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新的两大全球阵营正在形成 [2020/01]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高等文明的高能陷阱 [2016/08]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诸葛亮北伐与曹魏的灭亡 马力
如今标题党横行、把貌似不相关的历史事件揉进一个标题里给人造成彼此关联的映像、这在今天已是大行其道。这样的窍门识时务者哪敢错过。当下小试身手自然会引来许多老朽们嗤之以鼻:说曹魏亡于诸葛北伐真是无知。历史不玩穿越。但我偏要穿越一下。
诸葛亮死于建兴12年即公元234年、年仅54岁。曹魏亡于公元266年、距诸葛亮去世32年。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直至公元262年蜀汉灭亡前夕。四年后曹魏即亡于司马炎篡权。说曹魏亡于诸葛北伐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因为两者的历史逻辑是很明显的,虽然很少有饱读经书的历史学家挑明过。
曹操目光犀利,识人知心,所以手下武将和谋士如云,知人善任。他在世时就一直防范着司马懿、想除掉这个居心叵测之人,但被曹丕阻止。曹操临死时特别叮嘱曹丕万不可信任和重用司马懿。曹丕接任曹魏的统帅后、手下有四大重要的领军将帅、曹休、曹真、张郃与司马懿。曹休和曹真曾先后担任过魏军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帅。从血统、经验和谋略来看、司马懿只能排在最后。年纪不大的曹休和曹真不死、轮不到司马懿统领全军。
曹丕于公元220年废黜汉献帝而立国称帝、完全撕去了辅佐汉室的伪装。这给吴蜀讨伐魏国提供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曹丕去世两年后的228年、吴国大将诈降诱惑曹军进入吴地。曾经击败过张飞的大司马曹休骄傲自大,明知有诈而轻敌冒进,在石亭之战中被以少胜多的吴军打败。退兵后的曹休难忍屈辱发病而死。机智的诸葛亮于是抓紧这一有利时机于同年在西线率军伐魏。
曹休死后、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劲敌是接任大司马的曹真、而不是鼓吹成王败寇的电视剧"虎啸龙吟"所吹嘘的司马懿。曹真也曾统领过曹魏的救火队虎豹骑、立下许多战功、包括在诸葛亮首次北伐中打败蜀国的虎将赵云。曹真接过兵权后曾打算先灭了吴国再灭蜀国。诸葛亮三次北伐后、曹真感到了蜀国的威胁与日俱增,于是在公元230年率水旱三路兵力并进伐蜀。由于一个月的降雨冲垮了子午道上的栈道、曹真被迫撤军、翌年病死在洛阳。死时还很年青。
在蜀军的威胁下、曹真为了魏国眼前的安危、临死前第一次把军权交给了处心积虑的外族强人司马懿。从以后的历史来看、诸葛亮伐魏到此基本功成。之后是司马家族从内部搞垮魏国。诸葛亮的继续北伐和死后姜维的十一次北伐从外部保持了对魏国的军事压力、使司马家族得以一直控制魏国的实际权力。曹真去世的231年、诸葛亮的心患已除,立即发动了第四次北伐。新的对手司马懿自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闭城不出。诸葛亮在粮草用謦后只得退军,还设计射杀了追击而来的张郃。
这时的曹军除了司马懿、已经没有诸葛亮需要特别担心的对手。剩下的就是看天命、拼天年、看谁死在谁前面。这时诸葛亮放缓了北伐的节奏。之前的北伐从公元228年到231年、平均每年都有。而第五次北伐是三年后的234年。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在进军途中病逝于五丈原、死时只有54岁、比此时的司马懿还小两岁。之后司马懿又活了17年、直到249年的高平陵政变发生后两年才过世。而在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家实际上已经掌控了曹魏的政权。再过了17年、司马炎废掉了魏国、开启了晋朝。
许多人把诸葛亮北伐简单地视为争夺天下、因此自然而然地以成败论英雄、从征服国家统一中原的角度对北伐进行战略和资源的分析评价、判断得失。然而一生淡泊名利的诸葛亮不想取代蜀君、只是借蜀国之名讨伐曹操、匡扶汉室、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有志之士对窃国之贼的鄙视和愤慨。这在今天已经很难被人用功利的标准来理解。
再说诸葛亮与曹操也是有个人或家庭恩怨的。诸葛亮14岁那年、曹操攻占了家乡徐州。曹军大肆屠掠人民、无数人逃离本地。诸葛亮的弟弟去了东吴、自己随叔叔颠沛流离投奔扬州的袁术。同年又因官场争斗、与叔叔迁移到刘表所在的荆州。17岁那年、希望独立自强的诸葛亮移居到附近的隆中躬耕陇亩。在那里成家立业、并结识了汉末名士好好先生司马徽等许多名人。这才有司马徽把诸葛亮介绍给同来投奔刘表的刘备。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诸葛亮没能亲自领军灭掉曹魏统一中原、但他的北伐对曹魏的灭亡起到了不容否定的作用。曹真在无可奈何中将军权交给司马懿、之后的曹家人也不能不继续重用司马懿一家、与诸葛姜维坚持北伐给魏国带来的军事压力不无关系。诸葛亮亡魏也好、司马懿亡魏也好、让诸葛亮愤恨的曹魏毕竟没能延续太久。决定蜀魏胜负的不只有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的个人才能。如果诸葛亮的寿命与司马懿的寿命换一下、三国的结局恐怕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