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河泪 (82) (长篇小说连载)

作者:kzhoulife  于 2015-8-7 05:2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2评论

关键词:连载


        白沙村的窑厂, 位于村子东北角, 窑的北边是个大水湾, 南边是砖瓦场, 东边是黄土坑, 西边是三个东西向的麻杆垛。麻杆垛长约三十米宽约六米高有五六米, 是孩子们登高望远的山峦, 捉迷藏的丛林, 打野仗的战场, 因为那时煤炭属战略物资, 稀有紧缺, 只好用红麻杆代替煤炭做燃料。麻杆垛南面是一条东西土路, 往西经过我家, 过了我家再往西是沽河大坝, 大坝两旁各有一条长长的斜坡, 马车牛车小推车可以上下大坝, 在河岸与村子间运土拉沙, 春播夏种, 秋收冬藏。

        白沙村的这座砖窑, 从选址到设计到修建, 省工省料又省地, 非常科学实用, 是我父亲的一项杰作。

        这座砖窑的前身, 是大跃进时为了炼钢炼铁, 在村子东北角水湾旁土丘上建的一个炼钢炉, 白沙村的破锅破铲破桶破锨, 凡带铁的破烂玩艺, 全部扔进炉坑里, 烈火熊熊, 伴着一套一套惊天动地鼓舞人心的口号:  "天上繁星点点, 地上红光闪闪, 王母惊呼玉帝打颤, 感叹天上不如人间。" "你是英雄咱好汉, 高炉旁边比比看, 你能炼一吨, 咱炼一吨半。" 可惜最后炼出一吨一吨的铁渣, 甚至没法从炉坑里抬出来。大炼钢铁之风刮完, 恶果接踵而至, 三年大饥荒, 这个钢炉连同铁渣完全废弃, 经过几个冬春, 坑底长满野草, 炉坑成为野狗野猫野兔野鸡的安乐窝, 甚至有些饿死的人, 也被草草埋在这里。

        大饥荒后, 刘少奇领导的中央政府, 在农村实行三自一包政策, 允许各村各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发展经济。我父亲便在大队干部会议上出了一个主意: 在白沙村建一座砖窑, 烧砖烧瓦, 除自己村里用以外, 还可以卖给周围的村庄。

        建砖窑, 白沙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烧制砖瓦需要的四种原材料: 粘土, 细沙, 水源, 燃料, 白沙村样样充足, 全部可以就地取材, 最重要的是选个好位置。

        那时的砖窑都不大, 多数在地平面上用砖石垒建, 三米多高, 窑呈四方型, 窑底外面有旋转石阶通到窑顶, 装窑卸窑上煤担水全是人工, 走这台阶又累效率又低。有一首窑工号子是这样喊的: “两只水桶肩上挑噢, 转过身子上来了, 呦喂呦的哎嗨, 窑板子陡又高, 一步一步往上摇, 呦嘿呦的哎……” 足见上窑下窑比登那泰山十八盘还要艰难。

        我父亲懂点易经八卦, 会看风水, 经过一番勘察,说村东北水湾旁的这个土丘处于白沙村的艮位, 如山一样稳固, 挖一座砖窑, 尽管成年累月火烧水浇, 但不论过多少年, 砖窑照样会固若泰山。于是在原来炼钢炉的地方, 四周扩大三四倍, 挖地三米多深, 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砖窑。泥土的窑壁结实整齐, 不用一砖一瓦, 窑的一半在地上, 一半在地下, 窑口四周留有两米多宽的走道, 上窑顶的斜坡延伸十几米远, 坡度很小, 推车挑水如走平地, 比起那些上下台阶的砖窑, 效率又高又省力。窑西边是一个三米多宽的向下斜坡, 坡底与窑墙之间是一块四方空地, 堆放烧砖用的红麻杆, 空地上方搭一个棚子, 遮雨挡风。 窑墙底部是长宽半米左右的火口, 一捆捆红麻杆在这里燃烧升腾, 火焰直达窑顶。

        烧窑首先要做砖坯瓦坯, 俗称拓砖拓瓦。

        拓砖时黏土堆成一个土堆, 先浇透水, 如馒头发孝,略饧一饧, 然后窑工光脚爬上土堆,使劲踹、踩、拌、踏, 湿土如面团一般松软又劲道成了“熟泥”。拓砖时两人一伙, 一个人蹲着, 一个人站着,在平整干硬的场地上洒一层细沙, 保证砖坯不会粘在地上。蹲着的人面前是一个砖头模子和一盆水, 水盆里一个草刷子。砖头模子俗称砖斗,  由非常平整光滑的木板做成, 一面是底, 一面是口, 一个砖斗有两个模框。站着的人用铁锨铲来熟泥, 倒进砖头里, 蹲着的人用“弓丝”拉去框外多余的泥, 然后将砖斗立起翻个, 抓住砖斗两端伸出的木板, 将砖斗抬起, 砖坯从模框滑出, 躺在地上, 蹲着的人再把砖斗翻过来, 草刷子蘸些水, 模框底面和四避刷一遍, 到出浑水, 站着的这时铲来另一锨熟泥倒进砖斗里, 如此反复, 一个下午, 几百个砖坯便会整整齐齐排列在砖场里, 晒到八成干, 码成砖垛, 盖上草苫。

