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河泪(109)

作者:kzhoulife  于 2015-10-22 01:3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10评论


        踏入八十年代, 农村改革进入高潮, 人民公社改成乡镇, 大队办公室改成村委会, 各地重新任命乡长村长, 村镇企业开始涌现。

        张家有既是书记又是村长, 年后将白沙村土地全部分到各家各户, 牛马车犁耙, 锨镐锄镰刀, 抽水机扬场机等大大小小生产农具竞价卖掉, 人民公社生产队彻底解散, 村委会却也因此有了一笔现金收入。刚好这一年白沙村通了电, 而农民有了钱后, 第一件事便是翻新旧房起盖新房, 白沙村窑厂的砖瓦供不应求。张家有用这笔钱买了两台砖瓦机器, 不再人工拓砖压瓦, 原本一月只能烧两窑砖瓦, 有了机器以后, 可以烧六窑, 即使这样, 砖瓦还没出窑, 已经被订购一空。

        张家有知道现有的砖瓦窑太小, 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烧, 也满足不了周围村庄的需求, 于是大着胆子, 以村子名义向银行贷款, 在老窑厂东边, 建了一座大型的砖瓦厂, 烧窑不再用麻干, 而改用煤炭。窑厂建好后由张家有的二弟张家钱和窑厂四鬼承包, 张家钱任厂长, 窑厂由原来十多个人一下子增到上百个人, 四周村庄的年轻人都托关系找门路来白沙村窑厂做工, 月工资五十元, 是我大姐教师工资的两倍, 农民终于和工人一样, 月月开工资了。窑厂除了人工以外, 土地免费, 电费村里上缴, 砖瓦价格一路上涨还供不应求, 到年底一算帐居然还亏本, 这其中的猫腻, 张家有和村委会几个人当然清楚, 一般老百姓有怨言, 但谁也不愿站出来得罪村干部。挖集体的墙角, 肥当官的腰包, 权贵经济鸣锣登场, 张家有吃肉, 村委们啃骨头, 小喽罗喝汤。多数村民在窑厂干活每月按时能拿到钱, 心里喜滋滋的, 窑厂赚钱赔钱谁也不会去问, 其实问也没用, 他们根本没有权力过问窑厂的经营。

        中国的经济改革, 起点就不公平, 人为设置了众多障碍和不平等规则。专制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 又无法律监督约束, 权力便是最大的资本, 别看张家有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村长, 却掌握着白沙村所有资源的分配使用权力。

        作为村长和书记, 张家有还是要顾及白沙村老百姓的想法, 起码要做做样子。窑厂账面虽然亏损, 村委小金库早已留出一大笔现金。年底召开村民大会, 张家有宣布: 民办教师陈竹梅一家, 妇女主任桂香一家, 原大队书记友贵一家, 三户人家属于白沙村的困难户, 应缴的提留和农业税全免, 由村委代为缴纳。作为白沙村在沽河中学的唯一老师, 白沙村将按照村干部的标准, 给我大姐每月二十块钱补助。对此村里人都没有异议, 认为张家有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大姐总算在民办教师位置坚持下来, 没有半途而废, 弃教种地。

        我这时已经上小学, 每天早晨大姐领着我和铁梅, 还有村里一大帮孩子, 排着队唱着歌, 去沽河中学上学。歌曲不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也不是社会主义好, 而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 娃哈哈,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大姐姐你呀赶快来, 小弟弟你也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那歌儿, 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娃哈哈,娃哈哈, 我们的生活多愉快。" 别人的生活是否愉快我不知道, 但是我并不觉得愉快, 因为铁梅老欺负我。

        铁梅跟我大姐刚好相反, 象个男孩子, 要强好胜, 我处处要听她的, 一些孩子可能从大人那里听来一些闲言碎语, 有时候便指着我和铁梅说: " 陈孝来, 铁梅是你姐姐, 你就要听她的。" 铁梅便追着那些人打架, 我问大姐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大姐总是说: " 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我才是你姐姐。" 但在我心里, 从未把大姐当姐姐看待, 她在学校是老师, 在家里象母亲, 与我根本不是同辈的人。

