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经济的必然逻辑

作者:mali50  于 2020-6-25 01:2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9评论

资本经济的必然逻辑    马力

一、何谓资本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市场经济从本质来看是一种以资本循环为基础的资本经济。市场交换是资本循环的必要环节。这个交换过程不只是产品换回资本的过程,还包括资本通过买或租换取劳力、机器、工厂、技术、能源和材料的投资过程。 一次交换获得的劳力、机器、工产、技术和能源将材料转变成商品,再通过二次交换将商品转回为资本。这两次反向市场交换完成一次市场循环,从资本回到资本。两次正负交换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所以资本经济又称之为市场经济。市场的供应或需求不足都会影响资本的完全循环。

在这个经济模式中资本循环是目的,市场只是资本循环的条件。在资本循环过程中,如果最后的回收资本大于之前的投资资本,资本是增值的或盈利的,反之则是亏损的。当资本循环的盈利还可以用来支付贷款利息时,有人就会设法贷款加入资本循环来获利。为了增加获利,可以设法减小投资,如将购买产房设备和奴隶变成租凭产房设备和工时。有些人甚至选择廉价材料来制作产品。比较积极的方法则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二、利润公式的多元性

这个资本循环的基本过程在本人的文章《共产主义是如何失败和变现的?》中有详细的描述。经济学中有个利润公式可以计算资本循环中的盈利所得:
资本利润 = 产品的交换价值 — 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是在一次交换中投入的资本,可以包括租金、利息、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税务等。产品的价值是在二次交换中换回的资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产品的预估市场价值,而是已经成交后到手的资金。由于西方经济学隐含着无限市场的假定,通常很少强调这一点。但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市场经济成败的关键所在。

当产品可以按照预定价格于市场畅销的情况下,产品的交换价值可以按产品数量预先估算。于是在投资成本已知时,上述利润公式只含有一个变量利润,并可根据其他两个已知量直接算出。这时的利润公式就是个数学上的闭合方程。但在理论上高度竞争的市场是可变的,产品的价值实际上也是一个变量。比如这次新冠疫情中的口罩产业开始供不应求,最后却出现大量厂商亏本破产的情况。这时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利润公式可以含有两个变量,不再是一个闭合方程。产品的市价还需要其他关系式来补充确定,比如市场的供求比和价格变化等。

由于市场的多变性,上述的利润公式便不总是可以用来预报企业利润,而更多是在产品售出后用以利润结算。这就是说资本经济有其不确定性。当多家的产品竞争激烈使得某企业的产品销量不足或售价下滑,预估的产品价值就无法实现。这时的资本循环会产生负利润,出现资本亏损。可见资本经济的增值和盈利是有条件的,与有效市场的大小有关。然而在现有的西方经济学中,利润公式经常被被用作研究经济过程的出发方程或预报方程,而不考虑市场的大小。这样就掩盖了真实市场的不确定性。

三、资本经济的秘密

如果说利润大小有赖于市场交换是人尽皆知的常识,那么这里就来说一说资本经济人所不知的秘密。在资本经济中一切都是商品。消费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代表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市场的大小最终由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来决定。在资本经济中消费者货币化的购买力主要来自劳动的货币报酬和资本的投资利润。西方经济学虽然隐含着无限市场的假定,实际上在任何时期对任何特定商品来说,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是有限的。这两个有限性还有着因果关联,即有限的购买力限制了消费需求。

为清楚起见,上述利润公式中的投资成本可以分为劳动报酬和其他成本,即
资本利润 = 产品的交换价值 — 劳动报酬 — 其他成本
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报酬叫作可变资本,这样劳动创造财富就成了资本创造财富。这种文字游戏还颇能玩弄人。而其他成本叫作不变资本。其实不变资本并非不变,其中的租金、利息和服务费等也都被融入产品中。如把一国的资本经济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所有消费者的购买力可以用全体就业者的劳动报酬和资本的投资利润之和来表示,也就是
购买力 = 劳动报酬 + 资本利润
将此代人利润公式有
产品的交换价值 — 其他成本 = 购买力
这个等式说明产品的市场价值加上其他成本恰好等于在资本循环中产生的所有购买力。换句话说就是想要所有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全部市场价值收回投资,消费者必须花光资本循环中获得的所有报酬和利润。

