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个夏天,他有幸成为第一批赴美的公派留学生。
出国之前,他回到那个贫穷偏僻的小县城,那是多么轰动又激动的时刻啊!一如他当年考上大学,第一个从那个小县城来到北京那所令全国学子向往的大学一样,道贺的亲戚朋友同事乡亲络绎不绝。母亲照看三岁的儿子,妻子一如既往,承担了一切家务,从炒菜做饭端水上茶,到刷锅洗碗打水扫地,都不需要他操心,他的任务就是陪伴客人,喝酒聊天。
到了晚上,客人散去,母亲陪着儿子进入梦乡以后,他和妻子会紧紧偎依在床上,舍不得睡去,心里有说不完的话,一件一件的往事,从两个人认识那天起,似乎都想在这几个夜晚重新回味一次。
“还记得吗,”他说,“我考上大学的那年,妈一定要我先跟你结婚,否则就不让我到北京上学!”
“是啊,”她躺在他的怀里,轻轻地叹口气,“我知道妈的想法,怕你到北京,见识多了,变了心,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妈见得太多了。”
“那年要不是你天天鼓励我,业余时间逼着我复习,我也不想考什么大学。那时觉得,咱俩在学校教书,收入也可以,你那么好,我能守着你,在这个小县城生活一辈子,也挺满足的!”
“你这个人,有才华,但是太容易满足,没有远大的志向。我可不想你就这样埋没了!”她这样说着,露出一种慧眼识英雄的自豪和满足。
“你不仅是我命中的伯乐,还象我的父母,供我读书,”他握着她的手,有些感激,有些愧疚,因为那双本应柔软细嫩的女人之手,反而比自己这双男人的手更粗糙,“我想妈是因为身体不好,看中你又能干,又体贴孝顺,才硬逼着我们结婚的。”
“人家那年才二十二岁,从心里讲,真的不想那么早结婚!”
“可你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对不对?”
“嗯,有一点,不过若不是妈逼着你,你来求我,我不会要求你跟我先结婚的。”
“我知道,你太善良,自尊心又强,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求我做任何事。这些年,家里家外,都是你一个人撑着,妈身体不好,孩子又小,真的让你受苦了。每次写信,你都说好的,让我安心学习,其实我每次回来,妈都会在我眼前反复念叨,你为这个家吃的苦受的罪,我这辈子也还不清。”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觉得鼻子酸酸的,泪水好像在眼眶里打转。她也听出了他的歉疚,拉着他的手,放到自己胸口上,她觉得那是自己最温暖最能表达爱意的地方。
“你也不容易,学校每月给二十几块的助学金,你还要省下一大半寄回来,自己啃窝头就咸菜,第一个暑假回来,起一身小疙瘩,医生说是蔬菜吃的太少,营养不够造成的。”
“记得那个夏天,你每顿饭都变着花样做几个菜,大概能见到的蔬菜,都吃过了。回校后,那点助学金,你也坚决不让我寄回来了。”
“我还想起一件事来,”说到这里,她开始笑起来。
“我知道你笑什么,”他也忍不住笑起来,轻轻地揉着她那饱满坚挺的胸,忍不住亲吻下去,她也闭上眼睛,双手紧紧搂着他,享受着那醉人的一刻!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让她躺在自己怀里,继续说道,“那时候孩子出生刚两个月,你奶水充足,孩子吃不完,剩下的,变成我的最佳营养品了。”
“可惜这次没有了,否则你又有的享受了。”她这样说着,咯咯咯大声笑起来。
“嘘,小声点,”他轻轻按了一下她的嘴唇,继续说道,“都说母乳最有营养,最有免疫力,一点不假,我这几年感冒都没得过,绝对是你的功劳。”
听着他的话,她好像觉得有一个火热的唇,在她的乳房上轻轻吸吮着,浑身有些躁动,忍不住将胸口紧紧贴到他的脸上,他也感到血液在膨胀,开始狂乱地吻着她…….
“唉……..” 不知过了多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 别叹气,再坚持几年,等你在美国完成了学业,我不会让你再考这考哪了。我一定每天都这样陪着你。”她只能这样安慰他。
“我是为你担心。本打算大学毕业,有份安稳的工作,把你们接出来,你也不必一个人受苦受累,可这一走,又不知要几年。”
“我知道,这次出国留学,如果不是我逼着你,你根本也不会去争取。你不想出去,只想早日工作,减轻我的负担,是不是?可你有才华,有能力,为了你的前程,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再说,用不了几年,我们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听说到了美国,我可以办理你去探亲,希望这是真的。”
“这个等你到了美国再说吧。要是我也走了,妈和孩子怎么办?先不想那么多了。”说完这话,她又偎到他的怀里,抚摸着他那清瘦但却坚实的胸膛。他也不再讲话,任寸寸肌肤,在这静谧的夜里,紧紧地贴在一起,慢慢的升温,升华。
离开县城回北京的那天,他特意请来了妻子学校的领导,县里的领导,和自己的几个好朋友,他们当然也很为本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赴美留学生感到自豪,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个赴美留学生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但那个年代,人们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出穷乡僻壤的大学生,还是非常敬仰和尊重的。
老校长多喝了几杯,开玩笑道:“你小子够有福气的,我们学校就这么一个好姑娘,让你拐走了。害得我手下另外几个年轻教师,上课都无精打采的。我每次开会都跟他们讲,你们也努力一下,考个清华北大啊!”
老校长是那种典型的旧知识分子,最看重的就是好读书的人,自己当年又要教课又要复习考大学,若不是老校长多方照顾,大概也不会那么顺利,一直以来,他对老校长总抱着一种感激心理,每次回家,也一定要妻子把老校长请到家里,在那种闭塞的小地方,即使喝着白开水,老校长也愿意和他聊天,听他讲各种各样广播里听不到的新闻。
“我看得没错,你是个能成大器的人,” 老校长继续说,“将来无论你做什么,走到哪里,别忘了我们这个学校,有时间多回来看看!”
临别前,他又给老校长满上一杯,再依次给其他人倒满,然后举起酒杯,说了一句自己一生最富外交辞令但又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各位领导,老校长,老朋友,我这一走,家里老少三口,希望大家多多关照,我在此先谢过了!”
接下来便是自行车,汽车, 火车,飞机,几天几夜马不停蹄的奔波跋涉,终于来到了那个在自己心里神秘莫测的国度—美利坚共和国。办好各种入学手续,上课,做试验,带本科生实验课,一切都上了轨道,他开始仔细观察美国社会,了解美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一切进行对比,那种心灵的震撼和冲击,曾经让他无数个日日夜夜,不能入眠。
一个月后,她终于盼到了他的第一封信,信里说他到美国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美国人很友好,到处都是绿树草坪,到处都是汽车,没有人骑自行车,无论走到哪里,都非常干净整洁,他要多打几份工,多赚些钱,尽快接她来美国。她回了一封长信,找学校的英文老师帮助写好地址,托人带到省城寄出去。第二个月收到的是挂号信,信里居然有一张四百美元的汇票,信里告诉她到哪兑换如何兑换,然后照例是那些思念的话。这样过了一年多,每个月她都会收到他的挂号信和汇票,每次她都跟他讲不用寄钱了,可每次信中,一定会有一张汇票,或四百,或五百,那个年代,她每月的工资才三十几块人民币,他每次寄来的美元,合成人民币,一年下来,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