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高等文明的高能陷阱 [2016/08]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昨天有网友转了一个中国基建狂魔的视频、随手便写了以下的评论:
"不知是功还是罪。看看纽约、十年前还是很好的市容、由于没钱保养、现在一派破落景象。很多人不知道建筑设施是要保养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尤其是像中国空气污染严重的国家。过了头上二十年新貌后、保养刷新的费用是巨大的。而且城市空间用完后、新的建设和改造很难进行。拆了重建远比空地上建设难且耗资。为了GDP、这一代给后代留下了还不清的债之外、还有一座座水泥山。"
基建或基础建设通常指一个国家公共设施的建设、如铁路、机场、桥梁和医院、学校、邮局等公用建筑。在过去的公有制时代还可以广义地延伸到城市居民的住房。住房商业化后、居民购买的私人住房的建造成了市场上的商业行为、不再属于公共设施的基础建设范围。因此上述针对基建狂魔的评论有点离题、于是这里改成城市建设。
中国用于扩大产业功能和效益、减少或防止污染、提高生活与文明质量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建设是需要不断扩大。最近珠港澳大桥等的建成以及新的渤海大桥的规划是很好的例子。还有沙漠治理、高原引水、海上岛屿建设以及合理开发旅游区等工程也是需要的。但这些基础建设也要根据需要和能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成为单纯地提高GDP或政绩的面子工程、更不能沦为豆腐渣工程。
中国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不只是交通设施、更多的是高楼大厦。差不多所有的一、二线城市都是高楼林立、令人喘不过气来。不少鬼城就不说了。现有的住房远超市场购买力。空置房恐怕是永远空置了直到拆毁。更不说豆腐渣工程了。只要占百分之一就受不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改革后中国大量的住房和商品房是用之前的物价红利和原始积累建造的、即将非市场化资源市场化后再涨价、同时发行大量对应的货币用于投资建造的、而不是用现有经济的利润建造的。这一点很重要却被人忽视了。这些迅速扩张的民用建筑和非盈利设施与现有的经济能力并不匹配、造得起却未必养得起。没有足够的后继资金来源、以后哪来钱保养? 这是个马上就得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少人问:为什么不少欧洲国家和日本的房价涨幅很小、中国的却很大? 理由很简单。房子是供人住的。像德国和日本的人口是负增长。尤其是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只有1左右、人口将会加速减少。在人口不断下降但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国家、对住房的需求也会下降、房价上涨的速度就不会很快。而中国在四十年的改革中、住房成本从几近零到今天的天价、上涨的速度自然很快。但因中国实行了资本经济后、人口也会下降、房价也一样会趋于稳定。这是投资房地产的国人千万需要注意的。
那么美国呢?有人会问美国房价的上升速度也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有关。在经济全球化中、美国靠进口大量生活用品为生、为此不断发行美元换取实物、造成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就造成美国固定资产和股票不断增值。同时因为进口成本下降、进口生活用品在美国市场上涨价缓慢。用普通消费品为样本计算的通胀率低于不受国际市场影响、供求弹性都不大的房地产、学费、保险费等物价(实际上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元的价值)、这就更加突出了美国房地产上涨的幅度。
注:
文中提到通胀率。许多人觉得这是个常识、不用多说。实际上现有经济统计使用的通胀率是不精确的、甚至是有意误导。大家知道物价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不只与货币价值有关。因此在计算通胀率时应该选择受供求关系影响小的样本、也就是供需弹性小的、没有国家补贴的商品。但许多国家的通胀率是用普通生活品、甚至进口商品和国家补贴的农产品计算的。这些商品的供求变化大。价格上升时只要增加供应和进口就可以拉下来。由此获得的通胀率只是反映了市场的短期变化、而不是真实的货币价值的涨跌(相对于产量不大的黄金等实物量度)。
比如说1970年代的黄金是$35一盎司。到现在涨了40倍。食物等日用商品的涨幅远小于黄金。占家庭开支大头的住房、医疗和学费等的涨幅也超过食品。可见通胀计算很有文章。用目前通用的通胀率计算GDP的增长率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们对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难以察觉、因为市场通过不断增加供应压制了弹性商品的价格、掩盖了供应过度与金融扩张之间的失衡所产生的危机先兆。
有人说多数人在生活中很少买卖黄金。没错。但黄金的货币标准对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目前用黄金衡量的人民币汇率远低于目前的半导体汇率(美元可以自由购买人民币、但人民币不能自由购买美元)。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会大大下降、几乎成为废纸一张。呵呵、许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真相、还做着富国的大头梦。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人民币维持这样高的半导体汇率? 这个问题我在汉shan上讨论过多次。结论是廉价剥削中国、同时压制人民币商品的市场、保护美元商品的市场、还不必担心人民币可以买走更多美元(半导体的意义)。有兴趣的可以去山上看看。
被人玩耍还帮人洗屁股、叫床声还很响。真是好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