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周明是第一次在这种又沉寂又幽美的氛围里,单独和杰西卡坐在一起,总觉得这个女人心里装着很多秘密,可又不好直接问她,于是举起酒瓶,一口气把剩下的啤酒喝干,仰着头,仔细看那两棵丁香树。
周明跟意大利老头聊天的那个下午,见过这两棵丁香树,只是那天眼光更多停在那十几棵桃树桃花上,没有去欣赏丁香树。
这两棵丁香树,蓊郁葱茏,清香四溢,一棵的花呈紫色,一棵的花呈深红色,一团团一簇簇,挂满枝头,周明突然想起李清照的“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觉得这“丁香千结苦粗生”一句,描绘得太贴切了。
“你喜欢丁香花?”杰西卡看周明盯着花看,开口问他。
“我特别喜欢丁香花的这股味道,非常浓郁,老远就能闻到。这里几乎家家都种丁香树,每天走在路上,闻到的花香,几乎都是丁香花的味道。”聊起花啊树啊,周明找到了一个打破沉默的好话题。
“我也不知为什么,坐在这两棵树下,看着纤小细弱,密密麻麻,几乎辨不出的丁香花瓣,总有说不出的伤感。”
“看来人的感情,古今相同。古人诗词里,丁香总予人苦愁的感觉。象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就充满愁绪。丁香未开之时,花蕾密布,如千百个细小绳结缠绕枝头,仿佛人有说不尽的愁思,郁结在心上。所以古人喜欢以丁香喻愁绪。”
“是吗,你对古人诗词了解很多啊!”
“绘画,总要懂点诗词的。知道吗,这小小的丁香花蕾,有个千古吟诵的美丽名字呢?
“叫什么?”
“丁香结!”
“原来丁香结就是指丁香花蕊啊?小说里不知读过多少次丁香结,从没认真想过到底是什么。”
“丁香结的诗词也很多,像“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可怜百结芳愁,东风随意猜破。” , 我最喜欢李商隐《代赠》里的两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其实人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文化和环境的支配左右,丁香本无愁,春风空自忧罢了!”
“你这一说,好像是我自寻烦恼了。”
“那倒不是,我刚才听你拉的那首曲子,非常忧伤,那是什么曲子?我以前从来没听过。”
“那是我偶尔读到一首古人诗歌,很感慨,就把那首诗歌谱成曲,自己闲的时候,自拉自唱,消愁解闷。”
“能不能把那首诗歌读给我听一听?”
“当然可以,”杰西卡站起来,走出丁香树的阴影,看着天上那一轮圆月,声音低微但却很清晰的念起来,“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落泪,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杰西卡的声音非常柔婉,一字一句清清楚楚,那种抑扬顿挫充满哀伤的感情,让周明的心,不仅跟着跳动疼痛起来,仿佛自己的某种压抑已久的感受,也在她的声音中被挑动起来。
“你这是南北朝时期大诗人庾信的《怨歌行》,那个时代的诗歌,总带着一种伤感颓废的味道。”
“我也不知是谁写的,只是喜欢,就记着了,你想不想听我拉一曲。”
“当然喜欢听了,等一下,我再拿几瓶啤酒出来。” 周明快步回到厨房,又拿出四瓶啤酒,放到桌子上,自己开了一瓶,给杰西卡开了一瓶。
杰西卡已经坐在椅子上,拿起二胡,调好弦,琴弓在琴筒上来回上下抖动了几下,幽幽咽咽如泣如诉的琴声开始从她的右手的琴弓和左手的指间流淌出来,时而如悲风吹雪,绵绵不绝,时而如春蚕吐丝,丝丝不断。诉说着心中的思念,编织着心中的残梦。悲戚的曲调,令人心酸的音符,仿佛把心中的哀怨,变成了一丝丝细小的丁香花蕊,落到丁香树的枝头上,堆成一朵朵丁香花簇,微风吹过的月光中,轻轻的摇晃着,叹息着。杰西卡曲子拉完了,周明依旧怔怔的坐在那里出神,脑海里好像听到昭君的琵琶在呼唤,文姬的胡笳在悲叹,那是一种流离异乡身不由己的无奈,一种思念家乡又遥无归期的沉重,自己曾有过那种感觉。
杰西卡放下琴弓,拿起桌上的啤酒连续喝了几口,看到周明发呆不说话,便问他:“我拉得怎么样?”
“太专业了,你以前是拉二胡的?”周明这才停下思绪,很想知道她以前是做什么的。
“出国前,我在一个民族乐团工作过,接触过许多民族乐器。”
“我听过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唱会,非常喜欢,你认识她们吗?”
“不认识,她们名气比我们大得多。”
“我记得那次音乐会上,她们演奏了一首《阿拉木汗》,有二胡,有长笛,有古筝,有扬琴,组合起来,那种欢畅,明快的声音,记忆犹新。”
“那首曲子我也能拉,只是不如她们拉得那么好,你想听吗?”
“当然想听。可惜没有长笛,否则我可以为你伴奏了。”
“你会吹笛子?”
“说不上会,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大概还能吹出来。”
“太好了,我有一支竹笛,可以用,我去拿,你等着。”
一会功夫,杰西卡从屋里出来,拿着一支竹笛,交给周明。能看出来,她回屋稍稍化了妆,脸色白里透红,一头长发也整整齐齐的扎在脑后,人比先前精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