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民族婚姻家庭的隐伤 [2014/03]
- 由昆明的恐怖事件想起 [2014/03]
- 华人欢聚渥太华国会山 [2010/06]
- DAY 2 确诊 [2020/04]
- Day 1 诊断 [2020/04]
- Day 7 口罩 [2020/04]
- Day 3 互动与互助 [2020/04]
- Day 9 遗嘱 [2020/04]
- DAY 6 对照 [2020/04]
- DAY 5 周末 [2020/04]
- 台湾形势与亚太区域的布局 [2021/11]
- “倒薄“的深远意义 [2012/04]
- 一段老土墙 [2021/10]
- Day 8 屏障 [2020/04]
- 健康与繁荣 [2020/05]
- 燃气技师的壮烈死法 [2012/01]
- 多伦多骄傲游 [2010/07]
- 姑娘, 别脱! [2010/10]
- 黄色信号 [2010/05]
我们的日常行为不管是主动或被动都是被一种逻辑控制着。换言之,作为自然人或者社会元素的一份,我们被各种各样地形式逻辑着。
今年不寻常的气候现象在各地出现更是把一个虚拟的逻辑演绎得如火如荼。厄尔尼诺给那些毫无创新的政客和学者们制造了噱头,于是在巴黎这个刚刚遭遇恐怖袭击的城市,上演了一场很虚无的所谓科学大会 —— 世界环境大会。
健在的人们,无论活得多么久,谁也无法证明二氧化碳就是导致气温升高的元凶。但这里的逻辑就是工业化的进程产生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结果是要对工业化的速度进行约束。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至今,受益于工业革命的工业大国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除了用资本来血洗发展中国家,其他的也是黔驴技穷了。于是就从八十年代炮制出了一个全球气候暖化的命题,用尽了各种手段加以证实,游说世界性的机构和组织,灌输一个逻辑:工业化-----污染---二氧化碳---气温升高-- 全球暖化。应对的措施就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就拿原油与汽车用油的价格关系谈起。
我刚买汽车时,原油的价格价格是每桶52美元,而我们在加油站上付的普通汽油价格约为每升48-54分。相比我在国内时所付的油价,我满意多了。谁知这原有的价格就像气候暖化一样节节攀高,普通汽油价格总是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随着原油价格的变化而变。直到有一天原油攀升到了120美元时,汽油的价格还在沿着这个轨迹上升至每升1。2 加元。
然而,原油市场出现了动荡,加油站的价目表却没有那么灵敏。直到原油价格降到了90美元每桶时,普通汽油的价格开始下调到了每升1加元。 当原油市场再一次回升时,加油站的价目表即可就跳字了, 而且这一它跳出了原来的轨迹,原油每桶120美元时,汽油价格到了1。3加元。更奇特的是原油市场的下降,在加油站的价目上没有反应,一旦原油市场一丝一毫的上浮,午夜后的加油站,新的价目就会刷新。
从去年开始,国际原油市场踏上了一条无反弹的下降轨迹,而我们的加油站确实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笑傲所有的消费者。当原油跌穿每桶100美元时,加油站也象征性地下调了价目,但绝非他们所运用的降价逻辑曲线。时至今日,原油市场油价已低至40美元,二加油站的89#油价还是每升1。08加元。
我本来是一个不善于归纳的人,所以也就套用了别人灌输的逻辑,谁知他们玩出的逻辑他们不用了。
同加油站的价目变化一样,发展中国家寄希望于那些发达国家能用他们曾经发迹的逻辑, 在去对待新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