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再次伟大,不如耗死对手 马力
拜登上台,中国最关心的就是美国新政府的中国政策。拜登上台的第一天就邀请了台湾驻美代表参加就职典礼。不知邀请了中国官方代表没有。中国以军机连日扰台表示抗议。美军随即派出里根号航母进入南海以示警告。于是中国又有人主张应尽早解放台湾,让美国死心后恢复太平。但与以往一样,中国更权威的媒体《点亮历史》再次批驳了这种操之过急的说法。
早说了中国的南海和台湾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经济问题。近来中国不断喊话拜登政府,以期缓和川普时代中美贸易的紧张关系。中国对此也有所期待。据说中国正在收回内循环政策,准备再次回到出口经济的模式。事实上,中国目前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只能依赖生产出口,很难实现真正的内循环。而在川普的打压下,中国的外债已经超过了外汇储存,流通外汇紧缺。为避免破产,中国急需出口贸易达到新的平衡。
然而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虽然在中国问题上也释放出某种善意,如不允许使用中国病毒的说法和推迟制裁一些与军工有关的企业,但对中美贸易问题却避而不谈,而是声称要有“耐心”。这让中国对拜登葫芦里的药捉摸不定。有人以为拜登政府将继续推行没有川普的川普主义,在各个方面包括军事、外交、科技、政治和经济等,仍然对中国实行全面打压。但这只是基本的判断。本文想说说新旧政府在中国政策中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除了继续打台湾牌南海牌, 与川普不同的拜登有可能重新迫使中国制裁朝鲜,重建类似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那样的经济同盟孤立中国。而最重要的一手就是所谓的“耐心”。也就是说等中国经济进一步衰落,迫使中国不断放低身段作出更大让步后,用注水美元收购中国。而禁止用中国病毒的歧视性名称则是防范美国疫苗失败或失效时,能够购买中国疫苗补偿供应不足的国内疫苗。
美国可以无限制印钱,海外还有足够的供应市场。中国不断呼吁美国改变贸易政策就是为了恢复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自己制造吗?至少美国没有立即的风险,急什么?完全可以等待最佳时机出手,以最小的代价薅最多的羊毛。打败了竞争对手后再重振国内的制造业不迟。这一交易的艺术比川普高明多了,也残忍多了。川普急于制造业回流,操之过急漏出破绽,结果赢了反被喊成输了。拜登的耐心恰是对症下药,以逸待劳打消耗战。美国消耗的是纸张,中国消耗的是实物,所以稳赚不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制造业出现全国性利润危机。那时新兴工业国还不能为美国提供足够的消费品。美国面临的是走投无路的致命危机。这才有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屈尊俯就亲自来中国打开中美关系,使中国成为美国消费品的廉价供应地。中国如果不答应,美国危机会造成贫富州的分裂。如今不同了。美国可以印钱购买足够数量的消费品。事实上,新兴工业国的产量已经过剩。这样一来,美国成功地将四十年前致命的危机转嫁给了中国等后起国家。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中国却不能转嫁危机给其他国家。
由此看来,美国新政府不急于川普的再次伟大,而是想利用川普政府的贸易战所取得的优势,温水煮青蛙坐收渔利。与中国打耐心战消耗战,再佐之以颜色革命的拿手好戏,最后搞垮中国。最近在俄国就小试锋芒,结果大喜过望。看来让美国再次伟大,不如耗死对手来得简单易行。美国下了四十年的大棋,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老奸巨猾的政客拜登不急。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欲速不达,让到手的鸭子又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