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这个地区,到处都是湖泊河流,夏日天上的白云特别多特别厚,一堆堆如棉花垛,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蔚蓝辽阔的天空中,形成一座座奇峰,一道道山峦,一只只怪兽,一条条飞龙,奇形怪状,变幻莫测。
周明看到杰西卡看得出神,就问她:“你也喜欢看云彩?”
“是啊,很久没有这样的闲心了,你看那片云,刚才看起来像只老虎,现在变成一座城堡了。”周明顺着杰西卡说的方向望去,看到那一大片白云如轻纱般慢慢漂浮流动,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形状由一座城堡慢慢变成一艘巨轮,巨轮飘着飘着,撞到了另一块巨大的云朵,好像铁达尼号撞到了冰山,顷刻间淹没在大海之中,与其它云朵融到了一起,然后又慢慢的分开,聚聚散散,散散聚聚,非常壮观瑰丽。
周明指着一片如莲花一般的云朵说道:“我最喜欢荷花,所以也喜欢些象莲花一样的云朵。”
这种象莲花一样的云朵最多,大多数底部灰淡,周边和顶部雪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片片簇簇,散而不疏,密而不挤,恰似千万朵骄阳下绽放的荷花,漂浮在明净如镜的湖面上,看得时间久了,每一朵云,都变成了一句神话,一句禅语,人的心情也跟着升华,变得豁达,顿觉世间没有事情值得计较了。
“你经常这样看云彩吗?”杰西卡问周明
“我有时间,经常和儿子到公园里,找个空阔的小山丘,坐那里看上半天。”
“你儿子多大了?”
“十一岁了,我们有时候喜欢数云有多少层,你有没有数过?”
“没有,那些云都在动,聚聚散散的,怎么数?”
“是啊,夏天的云层不好数。数云朵的层数,最好在秋天,秋天的云飘得慢,云层越高越薄,越低越厚,一层一层向不同方向移动,有的快有的慢,根据不同云片的方向和速度,便可以数出那一大片云团有多少层。好玩有趣,但很费力,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非常好的视力,比数夜空中的星星困难多了。我和我儿子最多的时候,曾经数出七层云。”
“画家,怎么没见你老婆孩子来过?”大概听周明说起孩子,弗兰克问道。
“他们每次来,给我送点东西,呆上几个小时就走了,从来不在这过夜。”
“我儿子暑假后就上三年级了,你儿子在学校怎么样?”孩子上学了,可听他妈妈讲,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孩子有些自闭,很少和同学说话,这让弗兰克有些担心。
“我儿子暑假后上六年级,去年刚换了一个学校。”
“为什么?”
“他去年被推荐到现在这所英法双语学校,除英语课以外,所有课程都用法语教。这个学校还有个天才班,孩子每星期有一天到天才班上课。”说起孩子,周明心中充满了自豪,这是来加拿大的最大收获,孩子功课非常优秀,各方面全面发展,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说,孩子不仅聪明,和同学相处融洽,而且非常有责任感。
“天才班上课学些什么?”弗兰克好奇地问。
“天才班不教书本知识,每次都像是搞研究一样,老师给出一个课题,孩子们分组研究讨论,或动手做,或写一个报告,有时候也去一些科技公司参观访问,主要培养孩子的独创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孩子这一天拉下的课怎么办?” 对于天才班的这种教育方式,弗兰克很感兴趣。
“拉下的课和作业,孩子自己回家补上。”
“这么说你儿子是四天时间学其他孩子五天的课了?”
“可以这么讲,而且每门课都是法语教学,他的每门功课还是全班最好的。”
“要不怎么叫天才呢,”辛迪在后座插嘴说道,“我小时候也上过天才班,不过那种天才班只是把高年级的书本知识提前教给你,现在想一想,实在没什么意义。”
“中国人对天才儿童的理解,和这里对天才儿童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总以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刚上一年级,已经学会了三年级的东西,那就是天才。但这里学校选拔天才学生的标准不是这样的。”
“这里天才学生是怎么挑选出来的?要通过考试吗?”弗兰克问周明。
“这个我最清楚了,”孩子当时参加天才考试的过程,周明记得非常清楚,印象也很深刻,“首先每个班级的老师会提出几个推荐名单,由学校上报到地区教育局,地区教育局会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测试,都是单独进行的。”
“都测试什么?” 弗兰克急着问
“第一个是动手能力,给他们一个小实验,让他们当面完成,第二个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孩子的智商和反应速度,类似脑筋急转弯,有些像考研究生GRE的逻辑分析题,第三个是独立思考能力,给出几个社会或科学上的问题,让孩子探讨分析,给出自己的看法。”
“你这么清楚,孩子去测试之前,你特意和他一起练习过吗?”
“我是在孩子测试完以后,回家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个过程的。我原以为,跟我们考大学一样,只是出一些比较难的考试题让孩子做呢。孩子跟我讲,考官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独裁者要严格控制媒体自由? ”
“什么,问十岁孩子这种问题?”辛迪在后座吃惊地喊道。
“没错啊,我儿子说,这个问题,他和考官聊了有十分钟。我们从来没跟孩子聊过这种问题,我问他都怎么回答的,它说了几条,我觉得孩子说的还挺有道理。大概在加拿大这种民主社会,耳濡目染,孩子自然形成自己的看法。”
周明和弗兰克谈论孩子问题的时候,杰西卡一直没有说话,眼睛望着窗外,若有所思,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