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孩子们在土丘上玩多了,哪个土丘周围水深,哪个土丘周围水浅,哪个土丘上有什么,去每个土丘怎么绕怎么走,就像村里的街道胡同,家里的门槛灶房一样,清清楚楚。有些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学了点地理知识,居然给这些土丘起了些很有气势的名字,什么“台湾岛”,“钓鱼岛”,“珍宝岛”,“海南岛”,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些只有水浅时候才能露出来的小土丘,名字也就比较小气,叫什么“猫儿村”“狗儿洞”“野猪林”“兔子窝”,其实这些小土丘上哪有什么猫儿狗儿兔子野猪的,完全是对到这些小土丘上玩耍孩子的轻蔑称呼,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最常说的是:我把你扔到“兔子窝”里;如果那个小弟跟屁虫一样缠着大哥哥,做哥哥的烦了会说:去,到“猫儿村”玩一会!
当然孩子们为了争夺一个小岛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那个年代男男女女界限非常严格,别说中学生了,就算二十岁的大姑娘小伙子,有胆量牵着手来岛上谈情说爱的,也是凤毛麟角,“浪漫”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成了“羞耻”的代名词,真真浪费了大沽河中这些明珠般的小岛子。
大姐拉着大哥来到“珍宝岛”。
“珍宝岛”靠近河岸,周围水浅,离大堤也不远,大约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岛子比较平坦,是所有岛屿中最大最安全的一个。岛子靠岸的一边,有一块块露出水面的大青石,石头表面光滑整洁凹凸不平,显然是长期用来搓衣服洗衣服磨损的。青石后面岸上有株不大的柳树,柳枝垂到水面,青青柳叶在河水上漂着,那一轮明月这时恰好升到中天,若一面玉镜浮在水中。大哥和大姐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走进水里,水面激起一阵涟漪,那月亮便散作碎片,晶晶点点,上下起伏,大哥觉得好玩,噗通一下子扑到水里,大姐吓了一跳,忙拉他起来,问有没有让水呛着。大哥双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口中吐出一点水沫,说声没事,人已经跑到那几块大青石上。
大姐出门时就想到要来河中洗头,所以带了一个柳条筐,筐里放着毛巾胰子还有几件衣服。站在不到膝盖深的水里,柳条筐放到一块大青石上,拿出毛巾胰子,看四周没人便脱下那件白底红花的小褂,里面只穿着一件露着臂膀的背心,低下头拿掉发卡,一头乌黑的长发便垂在眼前,直达水面。
“亭亭,把胰子递给我!”大姐撩水将头发湿透,头也不抬,伸出手对大哥说。
大哥拿起那块用了一多半的胰子,胰子沾水后太滑,居然从大哥那只小手中掉出来,好在水清不急,胰子下沉也满,大姐伸手一把抓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在头发上搓个遍,最后坐到石头上把胰子放进筐里对大哥说说:“亭亭,帮姐揉揉头发!”大哥便用他那双小手,在大姐头顶上又抓又挠,一会功夫满手都是肥皂沫,用嘴一吹,有些气泡居然飘好远还没落下。大姐怕肥皂沫飞进大哥眼里,一个劲提醒他,千万别揉眼睛。
大姐洗完头发,坐在石头上望着河水和水中的那个月影,呆呆地不说话,大哥觉得奇怪,问大姐:“姐,你在想什么?”
“姐在想大人讲的一个故事,你想不想听?”
“想听!”
“亭亭,你知道这条河,为什么叫大沽河吗?”
“不知道,我刚来的时候,你说大沽河,我还以为是姑姑的姑呢,你教我识字,我才知道不是姑姑的姑。”
“其实大沽河的这个沽字,最早就是姑姑的姑,后来才改的。”
“为什么?”
“很久以前,大沽河是一条小溪,一迈可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路过此处,给它起了个名叫“大步河”。
“有一年“大步河”下游干旱缺水,庄稼都快枯死了,有一对相爱的年轻人,小伙子叫常河,大姑娘叫坠姑,二人到上游找水源,最后在大步河发源的深山里,看到一个巨大的水库,水库外有一块巨大的青石,方圆十几丈,只要把青石劈开,水库里的水就会流到大步河。常河和坠姑一个握锤,一个扶钻,凿了一个月,大青石没裂一条缝儿。这天晚上,朦胧中只见一位银须老者站在眼前,对常河说:龙泉巨石卧水库,开石须有开山斧,崂山顶峰寻宝物,斧落石开救禾枯。老者说完,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常河听了老者之言,让坠姑原地等着,自己向崂山奔去,他奔过一片片草地,经过一道道沟坎,翻过一座座山坡,爬过一峰又一峰,终于在风景秀丽的太清宫里,找到了那把大斧。常河高兴得忘了饥饿,一路飞跑,快回到大青石旁时,终于支撑不住摔倒了。坠姑跑到跟前一看,正是多日不见、日夜想念的心上人,只见他浑身是血,衣衫褴褛,面目模糊,手握一把大斧,斧刃锋利,闪着寒光。
“她上前扶起常河,常河昏昏沉沉之中睁开双眼,抬头一看是心爱的坠姑,惊喜万分,身上顿时有了力气。两人来到大青石跟前,常河举起大斧用足力气向大青石劈去,只见红光闪闪,随而一声巨响,大青石不见了,满天的石块在空中飞舞,就在这同一瞬间,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注,在大青石劈开的地方,小山似的巨浪向大步河冲来,大步河从此变成了一条宽大的河流。
“后来在河的上空出现一只灰色的长嘴鸟,不停地叫着,“坠姑!坠姑!”人们传说那是常河和坠姑变的。为了纪念这两位相爱的人儿,人们就叫这河“大姑河”,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把“姑”字换成“沽”字,意味着河水浩浩荡荡永远流淌。”
大哥静静地听大姐一口气把故事讲完,这才问道:“大姐,大沽河的沽字是永远流淌的意思吗?”
“是啊,如果那天大沽河的水断流了,大沽河又要改名了!”
“对,到那时,大沽河改叫竹梅河!”大姐话音刚落,忽听岛子的另一边传来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