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中兴危机——市场配置资源论的破产 马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不过是把过去的原始积累转化成有价市场的GDP。十年前中国有大量原始积累可供补贴出口企业,后来只剩下土地可卖了。所以几年前由市场决定资源最佳配置的理论风靡一时。这大概是中国西化派从西方经济学的粪渣中淘到的最大一粒豆瓣,所以嚼的津津有味唾沫横飞。直到中兴被制裁,才发现市场又配错了资源,漏掉了半导体。其实何止小小的晶片和更小的圆珠笔芯,中国科技产业几乎每个领域都有依赖进口的技术和组件。外国随便制裁一项,中国就会大哭小喊,哀鸿遍野。
在资本经济中,一切只是为钱而战,而且是为眼前的快钱,并不负有为民、为国或为社稷的使命。由于市场竞争比投资开发更高效划算,纯市场经济常常表现为争夺市场的价格竞争和自相残杀。理论上价格战中总有人胜出,中国的民营企业于是乐此不疲,个个幻想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使得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地出卖同行和国家利益,如向海外商家提供同行的商业机密导致对同行的制裁。这就是四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上演的剧目,并不断遭到外国的反倾销制裁。
在这种快速致富的诱惑下,只有极少数资金和利润雄厚的企业有能力和兴趣投资多年后才可能获益的科技研发。日本和南韩的科技企业能够赶超,与它们的财阀型联合企业的计划经济有关。这种联合企业与国有经济相似,具有以盈补亏统筹兼顾的能力,因此可以用盈利产业获得的利润来投资未来产业的开发。台湾的科技产业则是在美国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偏重于美国的高科技加工业,而不如日本的高科技那么广泛全面。
习主席几年前就强调要发展中国的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和无数学费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在市场支配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仍然朝着短线快钱的方向发展。许多大型科技企业转向成本较低利润更高的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而中国在量子通讯、高超音速武器、高铁航天、人工智能和高速计算机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无一不是在国家直接计划、投资和指挥下取得的,而不是追逐商业利益的市场选择。改革后国家的计划和经营能力大大减弱,而私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对长期投资没有兴趣和能力,所以就有今天的中兴危机和其它一系列的潜在危机。
号称最自由的美国一样不是按市场需要支配资源的。除了战时计划经济,美国政府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一刻不离地规范和主导着市场和投资方向。美国的商业法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可见市场自由度是最低的。内战后美国用国家政策强制南方工业化、用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补贴西部开发鼓励西进、用税收补贴教育、国防以及新兴工业和农业。之前美国的贸易壁垒和今天的关税政策都与市场支配理论背道而驰。由于国家政策损害了依赖商业和贸易的资本家利益,川普只能用国家安全为借口来管控美国的海外贸易。
许多人以为美国的高科技源于市场自由。错了,是来自对市场的垄断。要开发一款不亚于微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不难,但你无法获得硬件商的采用就毫无价值。硬件商采用什么软件不完全取决于软件本身,更看重与现有市场和系统的匹配程度。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美国的半导体优势正在消失,只有用国防预算补贴的军火优势还存在。如今美国高端晶片的制作依赖于南韩和台湾,更精密的设计和加工等核心技术则依赖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人包围中的以色列是一个国家主导的科技国家,市场经济程度低于美国。正是垄断经济的强大威力,使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地瓦解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并只许这些国家继续改革,不允许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