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高等文明的高能陷阱 [2016/08]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劳动、资本与产值增量
马力
一、劳动资本
说到资本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投资某个盈利产业或行业时所需的货币和资产。这些资本是用来购买设施、设备、工具等生产资料和技术,原材料以及各种服务等商品。这些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本文就来深入讨论资本这个话题。
在资本购买的生产用品中,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者和劳动。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后便要靠出卖劳动来生存。资本的拥有者资本家用投资购买了劳动和生产资料以及各种其他生产要素后便可以创造新价值。当新价值大于投资后就会产生利润,用以下的利润公式为表示:
利润 = 产值 - (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
产值指生产出的产品经市场交换后收回的价值;可变资本是支付的劳动报酬,也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变资本是购买原材料,设备工具和技术服务等的其它成本。这部分成本在生产中是不变的,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因此叫作不变资本。它们在产品中的增值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因为劳动提升和创造了价值,所以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中是可变的,因而称为可变资本。
利润公式说明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就是资本的利润,
利润 = 新劳动价值
其中
新劳动价值 = 产值 - 劳动报酬 - 不变资本
将用新产值表示的利润代人之前的利润公式后得到
产值 = (劳动报酬+ 新劳动价值) + 不变资本
其中已经用劳动报酬代替了可变资本。当利润不小于零时,资本家没有损失,他所支付的劳动报酬实际上也是劳动创造的,包括他自己的劳动。没有劳动,不变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是不变的。所以说劳动报酬也是劳动价值的一部分。这就可以把劳动报酬与新劳动价值合起来称为总劳动价值:
总劳动价值 = 劳动报酬 + 新劳动价值
这样一来,上面的产值公式变成了
产值 = 总劳动价值 + 不变资本
如果将量纲统一到资本,总劳动价值可以写成劳动资本,即
劳动资本 = 劳动报酬+ 新劳动价值
劳动资本等价于劳动创造的总价值。如同不变资本是转移到产值中的其它资本一样,劳动资本就是转移到产值中与劳动有关的资本,通常大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报酬。资本家用支付少量的,同样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报酬,可以换取更大的利润,即新劳动价值。
有了劳动资本的概念可以更清楚地看清利润的本质。因为
产值 = 总劳动价值 + 不变资本
之前的利润公式 利润 = 产值 - (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
变成
利润 = 总劳动价值 - 可变资本
也就是
利润 = 劳动资本 - 劳动报酬
可见所谓的利润实际上就是劳动创造的总价值除去资本家支付的劳动报酬。当利润>0时,只需要总劳动价值>劳动报酬,也就是工人获得的劳动报酬低于他们创造的总价值。
二、资本转移定律与劳资当量公式
用劳动资本的表达,产值公式成为
产值 = 劳动资本 + 不变资本
这个产值公式说明产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其它成本转移而来的,因此可以称为资本转移定律,资本转移定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转移和守恒定律在资本语境下的一种特殊表示,反映的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交换律。
在产值中去除不变资本就是新产值或产值增量
产值增量 = 劳动资本
或
产值增量 = 总劳动价值
由此可见产值增量归根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沦为普通商品,又再被资本购买后同样获得了资本的量度和量纲(可变资本),从而把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相转变成资本创造价值的表象。
劳动资本拓宽了资本的概念,因为劳动能造成资本增值。虽然劳动与资本看起来在物理表像上并不相似,但在量纲上是可以统一的,也因此可以用资本单位来衡量劳动价值。这有点像物理学中热功当量的关系。做功可以产生热量和动能,因此可以用能量单位来表述。外力对一个系统所做的功的大小可以用系统的能量增量来表达,所做的功也具有能量量纲。同样劳动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做功,劳动所做的功可以用增加的产值来衡量。这个功或产值增量在资本量纲上就是劳动资本。于是公式
劳动资本 = 产值增量
就是经济学中的当量公式——劳动与资本增量的当量公式,简称劳资当量公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劳动资本与可变资本都是用资本表示的劳动,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可变资本是资本家购买劳动的资本,产权属于资本家,并与劳动的主人相分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异化现象。而劳动资本本质上属于劳动者,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只是在资本经济中被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家占有。在合理的制度下劳动资本是可以回归劳动者的。当可变资本作为报酬付给了劳动者之后,产权转移给了劳动者用以交换劳动资本,但在量上可变资本只是劳动资本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因此这种交换是不平等的。
以上的叙述深化了我们对资本,劳动和产值,以及它们之间各种相互关系的理解,揭穿了资本创造财富的谎言,也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加以必要的补充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之所以拥有巨大的能力,因为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后沦为了无产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很少的报酬维持生存。事实上劳动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因此同样可以用来投资。如果有一种社会制度允许劳动者拥有或租借生产资料,用劳动资本交换生产成本,劳动者就可以不用被迫出卖自身的劳力而生产所需的消费品。这就是后面将要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