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再次积累

作者:mali50  于 2023-5-16 08: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资本的再次积累  马力

最近在美国联储局不断快速加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美国银行的破产。在之前的文章“美国继续加息的目标所向 ”中已经指出,银行的破产使大量得不到联邦保护的海外资本被美国银行吞并。而这些破产银行自己的资产只是换了家银行仍然留在了美国。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则是本人在2011年的系列文章“资本主义的二重循环 ”中专门论及的“资本的再次积累 ”的问题。

资本主义的二重循环资本的再次积累是相对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言的。资本经济首先需要用资本购置产房机器,还要雇用工人。所以企业主,又叫资本家,在设厂之前需要通过生产以外的方式快速积累一定量的资本,主要是货币资本,用于创办企业。这个创始资本的积累便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原始积累的原始资本在生产中从投资开始,到生产,到销售再到资本回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在循坏过程中资本的增值叫盈利,资本的减量叫亏损。总之资本循坏有点像导线中的电子循环,必须形成闭合环流才能持续地重复进行。如果因某种原因产品滞销或减价,资本回流就会受阻造成企业的亏损以致破产。

单个企业的破产时常发生。如果整个产业破产就会影响一大片。而多个产业的破产就会造成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在资本经济早期,企业或产业破产可能与盲目生产造成的供过于求有关。当生产的垄断形成后,过剩性破产仍可能发生,主要与按资分配造成的贫富分化有关。多数穷人的购买力不足,而富人却在不断储存购买力从而造成产品积压市场过剩。产品过剩发生后,资本家为了收回投资首先是提高物价。所以资本经济存在着长期性的通胀,并不得不接着用涨薪来增加购买了。这就形成了资本经济特有的涨价----涨薪----再涨价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在中国最后的几十年中看得十分清楚。

即便是涨价----涨薪----再涨价的恶性循环也还是不能解决两极分化的贫富差距问题,不断的通胀和涨薪只会使市场越来越小,厂家的利润也越来越小。资本经济到了这一步便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之前的新的危机----利润危机,即大量企业的边际利润因销量不足而不断缩小并最后消失。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利润危机。中国则是在最近开始。其中房地产企业最明显。那样的高房价即便在经济回暖后也很难恢复,却依然无利可图。我将利润危机称为资本经济的最后危机,因为与单纯的过剩危机不同,不能靠简单的停工停产来清空库存并因此不治而愈。在理论上必须回到之前的某个相对贫困的阶段重新开始,因此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

几十年后制造业重新开始的过程就叫作资本主义二重循环中的大循环,相对于过剩型危机的小循环而言的。大循环同样需要资本积累,即所谓的资本的再次积累。在文章“资本的再次积累”中作者说过:

再工业化同样需要资金和资本积累。这种积累在意义上类似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只不过发生在新的工业化过程中,因此可以看成是资本的再次积累或再积累。虽然在西方国家仍然有不少留守本土的高利润产业并不缺少资金,这个再积累过程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再工业化要使各个领域大大小小的制造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全面复兴,以便解决大量人口的再就业问题,同时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税收,使之能够偿还在危机时期所增加的债务并恢复被削减的社会福利。这不是靠几个幸存的高科技产业的自我繁衍能够办到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顽固的贸易和经常帐赤字后,自觉或不自觉的资本再积累过程便逐步展开。它与通常的经济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在少数人大量积累财富的同时,本国的工业生产继续衰退,失业率上升,因此多数人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反而下降,所享受的社会福利不断减少。换句话说,社会的分配不公和财富的两极分化持续加重。当制造业衰退,社会财富的总量不变时,使私有制社会有能力进行工业化投资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多数人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并由此产生最初的有投资能力的资本家。因此资本的再积累过程不是正常的生产过程,而是财富的再分配过程。这种快速恶化的两极分化与自由资本主义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时代十分相似。正是这个原因,本文把目前西方国家后资本主义时期加速两极分化的过程称之为资本的再次积累。

黑体是引用时加的。本文开头提到的美国银行的破产,实际上是对海外资本的剥夺并使国内的资本更加集中。这便是引文中所说的“资本的再积累过程不是正常的生产过程,而是财富的再分配过程。” 美国最近十多年来两级分化的加深也证明了这个我十多年前对资本再积累的论述。目前美国的加息还在进行,印钞也在加速中。而许多国家的央行都买有或多或少的低息美债。这些美债在美国的加息和印钞过程中迅速贬值。不抛售的话,获利远低于新的贷款支付的利息。抛售的话,则需要倒贴现在的高息与原来的低息之间的利差,结果还是亏损。由此可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金融地雷被引爆。美国还可以从这些债卷的贬值中不断获利,积累更多的原始资本。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3 01: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