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人工智能能跨越庸俗民主吗? 马力
什么是庸俗民主?庸俗民主是一种没有主要生产资料的皮包政治;是在一个特定的阶级或利益集团中选择公地领导人的表面民主制度。它以对指定候选人的大面积投票进行选择为特征,以便压制不同地区、种族、宗教、产业和社区的民众对小范围内的、具体的、切身利益的诉求;与此同时无条件、无监管地上交自己的一切政治权力。这种庸俗民主通行于私有社会中不同的专制制度间的过渡时期,如从土地专制到资本专制的过渡时期;是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私法专制下,调节各阶级和集团间利益冲突的一种政治补偿或缓冲机制。它的连任周期甚至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周期相吻合。庸俗民主是散资工业社会唯一稳定的政治制度。之前有过集权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或垄断政治,但都只存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便被庸俗民主所取代。
于此同时,还存在工业时代社会制度的多态平衡原理。在生产资料被分散之前,拥有主要生产资料的国家类似一个垄断的联合企业,因此可实行赢利企业的专业管理机制,并由此形成现代世袭或非世袭的集权政治。在这种平衡态中,基层民众可以享有不同程度的协商民主。这是因为统治和管理不可能脱离与民众的接触而不引起社会的反制或反抗。当没有在野党“代表”人民时,民众自己表达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诉求。这种交流过程无法避免。不管你怎样忽视或歪曲它,它就在那里,并被一些学者称为一种协商民主。一个稳定的平衡态不可能没有这种协商民主的存在,以便平衡各个利益集团。在庸俗民主中,通常有近一半的公民被“多数暴政”。由于协商民主是在小范围进行的,容易平衡各方的利益,被“多数暴政”的比例不会高于庸俗民主。
这里不对比庸俗民主和协商民主。较详细的对比可见另一篇文章“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对比”。但有一点区别比较重要。庸俗民主注重各派利益的平衡,但平衡点的选择很难客观,因为易受官商勾结之类的腐败影响。企业管理也会有腐败,但涉及企业自身利益的弊端比较容易控制。这个区别在智能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庸俗民主很难引进智能管理,因为在运算各派利益的平衡时,权重因子的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依据,因此难以确定。而企业管理就简单多了。管理的目标是联合企业的最高利益而不是各派利益的平衡,因此国家利益可取最大权重。这个国家利益是广义的,包括经济、政治、国防和外交等方面的长期和短期利益的综合。小型的企业比较单纯,智能管理不是迫在眉睫。而大型联合企业的管理可以有人工智能的参与。这至少在技术管理上已不是新闻。发达国家的飞机、火车等的正点运行早就智能化了。
国家的智能管理要复杂得多。记得在十多年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大家在讨论克林顿性丑闻时,我顺便问起政府管理是否也可用计算机代替,可以省去许多人为的麻烦。可想而知遭到大家的反对。计算机不通人情,人也信不过计算机,宁可用贪官庸吏,也不用清官智臣。这说明庸俗民主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如果资本垄断在人工智能时代还不能完成,就可能错过智能管理的机会。然而企业型国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引进智能管理,最后由人来进行评估和修订。智能管理的范围可以很广,如国家和产业的产销平衡、盈亏企业投资与回报的综合平衡、有价和无价市场的耦合、企业产能的综合布局、市场的变化和监控、产业和产能的随机应变、人工的效率与配置、等等等等。看起来这些管理项目也可人工操作,但智能管理完全不同。因为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每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智能管理可以通盘考虑,甚至还可以进行数据盘推演和后果预测。这是人力做不到的。中国的大数据工程可以为未来的智能管理做准备。
几年前在**博客上曾与人讨论过人工智能跨越庸俗民主的可能性,有人与我不谋而合。但那时中国的私有化如火如荼。由于原始积累大量释放、物价红利还很充沛,大量非市场资源的市场化带来有价市场GDP的快速上升。今天原始积累和非市场资源基本耗尽,私有化和市场化的优势正在消失。私有经济和庸俗民主的弊病越来越明显。西方国家主导的、利用“落后国家”的非市场资源牟利的全球化或第二次殖民化也将接近尾声。资本主义才三百年,世界向何处去又成了问题。资本经济所能想到的就是开发火星、重返月球,要不就是用某种方法在不毁掉大量资源的条件下消灭地球人口。然而地球上的资源真地耗尽了吗?人工智能带来的就只是清除低端人口、加剧市场竞争和加速世界战争吗?
如果我们改变资本经济的制度,实行市场与产能同步增长的耦合市场经济,那末人工智能带来的不只是人口重整和自相残杀,而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正如机器生产带来政治制度的革命一样,人工智能也将带来新的社会革命,以便适应新的智能生产力水平。国家的智能管理将是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和最高理想。如果说之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空想、马克思的工业社会主义也超前了的话,那么如今的智能社会主义恰逢其时。在这场新的时代进化和社会革命中,谁冲在最前面,谁就可以是最早的获益者和胜利者,是人类的导师和未来的主宰。有意思的是一些敏感的西方政客已经嗅到了新时代的气味。法国总统马克龙在3月2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威胁到民主体制,且如不加限制将彻底摧毁西方民主。他表示不会因此阻止人工智能在法国社会的发展,但会保证该技术受到有效的审查。
我们——如十八、九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一样——是智能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新启蒙思想的口号是:智能、平等和博爱。这个智能超越传统法治,实行全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综合法治;这个平等是智能法治下的平等;这个博爱是平等下的博爱。自由,这个在资本统治下被私法和公法践踏的自由,只有在真实的平等和博爱中才有意义,是平等和博爱的必然结果。资本社会早就抛弃了平等和博爱的理想,代之以庸俗民主和焚尸自由。但这个理想终将在智能社会主义中最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