离婚后的纸币扩张来应付眼下的困境。同时在利润危机中,美国的制造业开始去产能,不再需要巨大的商品市场。这时在单一有价市场中拯救资本主义的经济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就是全面的资本输出——开辟直接以资本为投资产品的新的经济殖民地。这个新殖民主义政策就叫作经济全球化。
在金融危机中实现资本输出的新殖民主义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再次进行资本积累,而且是大规模的快速积累。为此,美国重新捡起经济自由的口号,改变和放宽了过去以安全为主要目的的金融与货币政策,利用国际货币的优势四处圈钱。而美元脱钩黄金,释放纸币贬值的掠夺功能是最基本的前提。为建立这个新殖民主义经济而产生的一整套经济学理论、思想和方法,便构成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大杂烩。这个大杂烩甚至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或公理逻辑,没有人说得清到底是什么。一切有利于金融扩张和资本积累的政策都可以包括在内。
如果说旧自由主义后来变成了旧殖民主义的武器,那么新自由主义一开始就是新殖民主义的武器。不同之处在于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最初是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提出的学术理论或假说,而新自由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危机中,为不择手段地转嫁危机、拯救资本主义而提出的新的扩张政策,从开创起就带有侵略性和目的性。由此造成的海外金融危机和灾难遍布南美、欧洲和亚洲。这才是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要害。
即便在国内市场上,新的原始资本的快速积累也带有强烈的殖民性和破坏性,所以本人用自我殖民来描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美国新自由主义极度贪婪的贷款经济。虽然不是经典的阶级斗争,但同样可以对社会各阶层造成巨大的伤害。中产阶级的萎缩或消失就是一个例子。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垄断的进一步加强和阶级对立的进一步加深,正是贪得无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导致的必然结果。国内外的学者摇摆着公允中庸的尾巴,一视同仁地把新旧自由主义放到同样的学术论坛上来分析,根本无法抓住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如果不是有意隐瞒,就是天真幼稚的书生呓语。
三、中国是获益者吗?
中国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危害认识不清,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今昔进行静态比较后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受益的依据就是官方公布的连续三十多年GDP百分之十左右的年增长率。根据官方数据,中国从取消计划经济的1979年到2014年的三十五年里,名义GDP的年增长率是16.5%左右。假定包括住房、教育和医疗等主要开支在内的平均物价上涨三十倍,真实GDP的增长率只有4.5%,低于文革十年一个百分比 (家庭作业:请证明)。另外的10%以上的名义增长率是之前的原始积累市场化造成的。官方公布的10%的“实际”增长率是假定年通胀率不到6%,即35年平均物价增加不到八倍 (家庭作业。简单用72法则估计一下也满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如果把人民币产值(不用美元产值,因为汇率不等价,美元也在贬值) 换算成当年的黄金,计算的黄金GDP的增长率还稍低于上述真实GDP的增长率。
按照前27年计划经济的增长率,中国的总产值最迟于2012年在当年的物价水平上(而不是购买力平价)就已经超过了美国 (家庭作业),人民币也成为第三世界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现在。这里还没有考虑中国输血给美国GDP贡献的增长率。可见中国不是全球化的获益者。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大量西方技术,加速了现代化。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得到西方的核心科技。普通的民用企业也没有什么品牌产品,不如日本和韩国工业崛起后的品牌产业。为了安抚西方,中国借“韬光养晦”之名砍掉百多项国防科目,等着买西方技术。被耍弄后不得不购买俄国三、四十年前的军火。而1979年的中国是不会买苏联1940年代之前的武器的。改革开放严重拖累了中国的国防工业,正是今天中国战略被动丧权失地的原因。西方国家乐见中国夸大改革的经济发展速度,希望中国“继续改革”。不论中国的GDP来自何方,对它们获利来说是一样的,只是获利中的大部分同样来自中国改革后释放的原始积累。
改革后西方国家的对华扩张不同于公知们津津乐道的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用炮火送来工业文明,因为中国已经明确了工业化的道路,找到了追赶西方国家单一有价市场经济的捷径,就是耦合市场经济。苏联曾以中国建国至今同样的时间赶上欧洲强国而成为超级大国。新自由主义的对华投资也不同于苏联的援华建设。苏联给中国的是包括核武技术在内的核心科技。中国回报些农产品也是应该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道理。中国那时高于改革后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苏联的援助息息相关。说苏联想控制中国是无稽之谈。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合作本来就是互通有无相互支持。这的确是苏联平行市场的理论和设想。奇怪的中国学者一面不惜代价地疯狂拥抱西方的市场经济,一面却求全责备反对苏联的平行市场,回归单干的小农意识。这只有势利二字可以解释。苏联的援华没有给中国带来可怕的污染和两极分化,对中国资源的要求没有超出今天中国从非洲的资源进口,更没有用条约强迫中国出口稀土,也没有用国际法分割中国的领海。相反,苏联驻越南的海军基地事实上保护了中国最弱时的南海主权。
四、多余的话
初心说:一个国家想立于世界之巅,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而中国已经摸了三十多年的石头,现在还在深水中寻找宝石。从选择做蛋糕到去分蛋糕的薄熙来,再到去产能、去钓岛、去南海,中国今天轮回般的内外交困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风风光光地主持完G20后,美国总统刚离开就宣称南海仲裁有约束力,欧盟转身就宣告延长货币宽松政策,保持负利率不变。人怕出名猪怕壮。西子啊西子,你的美让人羡慕。“草木本是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对一个至今还沉缅于小农意识中执迷不悟的国家来说,未来无法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奇迹都不会光顾一个不识好歹、投机势利的人或国家。
——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