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民族婚姻家庭的隐伤 [2014/03]
- 由昆明的恐怖事件想起 [2014/03]
- 华人欢聚渥太华国会山 [2010/06]
- DAY 2 确诊 [2020/04]
- Day 1 诊断 [2020/04]
- Day 7 口罩 [2020/04]
- Day 3 互动与互助 [2020/04]
- Day 9 遗嘱 [2020/04]
- DAY 6 对照 [2020/04]
- DAY 5 周末 [2020/04]
- 台湾形势与亚太区域的布局 [2021/11]
- “倒薄“的深远意义 [2012/04]
- 一段老土墙 [2021/10]
- Day 8 屏障 [2020/04]
- 健康与繁荣 [2020/05]
- 燃气技师的壮烈死法 [2012/01]
- 多伦多骄傲游 [2010/07]
- 姑娘, 别脱! [2010/10]
- 黄色信号 [2010/05]
最近,一年一度的感冒疫苗接种开始了。对于接种感冒疫苗的态度真是各人各有不同,其持反对者就是拒绝其新病毒的侵入。去年初冬,有人接种疫苗后相继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但从医学的角度讲,这无疑是增强人体自身对新病毒免疫力最可靠的途径,但其副作用也在所难免。
由此联想到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脑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在阻止恶意黑客入侵的同时,也使得电脑的运行变慢,让我们的浏览不畅,也增加了CPU的负担而过热等负面影响。但人们为了个人信息安全还是选择了杀毒软件。
从医学的角度看,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关税也是一种类似于一种疫苗。当某一种商品的贸易明显地冲击到当地的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性时,本地政府就会征询当地企业的意见,提起合理的建议,并通过立法途径来实现增加关税的做法。这种现象称作贸易壁垒。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关税其实也是一种给经济运行环节植入病毒。
看来主动性注入“病毒”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新时尚。这个免疫学的词汇竟然在当今的经济领域被用得活灵活现:首先,中美贸易纠纷中的焦点就是关税。是增强自身免疫力还是阻滞别人的发展,两者可能都有;其次,加拿大政府最近提出的碳税。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经济病毒。为了能够阻止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气候暖化,降低消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政府制定了一个碳排放的参考标准,然后依照此标准制定奖惩基数,从而实现人类活动的“匀速化“;另外,某网络电视平台在所有播出频道中植入小插件。这个小插件弹出时,所有播放的频道画面就会被一个图片遮盖,频道的主播声音消失,遥控板的功能也被屏蔽。其画面的提示就是你可以选择VIP升级后,就可以摆脱这个插件的干扰。
纵观自然界的恶性病毒爆发历史,人口急剧地减少,生产力受到冲击,当然很多的家庭都遭受痛苦。所以说免疫学的发展为人来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数量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医疗费用的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福祉。同时,疫苗产业的发展也成了一个利益攫取的环节。例如,中国2018的假疫苗事件。可以这么说与病毒有关的活动,都成了直接利益的攫取行为。
据研究资料表明,最早的人为性电脑病毒的出现就是聪明程序员的游戏,从而发展成了一种产品,直到演变成了电脑领域里的一个分支——网络安全。人们为了挣钱,不择手段的本性在这个行业里就以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一点看,黑客的病毒是最友善的。它不过仅仅是为了钱,而不涉及直接剥夺别人的性命。
让人疑惑的是:我们日常的经济活动像是一种病毒的扩散吗?那么为什么政客要推出碳税来加以抑制?增加贸易,降低税收,让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为什么各国之间又不断地筑起关税壁垒?
除了医学界对待病毒的姿态是高度的一致之外,电脑专家,经济学家,政客们在对待“病毒”的处置方法,其目的可能都是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