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2020中国人口普查后的疑问 马力
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终于公布了。总人口为1,411,780,000人,比2010年的1,339,724,852多了大约72,080,000(七千二百万),与2000年到2010年增加的人口73,899,804相近。据说这次的普查没有公布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生育率。这些数据有什么问题吗?
首先,所谓的生育率实际上是总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女性生育子女的总数。在男女比例平衡时,维持人口不变的总生育率大约是 k = 2.1。多出0.1(二十一分之一,约等于5%)是因为有些女性没有生育,还有些女孩活不到生育年龄。这里可以看出总生育率的真实含义。中国目前官方公布的总生育率 k 是1.3或1.5,说明有接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女性,包括终身未婚和未生的,生有两胎,其余全都是一胎。中国女性比例略低于男性,还有许多不生的。这个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似乎不太可能。
其次,2014年国际公布的中国死亡率是千分之7.44(见各国死亡率列表), 比长寿国日本的9.38低很多。由于中国出生率在减少同时老龄化在加深中,死亡率也会上升。2020年的数据上升为千分之8.23(见死亡率比较)。按2014的数据算、14忆人口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高于中国公布的数据。如果出生被高估而死亡被低估,结果就是人口净增长被夸大。
那么中国公布的人口数据是不是自洽呢?这里没有原始数据就只能推算一下。人口增长的公式是
人口净增长 = 新生人口 - 死亡人口
之前说过中国最后十年人口增长了72,080,000。官方公布的死亡人口每年不超过一千万。这里假设十年死亡九千万,即90,000,000。而十年中的人口出生数,根据上面的公式,是增长的人口与死亡的人口之和。这里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不妨做个简单的估算。生育率之所以称为总生育率,是指所有女性在一生中所生儿女总数与她们的人口总数之比。因此必须在一个完成生育的时间段里考虑才有意义。十年是个较长的时段,大致等于一胎政策下绝大多数女性实际生育的年龄段,从25岁到34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国女性从25岁到34岁就完成了第一胎生育。
现在在每十年的开始时,选择从25岁到34岁为育龄女性。在这十年中,起初年龄小于24岁的到后来也可能生育,而开始时大于35岁的女性却有部分在前十年已经完成了生育,因而在这个十年中不会再生。假定漏算的低龄女性所生的数量大致与不再生育的高龄女性相互抵消,就可以将25岁到34岁的女性当作这个十年中的生育女性。每隔十年选同样的年龄段就可涵盖所有女性并且不重复。根据2010年人口按年龄段发布的金字塔(见图,引自2010中国人口金字塔 ),2010年中国25-29岁的女性人数是50,176,814人,
30-34岁是47,616,381人。故2010年25-34岁女性人数是
97,793,195。如果生育率是k,所有这些生育期女性生产的人口就是97,793,195k。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面的公式有2010至2020人口增加是 72,080,000
= 97,793,195k – 90,000,000。由此得到
k =(90,000,000
+ 72,080,000)/
97,793,195 = 1.66
这一结果与总人口无关,只与人口增量,死亡数和育龄妇女数有关。生育率与人口增量和死亡数成正比,与育龄妇女数成反比。这个结果说明在这十年里有66%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成功地生产并抚养了两胎。这里66%的二胎是相对于这些女性的总人口,而不是相对于十年中出生的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的总生育率是1.181。2020年普查的人口增加与2010年相近,但总生育率增加了这么多有点不合理,而是过于偏高。要想降低这个数字,在数学上可以减少人口增量或死亡人数。先假定人口不变,死亡数还是90,000,000,有
k =(90,000,000
+ 0)/
97,793,195 = 0.92
这时生育率跌破1. 一些国家已经如此。中国似乎还没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2010年的女性人口已经高估。要提高一点生育率,可以试试国际公布的死亡率。假设人口不变时,2014年千分之7.44的死亡率有每年9,967,552人死亡。10年平均生育率是
k
= 0 + 9,967,552 x 10 / 97,793,195 = 1.02
2020年千分之8.23的死亡率每年有11,025,935人死亡。10年平均生育率是
k
= 0 + 11,025,935 x 10 / 97,793,195 = 1.127
这些结果接近2010年的总生育率1.181,稍低一点不难理解。
在男女比例平衡下执行一胎政策的生育率小于一、因为有不生的。一些偷生和被照顾多生的抵消不生的应该多不了多少。人口不变时,以上的计算比较符合目前中国的生育状态,也符合10年前的普查结果。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大面积推行强制性一胎政策。人口之所以没有马上减少、因为之前迅速增加的育龄人口弥补了生育率的下降。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早过了生育期,而人口的变化与生育人口有关、而与人口总数关系不大。2010年后,中国开放了几年二胎,但生者不多。同时更多的女性不愿生育。最迟到2010年后、中国新生儿数量比上几代减半。所以最后十年人口的增加与2010普查结果几乎一样有点不切实际。
再说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通常说一代是二十年、不以人的平均寿命为标准。为什么?因为女性的生育期大致为二十年,从二十到四十。而在一夫一妻制的晚婚和一胎政策下,女性的有效生育期大致只有十年。绝大多数女性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就完成了生育。所以一代减少到十年。每一代新生儿是上一代的一半。人口半衰期下降,甚至只有过去的一半时间。这就是现代国家人口减少和老化越来越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