那么利润公式中的成本商出售生产成本获得的收入是否可以用于积累?事实上成本制造也是一个资本循环,整体上同样需要花费所有员工的收入来维持。但有一种服务业,就是如银行贷款那样的金融服务业,是一本万利的。它的产品是放贷,不需要另行回购产品,而是借款人负责归还贷款。只要利息收入超过成本,最初的投资就可以越滚越大。它居于资本经济产业链的最上端。整个制造业仿佛就只是为它打工。类似的服务业还有租凭行业等不需要另外购回产品的行业。后面说到,它只是寄生于制造业的寄生产业,其盈利来自分享产业利润。当制造业利润被银行掏空后,制造业倒闭,银行也就失去了寄生利润的来源。

四、闭合系统中的无利润循环

前面的分析所揭示的秘密就是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与资本增值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资本积累会造成市场剩余阻碍资本回收,也就阻碍生产的继续和资本的进一步增值。其中由富人的购买力储存而产生的市场剩余叫做第二剩余价值,主要是由资本家积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这里称为第一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叫作利润)而产生的。

资本经济的秘密看似匪夷所思,推论更加可怕。它说明在生产成本和市场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资本经济在总体上只能维持再生产而不能扩大再生产,也不产生新的利润。在这种资本循环的过程中,最初的投资资本不会增值;所有资本家组成的阶级也因此不会通过投资致富;劳动者也不能积累货币购买力;整个社会不会因闭合系统中的资本经济而致富。这样的资本循环就叫做无利润循环,这样的资本经济也就是无积累经济。

在无积累经济中,投资者和工人都不能积累购买力,而必须将其打工与投资所得的全部报酬和利润用于购买生产出的产品才能保证资本的无损循环,维持经济的持续运作。否则就会因储存购买力产生市场剩余,造成资本的回收障碍。当然工人不可能买完自己的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也需要购买本企业出产以外的其他商品。但就整个资本经济而言,想储存购买力和积累资本利润是很困难的。

五、资本经济的两级分化

许多人一听这个资本经济的秘密就禁不住笑出声来。明明有不少私有企业发了大财,并且还在赚钱扩产,怎么就是无利润循环?别急,这里说的是整个资本经济体系的总体状况,而不是其中的部分企业。好的企业仍可以储存利润和报酬,是因为它们可以利用竞争优势赢得其它企业职工的购买力,来清除因本企业的购买力储存造成的市场剩余。这时即便企业内部有购买力储存和资本积累, 优质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被外来的购买力全部吸收,不会造成资本的回收困难。这样优秀企业可以不断产生和积累利润,并扩大生产规模。

与此同时,一些失败的企业就会因购买力转移到优质产品而造成产品滞销,从而无法收回投资走向破产。在资本的丛林经济中,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有更多失败的企业。不管成功的企业有多杰出,管理者有多优秀,资本经济中的成功企业是踩着别人的尸骨前进的 。但这是制度使然,不是企业的有意为之。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再多的优秀企业也拯救不了资本经济的衰落。相反一些企业越优秀,就有越多的普通企业破产,因而迫使政府通过反垄断来干预市场经济。

企业破产会造成工人失业和社会贫困,进而削减社会购买力,最终累及优秀企业的发展。这就是闭合系统中的资本经济无法避免的社会贫困和两极分化。这些贫困归根到底是由资本经济固有的基本矛盾产生的。为了救济穷人补充因富人的货币积累失去的社会购买力,资本经济国家不能没有一定的社会福利。这些福利不只是道义的需要,更是维持经济运转的需要。其本质就是通过国家法律强迫富人将部分储存的购买力释放出来,给穷人消费减少市场剩余。这些消费最终又回到资本家的口袋里,帮助他们实现资本的回流与循环。

六、商业分利扩大就业

有人会说上述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和产生的第二剩余价值以及贫富分化是基于简化的制造业模式得出的结果。现实中的经济活动要复杂得多,比如有商业、零售业和服务业。产业工人失业后可以改行从事别的行业。美国的制造业衰落后经济依然强大。

首先商业和服务业不能满足生活的主要需求,许多是制造业的附属行业,如运输、销售、修理、保险和贷款等。将这些附属行业看作是制造业从生产到市场整个产销过程中的附加环节,便可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资本循环。上述原理对这个更大的资本循环同样有效。在这个扩大的资本循环中,附加的销售业、金融业和一些服务业实际上是依附于制造业上的寄生行业,共同瓜分制造业的潜在利润。这些附加产业的确可以扩大就业,因此有些国家规定企业不能直接销售产品,而必须由销售商代理。但制造业没了,它们也跟着转行。

