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近来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如火如荼。许多人热衷于比较两国的实力、如美元GDP来推测其结局。这种实力的对比可能还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制定贸易战策略的主要依据。然而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势力的对决中、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势力集团的强弱或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实力与效率、而不只是实力一个方面。实力与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相当于质量、一个相当于行动力。静止的质量再大也不能给对手造成打击。而当行动速度很大时、较小的质量也能给对手造成较大的破坏、尤其是击中要害部位时。
现实中很多人将实力和效率混为一谈而忽视了效率的重要性、因此认为国家的强弱和竞争的胜负是由实力决定的。川普的班子就是个典型例子、以为美国的实力远大于中国、因此对贸易战成竹在胸。在这种心态下、美国对中国颐指气使地发号施令、想当然地要中国签署城下之盟。不少中国人也这样看待问题、从对比两国GDP的大小和军事实力中产生对美国的畏惧心理。
如上所述、中美两国的GDP等实力对比只是一个方面。最后的胜负还取决于两国的交战效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两个人的拳击比赛。打倒对手依靠的是拳击的动量、既拳头的大小与拳击速度的乘积。这里的拳击速度便是使用拳头的效率。在复杂的对抗中、效率远不只是速度这么简单、还要看打击的方式、时机和部位等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力和效率又代表着物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由于国家往往是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集合、国家之间的对抗更比拳击比赛复杂多了。当集合中的分子运动朝着相同的方向时、集合体可以表现出整体的宏观运动。运动产生的动量和冲量可以对运动方向上的物体造成冲击。而当集合体的分子运动朝着不同的方向时就表现为集合体的热扩散。虽然两个集合体的质量和能量相同、各向同性的集合体才有宏观动量可以做有用功、而各向异性的集合体却只产生体积功。
说到这里有人立刻明白为什么弱国只要团结一心就可能打败意志不一的强国。弱国的拳头虽小、但成千上万的拳头朝着一个方向出击打到对手的要害时、就可以克敌制胜。而强国的拳头虽大、由于其心各异方向不一、完全可能败给实力上的弱国。从中也可以知道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害怕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要以专制等借口搞垮它们。
联系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说、中国的GDP等实力虽不及美国、但仍可通过高效率的战略战术达到挫败对手保护自己的目标。如充分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和利益制衡、个人私心和党派制约之间的冲突分散对手的打击方向和力度。同时合力围歼对手的要害、将整体上的劣势转变为局部的优势各个击破。最后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