        大姐在学校累了一天, 放学回家路上, 最喜欢带着我们一群孩子, 到她当年迎接我大哥母子的那片白沙滩, 自己一个人坐在沙滩上, 看我们玩耍打闹。有时大姐会脱掉鞋子挽起裤腿, 慢慢走进清清河水里, 挖那些埋在白沙里外壳青绿的小蛤蜊, 挖到大一些的, 大姐会放在手心看上半天, 眼里会有一滴一滴泪水, 滴答滴答滴到沽河水里, 随着河水流入东海, 流到遥远的北方, 那一滴滴泪水化为云, 变成雨, 滴落在大哥宿舍的窗前。阴雨天大哥站在窗前, 看雨水顺着窗户落下, 一滴一滴沽河泪, 浸润着大哥忧念的心。

        白沙村窑厂每日浓烟滚滚, 车马络绎不绝, 沽河县政府改建, 也到白沙村来买砖瓦, 张家有发现了另一个商机: 白沙村的发源地, 白沙村的世外桃源, 白沙村老老少少游泳洗澡, 我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白沙滩, 那一片又细又白的沙子, 原来是一大片宝藏。以前村里用都随便挖, 从没想过要花钱买。现在政府盖楼, 需要的沙子数量巨大, 白沙滩的沙子若能卖给政府卖给大的建筑公司, 这笔生意就不是烧砖烧瓦可比了。

        张家有这个主意在村委会一提出来, 马上遭到我父亲强烈反对。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2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5-10-22 02:39
慢慢走进清清河水里, 挖那些埋在白沙里外壳青绿的小蛤蜊, 挖到大一些的, 大姐会放在手心看上半天, 眼里会有一滴一滴泪水, 滴答滴答滴到沽河水里, 随着河水流入东海, 流到遥远的北方, 那一滴滴泪水会化为云, 变成雨, 滴落在大哥的窗前。大哥最喜欢站在窗前, 看雨水顺着窗户落下, 一滴一滴沽河泪, 滴滴浸润着大哥的心。

这段写得好!借景写情~~好不浪漫!还带着思念的悲伤。。赞!
2 回复 kzhoulife 2015-10-22 03:25
sissycampbell: 慢慢走进清清河水里, 挖那些埋在白沙里外壳青绿的小蛤蜊, 挖到大一些的, 大姐会放在手心看上半天, 眼里会有一滴一滴泪水, 滴答滴答滴到沽河水里, 随着河水流入东
谢谢丝丝, 故乡总有一处地方, 让人刻骨铭心!
4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5-10-22 03:37
kzhoulife: 谢谢丝丝, 故乡总有一处地方, 让人刻骨铭心!
我同意。我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浙江绍兴的故乡,外公家的小花园。和那古朴清雅的江南小镇之风情。我到北京上学后的最美的记忆:是上大学和同学们几乎是每周一到两次在黄昏时骑单车到颐和园玩。好像是昨天~~
1 回复 kzhoulife 2015-10-22 03:40
sissycampbell: 我同意。我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浙江绍兴的故乡,外公家的小花园。和那古朴清雅的江南小镇之风情。我到北京上学后的最美的记忆:是上大学和同学们几乎是每周一
把这些记忆写出来, 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1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5-10-22 03:44
kzhoulife: 把这些记忆写出来, 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已经写过了一部分!
1 回复 kzhoulife 2015-10-22 03:50
sissycampbell: 已经写过了一部分!
慢慢写, 我读过萧红的《呼兰河传》, 很喜欢那种文风, 觉得对你很适合
2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5-10-22 04:33
kzhoulife: 慢慢写, 我读过萧红的《呼兰河传》, 很喜欢那种文风, 觉得对你很适合
谢谢剑兄,我试试吧!
1 回复 秋收冬藏 2015-10-22 08:00
张家有们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啊。
2 回复 kzhoulife 2015-10-22 08:10
秋收冬藏: 张家有们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啊。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后来是卖地, 农村土豪基本都是这样起家的!
3 回复 兰黛 2016-2-27 21:20
张家有胆子大,脑袋活,属于最先富起来那部分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kzhoulife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2 13: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