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中国的出路吗? 马力
公有制不是不可以市场化。市场化也不与计划经济相冲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一直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并发行货币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这种有价的市场经济是当时的无价市场经济,即各种免费供应和服务的必要补充。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企业的计划经济也不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相反是稳定市场经济和国家竞争力的中流砥柱,也是整合自由经济、抵抗危机爆发和恢复经济秩序的主力军。只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对私有经济的控制比较严格。原因不只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因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首先土地私有化不能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粮食自足的只有三十来个。中国在当时粮食禁运的形势下,耕地私有会造成饥荒。旧中国的人口没有超过四亿半(目前的数据有误)。1959年刘少奇擅自主张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加上大办空想共产主义的免费食堂,造成了严重的饥荒就是一个例子。而工业私有化会使产能和资源涌向高利润的轻工业。在当时原料和能源被封锁的条件下,保证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就得不到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改革后全面下马国防工业造成今天的中国肥而不壮外强中干,军事落后不敢打仗就是一个教训。苏联能打败德国法西斯的入侵,优先发展重工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保证一个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宣告失败,逐渐打开了市场大门。中国可以有序扩大市场化和对外贸易。但这种市场化很快走向极端。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全面推行私有化的资本经济。没有原始积累的资本,就大肆变卖原来的公有企业,号称国有企业。大砍不赚钱却需大量投资的国防工业和科研,优先发展加工业等出口业,以期迅速积累货币资本。同时全面废除原来的无价市场经济,将原先非市场化的资源和资产存量转变成有价资本和产值,计入新生的有价GDP中,造成表面上的经济腾飞。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GDP不包括无价市场经济,因此是一种资本经济,而非全部经济的量度。
公有企业卖完后,为了维护经济腾飞的假象,中国又开始大量出售城市土地的存量资产来注水GDP。大量的银行贷款和纸币发行带来的通胀也使GDP迅速增长。GDP的通胀订正只考虑部分日用商品和食品的通胀,并不排除占市场经济大头的永久性资产和服务业等通胀部分。因此订正后的GDP仍包含大量的通胀水分。因此中国的GDP虽高,人均收入,不同于人均GDP,却仍然在低收入陷阱中徘徊,连小康社会都到达不了。苏联社会主义七十年可以与美国平气平坐,而中国号称第二经济大国,却因GDP中的大量水分和对西方市场的高度依赖,成了西方的经济附庸和经济殖民地。
现在城市土地也已基本售罄。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却随着全球化的衰退而下降。关税战后新冠流行更加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资本经济,尤其是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遭到严重的挑战。因为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存在着资本积累与资本增值之间的矛盾,国家和企业的货币储存会造成市场剩余阻碍资本回流。由于没有无价市场,只能靠海外市场来吸收国内的市场剩余。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极其依赖经济全球化和海外市场。在经济效益下滑时,还会出现失业增加和消费疲软等并发症。
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可以避免经济危机,还可以实行全民就业,因为企业盈亏可以互补共同发展。而私有化的市场经济不能。个人就业首先要有资本家愿意购买自己的劳动。由于个体资本没有统筹兼顾的能力,只有幸存的盈利企业能够维持生产。大量的投资资本在经济下滑时被迫离开效率不高的实业转向就业不多的金融业。可见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失业和两极分化不只是管理问题、而是根本性的制度问题。也因此是管理本身解决不了的。
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在全球化走向末路,市场回归自我封闭之际,中国本应进行认真反思,对比不同的经济模式在相同条件下的表现,找出可以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然而中国却依据不同时期完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的简单对照,靠简单外推来预计将来,坚持私有化的单一市场经济的道路。在公有企业和城市土地的存量基本卖完后,就只剩下农村土地可以卖了。果然不出所料,以下这个视频说明中国开始打农民的主意了。
在毛泽东时代,农村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所以叫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与国有制是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改革后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悄悄变成了国有,因为集体已经不存在了。个体农户只剩下土地的使用权。农民以为分到了田地,实际上只是得到了使用权,丧失了所有权。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在原来的计划中也是有的,但条件是以国营农场国家职员的地位来换取。现在将农民的土地免费夺走,再给农民一点钱就连使用的权力都没有了,也没有工作的保障和其他福利。
失去土地的农民将成为资本家的劳工。因受教育不足缺乏打工的技术和经验,将面临比老城市居民更大的失业风险。而之前发了财现在没有投资机会的资本家和贪官们于是可以收购农民的土地,再利用国家补贴维护既得利益。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毕竟不是三亿人的美国,想靠私人农场解决粮食问题只是做梦。当年分田到户就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结果良田荒芜,粮食进口越来越多,人口却在减少。还记得四个现代化么?谁还愿提农业现代化?改革不成功,现在还要继续豪赌,风险不可謂不大。
辛亥革命后,中国各种党派和学派群起,为什么共产党可以胜出?什么正确领导武装斗争之类不过是形式和空话。共产党从开始成立后就迅速壮大有声有色,原因在于共产革命是从改变社会的利益分配着手的,迎合了多数人的心愿。开始是发动工人罢工,要求利益平等,减少工时,改善条件,争取权力等。工人运动于是风起云涌。在蒋汪政变镇压后,共产党革命转入农村依然以争取农民的利益为动力,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维护这些利益再分配的成果。
现在的改革否定了之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否定了利益再分配的民主革命,回到了革命前的社会制度。这就否定了共产党的合法统治地位,社会稳定只能靠高压来维持。这在小国和资本高度垄断的大国如美国可行一段时期,但在中国就难说了。粮食和经济都高度依赖进口,而世界并不接受一个核大国的经济强大。私有经济的道路会有多艰难可想而知。这次世界趁疫情爆发齐心搞垮中国,第五纵队积极配合,就说明了中国想利用西方超越西方不过是一厢情愿。
这里不能不强调一个关键的问题。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在公有制下,国家是盈利企业。公有制一方面可以不靠税收来养活执政官员(别忘了没选票,不交税的历史口号),另一方面盈利企业需要专家管理,而非西方皮包政府的公众人物选举管理。西方国家即便非盈利的政府有选举,盈利企业是不搞选举的 ,甚至是世袭的。在公有制下,由于人民在名义上拥有生产资料,也因此在企业和基层管理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监督权,开启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新形式。这种协商民主比多数暴政的西方民主更有效地解决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因为个人问题基本上是少数群体的问题,不能靠全国投票来解决。无数少数群体就构成了民众的大多数。只有协商民主才能解决少数人同时又是多数人的利益问题。这种少数与多数兼顾的民主能避免多数暴政。
说到民主顺便提一下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美式民主在一开始的设计理念上,就是为了利用全国的大面积投票来压制群体利益。这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写得清清楚楚。联邦党人甚至以此作为实行联邦国家的主要理由,因为十多个殖民地形成联邦后,投票人更多,可以更有效地压制群体诉求。这在今天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千真万确的。该书在网上可以阅读。文章作者是麦迪逊。他循循善诱地举例解释,很有说服力。我在多 維有系列讨论。
压制无数群体的利益,实际上就是压制多数人的利益。这便是说在资本和私法的专制下,西方民主是假民主的道理。中国废除了公有制,协商民主只能限制在很小的公地上。可见实行资本经济也就失去了民主问题上的话语权,成为西方普世价值攻击的目标,使执政的合法性只能依靠经济的成功。在危机四伏的资本经济中,中国将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