服务业也一样。人类不可能通过相互服务来生存,而必须要不断地消费物质产品来补充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服饰、活动和居住条件。这些物质产品,包括文学和艺术的,才是人类财富的主体。服务业是以这类财富的存在和满足为条件的。人们用来购买个人服务的货币,归根到底来自物质财富的生产,哪怕购买者本人也是从事服务业的。因此从资本的运行来看,服务业不过是对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的收入和利润进行再分配。没有物质产业的收入就不会有货币交换的服务业,服务也就不会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资本循环,而只有原始的互助式服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物质生产为基础的资本经济中,各种附加行业最终都是在瓜分制造业创造的财富和利润。虽然有些附加产业可以改进产品的品质创造实实在在的附加值,大多数不过是通过各种销售环节提高物价来分一杯羹。终端价格的提高自然会影响销售量,阻碍投资资本的顺利回收。这样的附加产业就像是制造业的服务业,有如个人的服务业一样可以创造大量的GDP,但不创造物质财富。 制造业的利润在各种产业的瓜分下不断减小以致消失,最后就是倒闭和迁出本国 。

美国本国的制造业衰退后,靠投资海外制造业维持着本国强大的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的制造业依然存在,其贡献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这与英国利用海外殖民地生产农产品是差不多的道理。是GNP而不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外资企业的产值,却不包括本国海外企业的产值)更能准确地表达一国的经济实力。加上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可以不断印钞输出通胀,廉价购买别国的产品。但债务不能无限增长。所以前景不可乐观。

七、海外市场的必要性

前面说的无积累经济和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对闭合的经济体系而言的。虽然消费贷款和福利政策可以缓解社会分化维系经济的运转,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富人可以不断储存购买力而不产生市场剩余,即第二剩余价值。因为不会有资本经济国家将富人的全部资本积累拿来救济穷人。资本经济国家清除第二剩余价值更高效的方法就是开辟海外市场,利用外部购买力来吸收富人的购买力储存所产生的市场剩余。海外市场是资本经济国家迅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不拥有充足的海外市场。

新兴资本经济国家的迅速崛起也通常选择外向型的出口经济。为了增加海外市场的购买力,商品输出国还会贷款给海外国家购买本国的产品,或直接用海外资源换取本国的工业品。在不公平的交易下,这些海外市场还会沦为资本经济国家的经济殖民地。早期资本经济国家可以发展成强国,因为有很大的海外市场。后起的资本经济国家因占有的海外市场越来越小,很难超越现有的资本经济强国。海外市场的人均占有率决定了资本经济国家发展的未来和极限。由于海外市场的重要性,资本主义国家常常为争夺殖民地而大打出手发动战争。除了战争外,还可通过创新产品来争夺海外市场。

八、海外市场的大小

理论上,一个无积累经济可以永久存在,只要所有人及时花完所有报酬和利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总有天灾人祸和生病失业等各种意外发生,这就需要应急支出。因此一定量的货币积蓄是必要的。何况人生不同时期的消费量相差很大,而收入的变化不一定能及时跟上开支的变化。这也需要足够的积蓄来应对开支的增加。 例如购置房地产和为子女支付高昂的学费或医疗费都需要长时间的货币积累。加上不少人还有投资赚钱的愿望,货币储存就更加重要。

只要条件允许,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储存货币购买力的愿望。因此一国国民的货币储存量可以说没有上限。现有的存款数量只能说明在现有条件的许可下,国民的货币储存量。它不代表国民所要储存的购买力上限。一代代人不断储存,将越来越多的购买力变成固定资产和新的投资。这时在短周期的资本循环产业中流失的购买力就需要外部的不断补充。根据外部市场的大小,可以推算出允许本国购买力储存的最大年度额。

假定一个国家每年的储蓄(包括所有层级上的应急储备)、固定资产和非营利的新投资(包括国防、科研和教育等)之和是N,对外贸易的顺差就不能小于N。N在这里可以看作是维持资本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外部需求或外部市场。对小国来说,如北欧国家,N较小,有点优质产品出口就可以满足。但对大国来说,需要外贸顺差N就可能很大。一旦不能实现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便是资本经济的大国劣势原理。为了扩大贸易顺差,一些国家会设置关税壁垒开启贸易战。甚至祭出制裁手段引发真正的战争。

九、中国的外部市场

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来举例。不考虑其他,只以全民储蓄(不包括股票证券的投资)来代表N。根据网上的官方数据(读者可自行搜索),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人民币元。另外2017年中国的储蓄率是47%。按14亿人口和40%的储蓄率来算,每年中国人的储蓄总量N约为172,104.8亿元人民币。