        拓瓦的过程更复杂, 瓦泥的要求比砖泥更高, 须有厂房, 拓瓦用机器, 全是手工操作, 因为瓦薄, 压出来以后不能在太阳底下暴晒, 只能放在瓦房里凉干。瓦房里建着一排排泥瓦架, 瓦架一层一层高达十几层, 压好的瓦用一块长方型木架托住, 再摆到泥瓦架上。有些砖瓦有特殊要求, 需要在砖瓦上刻字雕花, 制作过程的要求就更高了。

        砖瓦晒干凉干以后, 即可装窑烧窑了。

       装窑既是力气活, 又是技术活, 窑工将砖坯一趟趟推进窑膛, 一层一层码好, 层层装扣, 纵横交错, 如搭积木一般, 砖块之间留有调节温度的烟道和通风槽, 窑顶用土封住。砖坯码不好会坍塌, 一旦坍塌, 特别装好后烧制时坍塌, 损失巨大, 所以装窑码砖要非常认真仔细, 不能有半点差错。

       烧窑讲究的是火候, 一刻不歇地烧上七八天甚至十几天。火候不够, 那砖头必是“白皮瘌子”, 脆得一掰就断;如果烧过了, 砖头又会变形, 歪瓜裂枣一般难看。烧窑先要烘火,将窑内的湿气烘干,水分排掉。再是旺火,火势得猛,大捆喂麻干,烈火猛攻,窑外青烟直上云霄,窑内砖块尽成红色。然后火力就需软一些, 等待窑变。看火师傅通过火口小洞观察窑内砖块变化, 时机成熟, 大喊“封——火!” 窑工立即用砖块堵上窑门,又用烂泥巴仔细糊好缝隙,除了窑顶上的大烟囱,连进柴口、进风口、观火眼和窑顶上的烟孔一并严严实实封住。

        接下来就得洇水了。先围着窑顶扒开封土, 做成一条环形沟渠, 窑工们一桶桶地挑水倒进沟渠, 水慢慢地滴进窑膛。水滴一遇窑内高温马上汽化, 整个砖窑顿时白雾蒸腾, 似仙境一般, 砖头吸收大量水汽, 出来的砖是青砖。洇水讲究速度和流量, 流量大了,灼热的砖头会炸裂;速度不对,出窑的砖头硬度会大打折扣, 所以需专人操作。洇完水后, 等到窑温冷却到了合适的时辰,一声“出窑——”,有一首民谣, 单唱窑工们这时的心情: “东方发白晓星上哎,晓星后头跟太阳呀哎。冬天罱泥春天晒哎,抄熟的粘土上砖台。红瓦烧成枣儿红哎,青砖烧成个绿豆青……”

        据说窑工的祖师爷是女娲娘娘。白沙村砖窑烧出的砖瓦虽说不能与女娲炼制的五彩补天石相比, 但却是大沽河两岸方圆百里之内, 公认最好的砖瓦,如同大理石一般, 坚硬结实, 表面细腻光滑, 所以沽河两岸百姓, 也称白沙村的砖瓦为石砖石瓦。这首先要归功于白沙村的黏土, 粘度细度恰到好处,  白沙村的白沙, 色泽明亮颗粒细小, 如面粉一般; 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 要归功于白沙村的四个窑工。

        这四个窑工, 是白沙村的四个奇人异士, 虽然各有恶习, 却个个身怀绝技, 在白沙村被戏称为窑场四鬼, 当然这个鬼, 不是日本鬼美国鬼的鬼, 也不是牛鬼蛇神妖魔鬼怪的鬼, 而是鬼头鬼脑的鬼, 四人分别是酒鬼张友顺, 赌鬼张友开, 饿鬼陈孝里, 色鬼陈孝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2 回复 兰黛 2015-8-7 07:00
这四个鬼下篇肯定有故事。
1 回复 kzhoulife 2015-8-7 08:12
兰黛: 这四个鬼下篇肯定有故事。
俺要好好讲一讲这四个鬼的故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kzhoulife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5 11: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