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和平奖”鼓励,先发两美分! [2010/10]
- 美国人的愿望 [2010/07]
- 为什么简单照搬西方的民主在中国不能成功? [2010/07]
- 从最近的帖子看村里的两大层阵营:爱国与民主 [2010/06]
- 爱国就一定要挑毛病吗? [2010/07]
- “中华民国”是共和制不是民主制(ZT) [2010/06]
- 中国的人才计划的窘境 [2010/07]
- 中国的民主之路 [2010/07]
- 什,什,什么是文化? [2010/06]
- 民主的胜利及其他 [2011/02]
- 美国朋友专为高铁来中国旅游 [2010/09]
- “实事求是”让西方民主难以忽悠中国 (ZT) [2010/06]
- 如果没有美国,中国不可能强大起来!(ZT) [2010/08]
- 美国是怎样消灭民主制的(ZT) [2010/06]
- 呼唤你,领导,请告诉我:谁是村领导 [2010/05]
- 制度成功创造中国奇迹(ZT) [2010/06]
- 古代民主,现代民主及其它 [2010/06]
- 究竟是民主得了病,还是得了民主病? [2010/07]
- 答复“为什么简单照搬西方的民主在中国不能成功?”的提问 [2010/07]
这场破坏墨西哥湾沿岸社区,为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的环境灾难是一次重大的全球悲剧。英国石油公司必须为此承担大部分责任。以此类推,参与这项以失败收场 的计划的美国公司如越洋(Transocean)和哈里伯顿(Halliburton)也应该难逃其咎。不过,它们似乎因为是美国公司而得以安然脱身。
英国石油公司负有重大的企业责任。同样的,在印度博帕尔(Bhopal)的联合碳化物工厂造成化学灾难(灾难初期有3000人遇难,其后数年可能又有1万5000人丧生);及于1988年导致北海阿尔法钻井平台事故(事故造成167人死亡)的美国公司也责任重大。在美国,企业罪行并非没有先例。
在向所谓的外国企业——英国石油公司——发动攻击前,美国的政治家们或许应稍作停顿、反思一下美国国内政治与石油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肯定是造成 深海石油钻井管制松弛的重大原因之一。
以上所言并不能开脱英国石油公司在工程方面的失误,及公司拙劣的公共外交。我也不是要淡化已发 生事态的严重程度。不过,它却能提醒我们,尽管美国在许多方面是世界上最全球化的社会,但它同样也能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狭隘与民族主义色彩。美国人对海外所 发生事态的了解有限,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理解还时常来自简化的漫画式描绘。
美国人将英国石油公司视为一家英国企业,也知道英国地处欧洲。他们似乎还认为欧洲已日渐式微,欧元正如其古建筑一样土崩瓦解。欧洲是一处历史遗迹,虽是殘垣敗瓦,却仍自我炫耀。
正如英国石油 公司一样,欧洲也存在着问题。不过,我们不应该允许美国政客,用以往一些欧洲人专门用来讥讽布什政府及其政策的那种看不起人的同样口吻来贬低我们。
尽管欧元苦难重重,但欧盟依旧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它比美国大,几乎是中国的两倍,更是印度的四到五倍。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区, 在应对中国在全球市场崛起的表现,也远强于美国或日本。在1999年后的10年期,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从5.1%上升至12.4%,日本的比重下降 了4个百分点,美国的降幅更是接近7个百分点,从18%减少到11.2%,而欧洲所占比重则仅仅下降了2.4%,从19%减少至16.6%。
在所有大国中,欧洲拥有最好的环境记录,为贫困国家提供最多的发展援助,在政治上也稳定。欧洲的问题来自于其自身认为所取得的最重大成就。欧洲人认为他 们享有全球素质最高的生活,兼具自由与社会团结。福利民主制度与多元主义、法制及源远流长的文明配合无间。
沾沾自喜的情绪使我们拒绝 接受那些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素质所必需作出的改变。我们的理所应得的观念远超过了我们的支付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目前面 对庞大的公共赤字。加上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及日渐老龄化的人口,我们很可能会发现,欧洲的增长率在接下来的几年将进一步落后其竞争者。
实行欧元正是为了刺激那些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南部,活力和竞争力较弱的欧洲经济体,希望借此降低它们的开支、增强它们竞争力。这样,它们将能与诸如德国这样更具效率、管理更为审慎的经济体结合。
但事与愿违,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却让欧元的推行所带来的低利率为其国内景气提 供动力。它们不但没有完成结构改革,还让国内薪金和成本激增,削弱了它们相对于欧洲管理较好的经济体的竞争力。例如,西班牙和德国在成本效率方面的差距大概超过20%。
这便是欧洲如今面对的危机。我们如何才能推行那些可以将公共支出削减至可以负担的水平、并提升自己在国际领域竞争力的 改革呢?我们必须将单一市场的范围扩展至服务和能源领域、改变难以负担的丰厚养老金、加大研发投入、改革大学、并把更多资金投入诸如环保技术这些能创造就 业的未来产业。
欧洲的例外论——认为我们在创造价值和繁荣上胜人一筹的观念——与美国的例外论同样是个问题。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不能让我们实现未来的繁荣与兴旺。现在已经是21世纪,欧洲人必须作出调整,迎接它所带来的挑战,并面对来自新兴大国的竞争。欧洲的的遗迹虽然宏伟,我们却不能永远生活在过去。
作者Chris Patten曾任欧盟外交委员会专员和英国最后一任香港总督,现为牛津大学名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