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阿里巴巴的直销“创新”
马力
中国的垄断性电商“阿里巴巴”成为世界最大的网上销售平台仿佛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阿里巴巴最大的中国投资人马云先生顿时成了许多中国年青人心中的偶像。除了媒体吹捧外,阿里巴巴自己也摄制了纪录片自吹自擂。喜欢夸夸其谈的马云更是利用各种演说机会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只字不提企业成功的具体方针,而是空谈与之无关的政治概念和经济“发明”。事实上所谓的阿里巴巴精神,与许多成功或失败的其它企业一样并无二致。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再加上出口市场占世界消费市场的20%以上。只要小小一部分消费品通过垄断性网售就可轻易造出一个世界级暴发户。这种财富的暴发与暴发者本人的经营能力关系不大,只与垄断有关。阿里巴巴是一个垄断性企业。所以它成功的秘诀归根到底在于垄断网商形成的内部条件。而这恰恰是马云先生云里雾里花言巧语时避而不谈的“商业机密”。
本人不反对垄断,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阿里巴巴的成功恰好说明了垄断的优势。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在跨国经济形成之前,为国内企业公平分沾资源和市场时制订过反垄断法。这是丛林经济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先进的意识形态或经济理念。因为反垄断不是真正的反垄断,而只是反独家垄断。所以那些反垄断法实际上是反独家垄断法,对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用有限。就像西式民主从来不用于国际事务一样,西方国家的反垄断也是选择性的,不会用于削弱本国企业的跨国竞争能力。
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给后起国家的启示就是:垄断型经济是打败西方强国的有力武器。因此西方国家会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垄断经济,千方百计地在国有制国家推行私有化。加入国际世贸组织的首要条件就是私有化和(有价)市场化,因为有价和无价市场相结合的耦合市场经济是赶超西方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私有化的改革已经错失了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机会。按中国前27年的平均增长率来算,中国的GDP总量最迟于2012年就可在当年物价的基础上超过美国(见本人“失去的中国”一文)。
然而阿里巴巴是一个私有企业。私有企业的垄断虽然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但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因为一个企业胜出的同时会造成其它更多企业的失败。在极端资本主义国家的焚尸经济(不是以粮食那样的生命资源,而是以高昂的刚需消费限制人口的经济制度)中,失败的企业和工人自生自灭无人在乎。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失败企业造成的社会问题仍然需要国家来解决。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是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不能不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各别垄断企业的成败得失。从阿里巴巴兴起以来,中国的GDP增长率年年衰退。这与美国苹果手机的上市好有一比。但缺乏国家观念的中国人只关注个人的成败。
阿里巴巴的垄断对中国经济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中国电商能够后来居上,其实是利用了中国经济制度中的缺陷或弊端。美国法律禁止厂商直销,迫使产品经由批发到零售等许多环节走向消费终端,从而扩大就业市场、妨止财富的过度集中。但这同时加重了制造业的负担。在金融资本的层层盘剥下,最终导致美国制造业的衰落。这就是我的“剩余价值的陷阱”一文所论证的。美国的电商Ebay和Amazon等都从中国厂家进货。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的制造业,但不利於美国的制造业和销售业。美国至今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民主官僚体制的缺陷再见一斑。
中国没有类似的法律规定和限制。因此中国电商实际上类似厂家直销。它减轻了中间商业环节的层层盘剥,因而缓解了厂商的负担,但却使就业面缩小,财富更加集中。这也是中国电商更具竞争力的原因。阿里巴巴可以不从批发商处进货,而直接从厂家进货,从而能够压低售价进行价格竞争。可见中国电网卖得特别便宜不只是采用了薄利多销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取消了中间商的利润。从长远来看,这种变相的直销电商虽然可以制造少数暴发户,但不利於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知中国全力反传销(一种直销)是否也是为了个别电商的市场垄断需要。美国反传销有法律基础。中国反传销的经济法基础又在哪里?
中国的经济学家和马云先生并没有对阿里巴巴的直销经济进行反思,而是相反赞誉有加。昨天的一篇媒体文章“马云打响Made In Internet第一枪”表明马云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阿里巴巴的直销经济。文章指出“9月10日(中国教师节,也是马云生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7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对未来的制造业发出‘呐喊’----‘制造业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网,未来不存在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来的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未来的制造业全是在互联网上制造。’”
所谓的Made In Internet,不是指用internet直接制造产品,而只是把internet,也即网销,更直接地与厂家生产衔接起来,从而不给传统商业模式留下任何机会。马云先生将这种厂家直销说成是“制造业的未来趋势”,并将此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显然,马云和中国的媒体都把这种利用中国经济政策的缺陷所获得的机会当作是一种“创新”。几个月来马云一直在呼吁这种“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他认为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有市场、创新和技术推动的力量,这是阿里巴巴必须承担的使命。
这里不妨再领教一回马云先生擅长的似是而非的崇论宏议:新零售正在蓬勃地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新零售的下一步一定是新制造。在Made In Internet时代,所有行业都到了重启和升级的时代节点。每个人都要加入到Made In Internet的大潮中。够了,请问互联网如何制造产品?技术是什么?设备又在哪里?好一个创举,不过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空头支票和海市蜃楼,或者是移花接木的巧取豪夺。
当我们说穿了马云皇帝的新衣后,应该看到性感的外表下隐藏的只顾一家不顾全局的危机和缺陷。这种所谓的时代创新和“世界担当”不过是钻了不成熟的资本经济的空子而已。它的成就是以牺牲他人和全局为前提的。可惜中国人对资本经济盲目崇拜,以为制造几个暴发户就是改革的伟大成就。人人幻想成为丛林经济的优胜者,到头来绝大多数成为少数暴发户的垫路石。焚尸经济中的很多失败者最终成为杨改兰一家那样的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