为保证制造业的资本循环畅通无阻,中国需要不小于这个量的外部市场。如果考虑其他非营利和战略性投资,所需的外部市场会更大。而根据官方数据,中国2019年的外贸顺差仅为2.92万亿人民币元,与上面估计的超过17万亿的外部市场需求差了14万亿。因此中国的海外出口远远不足补偿国内的货币储存失去的购买力,也因此不能保证出口经济的持续运行。

这一发现有点意外,因为它表明之前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有价市场经济的所谓腾飞,归功于开放式出口经济实在有待认真推敲。当然早期虽然储蓄率更高但中国的储蓄总量比现在低,同时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较高,但外部市场仍然不足以吸收国内货币储存造成的市场余量。中国有价市场迅速扩张的真正原因是之前无价经济的资产转化,外资引入和货币宽松政策。

十、印钞经济和贷款消费

上面说了促进中国有价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扩大资本供应量。前面说过资本经济的本质是资本循环。循环开始需要最初的投资称为原始资本。改革开放的原始资本主要来自出售之前无价经济的资源,包括企业和土地。还有就是印钱为私有企业提供贷款。也有一部分原始资本是引入的外资。大量增加货币资本的供应量必然造成物价上涨,这就是我们经历过的高通胀过程。几十年包括房地产和医疗费在内的平均物价上涨了百倍以上。中国的高储蓄率实际上是与印钞经济的高通胀相关的。

早期的超额货币供应主要用于新办企业的投资成本和亏损补贴。由于中国的储蓄率一直较高,市场剩余从资本经济的开始起就一直存在。也因此有产业的破产工人的失业(中国那时叫下岗或待业)和贫富分化。许多下岗待业者于是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风靡一时的摆地摊就是一种新的职业。前面说过这类商业和服务业是一种制造业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有利于减小社会分化。同时国家也会用部分货币供应量直接救济失去工作能力和机会的穷人。
当商品生产的总量超过国内需求后,海外市场就越来越重要。

刚刚说过中国出口贸易的顺差远不足以吸收国内储蓄造成的市场剩余。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增大货币供应来补贴因降价促销和产品滞销而亏损的企业。也有一些货币用来救济穷人购买剩余商品。比如,根据网上数据,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在2019年5月是1891153.70亿人民币元,到2020年5月上升为2100200.00亿人民币元。一年里增加了209,046.3亿元。这新增的20万亿左右的货币足以补偿上面所说的因外部市场不足造成的14万亿的购买力缺口。多出的部分可用于前面说的新增投资。顺便说一句,2019年中国全年的GDP是990865亿人民币元。这新增的20万亿货币用于投资就可使当年的GDP增加20%。五分之一的GDP居然是用印刷机创造的。

十一、利润危机的终点

由此可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巨大债务,包括已被注消的坏账,主要就是用于补贴资本经济造成的损失。表面上看,超常的货币发行和企业补贴与国民的高储蓄有关,但这个高储蓄不是平均分配的,而集中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口。多数人的生活还需量入而出精打细算。即便有点积蓄还要添置房地产,送孩子上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印钞经济的高通胀使货币储蓄不断贬值购买力下降,普通人越来越不敢随便花钱,这就造成中国国内普遍的储蓄偏高消费疲软内需不足的现象。

这里说的虽然是中国的例子,但历史表明所有资本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向印钞经济。长期的通货膨胀是资本经济的重要特征。只有之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保持几十年的物价稳定。最后社会的贫富分化与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许多人越来越穷,物价却越来越高。为了救济企业和穷人,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多,物价则进一步攀高,而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到了资本经济的最后归宿——非竞争性利润危机。

单个企业的利润危机在竞争过程中经常发生,结果往往是该企业的破产倒闭。然而单个企业的竞争失败不一定影响其同行,相反同行还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场和资源而更加兴旺。但是非竞争性利润危机,不是因某个企业在国内同行间的竞争失败造成的投资亏损而产生的,而是因整个同类产业成本过高产品太贵,同时两极分化的市场却相对疲软,而产生的资本回流失败所形成的。非竞争性利润危机的结果就是中低端制造业的大面积破产或离开本土。

十二、资本经济的历史逻辑

资本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值资本和积累资本。不断的资本增值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本。不幸的是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资本经济的发展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就会因货币积累产生第二剩余价值。这就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鼓励贷款消费来清除市场剩余。外部市场不足刺激了更大的印钞经济,使通货膨胀和消费疲软变本加厉。这样的恶性循环最后使资本经济殊途同归,收敛于利润危机的终点。

