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民族婚姻家庭的隐伤 [2014/03]
- 由昆明的恐怖事件想起 [2014/03]
- 华人欢聚渥太华国会山 [2010/06]
- DAY 2 确诊 [2020/04]
- Day 1 诊断 [2020/04]
- Day 7 口罩 [2020/04]
- Day 3 互动与互助 [2020/04]
- Day 9 遗嘱 [2020/04]
- DAY 6 对照 [2020/04]
- DAY 5 周末 [2020/04]
- 台湾形势与亚太区域的布局 [2021/11]
- “倒薄“的深远意义 [2012/04]
- 一段老土墙 [2021/10]
- Day 8 屏障 [2020/04]
- 健康与繁荣 [2020/05]
- 燃气技师的壮烈死法 [2012/01]
- 多伦多骄傲游 [2010/07]
- 姑娘, 别脱! [2010/10]
- 黄色信号 [2010/05]
当一个人卧病在床,对于明天还不可预知的时候,或许身体健康恢复如初,或许会是别的不同结果,这时有多少人会想起立一个遗嘱?
有关这个让人忌讳的话题,老张与我曾交谈过。主要的内容就是西方的社会体系考虑每一个人是相对独立,即使夫妻双方,丈夫与妻子都可以拥有各自的不同的财物和投资,当其中一人仙逝后,另一个人是没有权力处置另一个人的财产的。就拿每个人所持有的个人养老计划为例,夫妻两个人做着不同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有着不同的雇主,这样夫妻两个人所持有个人养老计划是不同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养老金是属于个人所有,无论谁也没有权力去触及另一个人的养老金。这样当一个人突然离世,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另一个人在没有经过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是没有权力对另一个人资产作出处置的。只有经过律师,公证等法律程序,这样的资产处置权才能被另一个人获得。但如果有了遗嘱的情况下,这个处置程序又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家的这些天里,我就想起了有关遗嘱的事。说真的,如果没有这个疫情,我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件事。但是生活中一切可能的突发事件还是应该考虑的。之所以提及这件事,第一个就是让全家人都有个思想准备;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丰富的色彩,比如刺激的漂流滑雪,充满闲情逸致的河边垂钓,而这些精彩的背后都蕴含着另一内容就是风险。有不少人都是早晨匆匆迈出家门,但晚上就没有了归来的影子;第二个就是教育孩子要独立地生活,是真正的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独立地生活。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子女无论多大,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总是孩子,我们的父母是这样把我们培养大的,我们或许也会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永远地将子女当孩子对待,不给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另外就是明确夫妻间不同的财产和投资的授权处置。再有就是那些多子女的父母,还要考虑自己的家产在几个子女间的分配问题。这就是立遗嘱的意义所在。
等这次疫情过后,看来我是要找我的年轻点的朋友们做见证人,立下一个遗嘱。
今天,我的症状有了一定的缓解,咳嗽也没有前几天那样厉害,能感觉到身体有了一种内在能量在上升,也有了食欲。或许是看国内那些吃货们探访各地小吃,我真是想回家一趟,坐在街边的小摊上,把那些风味小吃挨个地一个个吃遍。
眼下的国际航班都已经停飞了,真不知道这个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到那个时候的航班状况又将如何?期待着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愿老天保佑所有的人们都能健康平安地渡过这次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