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高等文明的高能陷阱 [2016/08]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马力
美国的南北战争人人知道,从1860年到1864年的四年中死伤百万。但很少人知道引发战争的真正原因,而只听说是为了废除南方奴隶制。奇怪的是直到南方宣告独立并打响独立的第一枪时,美国联邦政府或北方州并没有废除奴隶制的声明。林肯政府的态度是只要南方留在联邦内就仍可保留奴隶制。
那么南北战争的真实起因是什么呢?答: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全球化。那是当时最大的工业国英国推行的贸易全球化,强迫贸易国实行英国的“TTIP”,即英国推行的低关税或零关税的贸易政策。结果就是大量英国商品涌入美国,摧毁了美国的纺织业、冶金业、矿业以及铁路业等,造成1858年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史称大恐慌。
危机后美国吸取了教训,重回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高关税保护了北方的工业,却同时伤害了南方以出口棉花和粮食为主的农业经济。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南方州被迫揭竿而起宣告独立。那时的美国与今天到处支持世界独立运动的美国不同,毅然决然地起兵镇压独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打败南方并从根本上消除贸易壁垒造成的分裂,美国废除了南方奴隶制、强迫南方实行工业化。
2016年美国大选形势图。红色:共和党区,蓝色:民主党区
今天美国各州利益的南北对立基本消失。打开美国大选的地图可以看到,美国东西两岸基本上是民主党的票仓(蓝色),而中部主要是共和党的拥趸(红色)。美国政治出现了东西向的重要区别。许多人只是用美国内地的民粹文化来解释这种差别。但在这种政治梯度下面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个基础,恰恰又是全球化——当代的工业全球化。
简言之就是全球化使原美国中部强大的工业基地纷纷破产和外迁,造成大量失业和贫困。真实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反,但全球化对内地的负面作用却是肯定的。而两岸沿海地区却成了全球化的获益者,靠大量的进出口商业维持着一定的繁荣。目前的石油危机又加重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异。以沿海州为根据地的民主党自然就支持全球化政策,而内地州会支持以反对全球化为纲领的共和党或共和党的异类候选人川普。
全球化造成美国东西向的政治对立还只是开始。至少一场政治上的剧烈对抗,或广义的政治战争已经发生。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一个各州经济相对独立的联邦国家,没有集权国家统筹兼顾各州利益的功能。沿海州与内地州的经济分离会长期存在,即便在集权国家也是如此。未来会不会继续恶化并引发独立运动就看美国政界的智慧和美国的造化。共和党的当选和再工业化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东西向的对立。但民主党如果只顾根据地的眼前利益,则有可能加剧现有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