所有资本经济国家的制造业都会走向利润危机,中国也不例外。这就是资本经济的必然逻辑。在全球工业化中,新兴国家不断涌现,更廉价的商品进口还可能加速本国利润危机的到来。这时各种贸易壁垒,如反倾销和高关税之类,就会被用于保护本国的产业。利润危机是资本经济的内部矛盾产生的。由于资本积累与资本增值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资本经济本身无法消除贫困。

即便没有国外竞争,资本经济也会走到利润危机的终点。表面上的扶贫不能铲除贫困产生的根源,新的贫困会不断产生。西方国家解决贫困的方法不外乎社会救济和低生育率淘汰。社会救济的作用有限。不断淘汰人口众多的底层人口,结果就是使发达国家的人口持续减少,并以此抬高平均生活水平。这便是经济学中的幸存者偏差。资本经济也因丛林淘汰和人口不足可以被称为焚尸经济。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3 回复 mali50 2020-6-25 01:44
一篇可以读懂经济预知未来的总结文章。 对政治感兴趣的不可不读。 罗辑思维很有看头,历史分析头头是道。但罗胖涉及经济有关的话题就有点离谱了,原因就在缺乏科学经济学的启蒙。建议读懂本文后也评论推荐一番。需知更多,多 维和贝壳村都有本人的经济学系列文章,介绍耦合市场经济和有限市场经济理论。
2 回复 qxw66 2020-6-25 08:55
太学究了。。。头大。马兄有点书呆子?

罗胖还是很通俗,智力不错,不过是个公知
3 回复 mali50 2020-6-25 09:35
qxw66: 太学究了。。。头大。马兄有点书呆子?

罗胖还是很通俗,智力不错,不过是个公知
返老还童。
1 回复 夕明 2020-6-26 11:22
无路可走了。
1 回复 mali50 2020-6-26 11:51
夕明: 无路可走了。
是有点抓狂,慌不择路。所以四面出击,焦虑不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 回复 yongbing1993 2020-6-26 23:53
中国改革开放后推行的民间的是地摊经济始!  到头来必以地摊经济终!   改革开放后走资派官方的是卖地经济、卖资源经济、印钞经济、变公为私经济、廉买劳力经济、投机造假经济.......促使百姓贷款消费经济。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特色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乱伦杂交混搭经济的怪胎就是如今的走资派特色经济。这个怪胎将来如何发展有待观看。
2 回复 yongbing1993 2020-6-26 23:54
中国改革开放后走资派特色政府中的特色资本家选择外向型的出口经济即海外市场时,  必定拿在中国国内由公转私窃取的财富和雇用廉价的农民工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至国外,  作为合法的私有资产。为了讨好外国政府,  迎合外国劳工的要求,  不断地从国内抽来海外给于补上,  以达到立足海外的目的。而美国等国家甚至如台湾的资本家们是以少量资金投资中国而经几年之后,  成千倍万倍的财富回报带回去了。如台湾的郭台铭一个小公司在中国十几年了成了世界级富翁。而相比中国的大资本家曹德旺在美国开工厂带去多少钱得到多少钱带回中国?  这是什么经济?  走资派的洋奴卖国经济。
2 回复 mali50 2020-6-27 00:17
yongbing1993: 中国改革开放后推行的民间的是地摊经济始!  到头来必以地摊经济终!   改革开放后走资派官方的是卖地经济、卖资源经济、印钞经济、变公为私经济、廉买劳力经济、
说到了点子上。恰恰因为之前计划经济的成功,改革才有信心用计划经济方式管理资本经济,并称之为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但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不会改变,因为资本循环不会改变。特色经济不过是用国家银行印钱来补贴资本经济。正是因为之前社会主义经济物价稳定才有超低物价用于印钱投资和补助企业,帮助完成出口经济自身无法完成的资本循环。但这个秘密被误认为是特色经济改革的成功。现在物价不低了,印钱受到限制,负作用可能更大,特色经济开始一筹莫展,病急乱投医。但不解决资本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切挣扎都是徒然。
2 回复 mali50 2020-6-27 00:37
yongbing1993: 中国改革开放后走资派特色政府中的特色资本家选择外向型的出口经济即海外市场时,  必定拿在中国国内由公转私窃取的财富和雇用廉价的农民工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至
腐败和资产转移加大了购买力储存造成更多的市场剩余。结果就是增加货币供应来清除市场剩余完成企业的资本循环。这就缩短了经济发展期,提前进入利润危机。也由此扩大了两极分化,减少了消费支出和市场需求,造成今天成功的经济大国消费极度疲软的异常局面。西方国家用负利率来限制储蓄促动消费,中国可能也会走到这一步。但中国的养老福利不足,人民只能储存现金。现在好了,电子金融一来,连偷存现金也不行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 09: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