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杂记(5) 摇船的阿娇 [2019/12]
- 回国杂记(2) 偶尔相对饮几盅 [2019/12]
- 回国杂记(1) 归宿 [2019/12]
- 不要娶北京上海的女孩 [2016/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一) [2014/02]
- 审判薄熙来这出戏演的非常成功 [2013/08]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九) [2014/03]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二) [2014/02]
- 一杯碰倒的咖啡 [2013/1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三) [2014/02]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四) [2014/03]
- 上海滩-冰火两重天 [2012/03]
- 雪花一样的女孩(小小说,纯属虚构) [2013/12]
- 刘晓波的骄傲,中国人的耻辱 [2010/10]
- 天上掉下的姻缘(春节回国纪实)(八) [2014/03]
- 农村计划生育中的一些问题 [2012/05]
- 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陈光诚 [2012/05]
- 恨不相逢未嫁时 (小说,纯属虚构) [2011/09]
- 中国没有男人 [2011/02]
- 贝壳村,俺又回来了 [2012/05]
- 贝壳儿女赞-宜修朗诵版 [2011/05]
- 古韵诗社第十轮:黄公望子久不至--诗话篇 [2011/07]
- 周末盛筵:烟花的菜,若水的歌,夜蓝宫的酒! [2011/09]
- 广而告之:《贝壳文学》今天上午正式付诸印刷!!! [2013/12]
- 小小的书房(送给网恋的朋友,请对号入座,泡杯茶慢慢品味!) [2011/09]
- 贝壳夏令营《达人秀》--重在参与,唱支歌给你听 [2012/07]
- 梦里荷莲 [2011/07]
瑞安坐在那个一巴掌宽两巴掌长的小板凳上,时不时抬头凝望大堤上的柳树,和高高挂在柳树上空的那半个月亮,然后装作无意的样子看大姐一眼。
大姐在瑞芳感染下,暂时忘掉了心中担忧,脸上恢复了她那让人一见,如沐春风的笑容。银白的月光洒在那张春风桃李般的笑脸上,瑞安仿佛觉得有一丝丝柔和的光线从大姐脸上散射开来,将自己包围,心里暖融融的,这是他来白沙村一年多来,心里第一次感到如此甜蜜温暖。
瑞安一家去年春天从北京下放来到白沙村,给瑞安的心理和身体几乎造成致命打击。他清楚记得全家人下了火车,跟逃荒一样,背着大包小包,相扶相携来到白沙村的那个下午。
那个小火车站,离白沙村二十多里地。当时来接他们的是老闷,穿着一身补丁摞着补丁脏兮兮油腻腻的灰棉袄,推着一辆独轮车,说快到清明时节了,人马牛大车小车都忙着往地里送粪,所以只能用这一辆小推车来接他们。老闷将几件大的行李铺盖和箱子放到推车两边捆好,紧了紧束在腰间的那根粗布腰带,推起车在前面领路。教授一家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浑身筋骨跟生了锈一般,走在这乡村的路上,暖暖的春风像是润滑油,大家的身体总算舒展活动开来。
春耕季节,路上有许多象老闷一样的青壮年劳力,穿的和老闷一样破烂,肩上搭着拴在车把子上的麻绳带,弯着腰弓着背推着小推车,车上两只长长的偏篓,装着捣得很细的土粪,土粪散发着一种不臭但却腐朽难闻的味道,地里则有许多包着棉围巾的妇女,一锨一锨将土粪均匀的扬撒到地里。
经过几个村庄,街道上总会有一些老人小孩,或倚着破烂的门口,或坐在低矮的墙根,或站在仿佛要坍塌的屋山脚下,用怜悯的目光望着他们,指指点点。那个时候每个村里总有一家两家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改造的右派家庭,人们并不陌生,从这一家人的穿戴上,知道又一个右派家庭被赶出了城市。
开始的十来里路,一切看着新鲜,虽说路面坑坑洼洼,一家人走的还算轻松。过了灵山公社,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走不一会,鞋子就会粘上厚厚的一层泥,不得不停下来,到路边找块砖瓦石块将厚泥刮掉。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多数时候,瑞安要背着母亲,教授和瑞芳轮流抱着只有六岁的瑞清。没下雨之前,老闷还让瑞清坐在自己的车梁上,推她一会,但是一下雨,泥泞的路面人走起来都费力,推着车简直就是逆水行舟背着石头上山了。车轮粘上泥,车轮的辐条上也夹杂上泥草,车轮很多时候不是在转动,而是在滑动,老闷的脸上汗水雨水滚滚而下,教授一家人的身上也都沾满了泥巴。
这就是报纸电台每日每夜宣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吗,跟电影里旧社会穷人逃荒的景象似乎完全一样。瑞安每次蹲下来刮掉鞋上的草泥,抹掉脸上的雨水,心里都会这样想。可是想归想,这种想法却不能跟父母讲。眼前这位不声不响的贫下中农,是不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派来监视自己一家人的?父亲就是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被打成右派,至今还不知道谁揭发的。当时的社会什么都落后,唯有一样,也许是全世界最发达的,那就是对人们言论的监视!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好像有特异功能,生着千里眼顺风耳,无论你在多偏僻的地方在多隐秘的角落,你说的话,甚至你说话的气味,他们都能听到闻到。
去年年底县里的柳腔剧团到沽河村进行忆苦思甜革命教育演出,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看后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忆苦思甜的作文。瑞安那时已到沽河中学教学,记得那出柳腔戏名叫《一块银元》。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家里穷向地主借了一块银元。因为还不起钱,地主将男孩的姐姐抓去作丫头。有一天,男孩跟他母亲听到街上人声鼎沸,锁呐声声,他出去一看,原来是地主家给老地主婆送殡。小男孩挤在人群中,看到他的姐姐和一个年龄相当的男孩,分别坐在一个纸扎的莲花座上,穿着漂亮的衣裳。小男孩大叫姐姐,姐姐却目不斜视,毫无反应。 男孩的母亲在一边却已经昏倒过去了。原来小男孩的姐姐给活生生灌水银,放到莲花座上,给老地主婆陪葬去了。男孩的母亲后来疯了,小男孩每天拉着母亲走村串巷,讨饭度日。
瑞安当时看了那个演出,看到最后小男孩浑身褴褛,领着蓬头散发衣不蔽体的母亲,走在枯草遍地寒风呼号的乡村路上那一幕,不知怎么就想起一家人来白沙村的那个下午,觉得自己一家人很像是那对逃荒的母子。一个从小娇生惯养在首都北京长大的文艺青年,只是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却要背着沉重的自己并不知道的罪恶名,来到白沙村这个落后的小乡村,绝望和孤独,有多少个夜晚,瑞安差点走上自杀的绝路。
但是自从认识了大姐,他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